香港报道——尤伦斯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第二部分,同时也是最后一部分的拍卖,上周日在香港蘇富比开槌,最终的结果和这一门类的市场号召力相符,不过就是稍稍缺少了今年春天的那些惊世骇俗的大手笔。
和第一部分不同的是,周日的这次拍卖没能出现白手套:一部分拍品流拍,还有一些以低于最低估价的价格卖出。但总成交额还是轻松超过1,350万美元(不含买家佣金),总计1,700万美元(含买家佣金)。这个数字把尤伦斯收藏拍卖的总销售额提升到了5,480万美元——这是中国当代艺术个人收藏拍卖的最高纪录。
开拍前,盖·尤伦斯表示这将是他最后一次从自己的收藏中拿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进行拍卖。这么一来,他手中依旧将掌握一些重要作品,包括张晓刚的油画代表作《血缘》系列和曾梵志的“面具”系列。
尤伦斯此次特意强调对中国当代艺术还保有兴趣,表示他渴望和“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众多锐意进取的艺术家们携手”,进一步“打造和提高”他的收藏。
这个声明——再加上上周任命田霏宇(Phil Tinari)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总监——似乎可以证明此前尤伦斯要放弃中国当代艺术的消息是谣传。
前十位拍品全部为亚洲私人藏家拍得,欧洲和美国的藏家们一再地屈居第二。拍卖结束后,蘇富比亚洲当代艺术主管林家如没有透露前十位作品的买家身份,但她确认了一点,这些藏家都没有建私人博物馆展示收藏的打算。这样一来近年在拍场和艺博会都很活跃的华裔印尼藏家余德耀就可以排除了,还有内地的高调藏家刘益谦夫妇也不会,因为他们的龙博物馆明年就要在上海开门迎客了。
主要拍品的竞拍结果没什么意外,曾梵志首当其冲,接下来刘野、余友涵、隋建国、丁乙、周春芽、张晓刚、刘小东和刘炜。大牌藏家对这些名字可能比较放心,因为他们是中国当代艺术的“蓝筹股”,即便新手不断入市也不会撼动他们的地位。其他还有一些人物的早期作品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包括王广义、顾德新、王克平、 薛松等。相比之下,一些曾经跻身一线的艺术家遭遇就相对有些凄凉,例如耿建翌、李山、张望的作品相继流拍。
从整体氛围来看,第二次尤伦斯拍卖注定不会像4月份那次那么声势浩大。虽然这一晚也出现了许多在中国当代艺术早期——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品,但没有出自1989年“现代艺术展”的——而后者是第一次拍卖的核心内容。真正重要的作品不多。在这样的前提下,尽管拍卖大厅坐满了人,但并没有挤得水泄不通,像找个站的地方很容易。(而在4月那次,房间里挤满了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大人物,从收藏界先驱Uli Sigg,到佩斯北京总裁冷林,悉数到场。
即便是一些引人注目的拍品也往往是比较含蓄的或实验性的,年代久远,但并不具备无与伦比的收藏价值。唯一打破艺术家个人纪录的是号称“九龙皇帝”的曾灶财,他的涂鸦作品《铁箱书法第二号》(2000)最高估价38,500美元,最终以102,564美元成交。
这位九龙皇帝作为香港街头涂鸦的早期人物已经活跃了近50年,直至2007年去世。长时间以来他的作品并没有受到重视,直到1997年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个展,但后来在2003年,他成为第一位代表香港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这只铁箱是艺术家2000年在这种常见的公共橱柜上涂鸦的“重现”版。两只铁箱都以超出最高估价的价格拍出,第二只破了纪录。
另一位已故实验艺术家陈箴(1955–2000)在当晚的表现稍显逊色,他的装置代表作《神判》只叫到350万港元,未能达到400万的最低估价,只得流拍。2008年在UCCA举办的尤伦斯收藏展上曾经亮相的《无间断的声音》则以130万港元落槌,刚刚好超出120万的最低估价。
可喜的是林一林的重要早期录像作品《安全渡过林和路》(1995)以28万港元落槌,是12万最低估价的两倍多。极具争议性的崔岫闻录像偷拍作品《洗手间》(2000)也超过了9万港元的最低估价,以15万落槌。
对于那些希望了解当前市场状况的人来说,之后是蘇富比当代亚洲艺术拍卖会应该是下一个重头戏,其中张晓刚、曾梵志的重要作品都会出现,而佳士得策划在11月举行的“中国面孔”当代艺术专场也值得关注。但无论如何,周日晚上的这次拍卖显示了作品品质的重要性,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是有稳健的基础的,并且正在吸引更多国际藏家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