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金银收藏 兔爷披金来袭
http://www.socang.com 2011-09-08 13:39 来源:新京报
元旦过后,人们即将迎来兔年春节,集中选购贺岁产品的高峰期来临。与往年不同,今年很多商家都走上了银行销售渠道。在传统零售渠道,商家不仅上市时间提前了一个月,兔年贺岁金零售价更是创出历史新高。即便如此,个别产品仍会出现“一根难求”。除了个人收藏,年底的礼品消费需求一直是拉动这块市场的主因。同样,这也关联到邮市和金银币市场。本报记者盘点目前市场在售产品,让你一览兔年贺岁收藏市场的热点和特点。
【热点1】 贺岁金条也能回购
由于涉及检测、鉴定问题,目前包括贺岁金在内的纪念型金条的回购渠道不是很健全,相当一部分贺岁金条无法回购变现。所以有专家建议,在贺岁金条的选择上,投资者应适当考虑流通性因素。
盘点目前在售的产品,可以回购变现的主流兔年贺岁黄金产品包括:中国金币总公司发行的(辛卯)兔年贺岁金条和国华[0.11 0.00%]商场推出的10余款兔年贺岁金条等。
其中,国华商场兔年贺岁金条销售时紧贴基础金价,因此在价格上也比其他贺岁金条每克便宜30元左右。据了解,若购买100克以下的国华兔年金条,其零售价在金交所即时牌价的基础上每克加10元手续费,100克以上(含100克)金条每克加8元,回购变现时均按金交所当日价格每克减2元。
不过,像中国金币总公司发行的(辛卯)兔年贺岁金条,收藏价值似乎远远大于投资价值。尽管菜百表示也可以回购变现,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市场。菜百称,“这款产品首批到货数量只有200公斤,现在第二批也已经断货,很多消费者买都买不上,没有人来回购。”
【热点2】 小克重产品降收藏门槛
一般来说,包括金条类产品普遍规格分为50克、100克、200克、500克和1000克五种,但是从2009年开始,经历金融危机后的人们开始精打细算,市场也随之延展,开始有了小克重的产品。兔年延续了虎年的情况。
尽管离春节到来还有一个月时间,当前市场上的贺岁金银产品已经极为丰富,要大有大,要小有小。不仅有10克、20克的贺岁金条,还有从3克到9克不等的贺岁金摆件。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艺术品开发中心监制的大规格银钱“兔钱”正式在菜百上市。因净重达1公斤,在市场上倍显突出。
记者注意到,虽然不同的商家在成本溢价上加20-60元不等,但随着金条总克重的减小,其总售价会相应降低很多,很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国华商场副总经理周香蕊也表示,如今黄金保值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有很多年轻人,甚至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都开始进行实物金的定额定投。他们特别倾心小克重的产品,每次只买一点儿。
【热点3】 兔爷形象风靡市场
前年是牛,去年是虎,今年是兔。市场上有怀抱葫芦的“福禄兔”,手捧白菜的“百财兔”,商家除了拿名家名画,好寓意做文章以外,更把本是中秋“形象大使”的兔爷也请到了年底的贺岁金银市场。今年,兔爷披上黄金甲是市场上的一大特色。
兔爷就是月宫捣药的玉兔,常被做成泥偶,是北京民间的老玩意儿,一种吉祥物。今年被搬上了黄金贺岁产品。国华商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售的有“坐虎兔爷”和“传统兔爷”两种造型,克重从3克到9克不等,做工精细,价格仅为普通千足金的价格338元/克,颇受老北京一族的喜爱。另外,相同造型的“兔爷”摆件也是很抢手。
记者从国道黄金了解到,1月份公司将推出“中国春节金条”,上面绘制了传统民俗图案“兔爷”的图案,主要是迎合民俗“请兔爷就是请平安,送兔爷就是送吉祥”的说法。
- 相关市场
邮票 生肖邮票走俏全球
与金银贺岁市场类似,如今的邮票市场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礼品消费需求所带动。除了邮册本身,邮票和黄金还开始“跨界”联合,推出生肖邮票金砖。
记者从马甸邮币卡市场得知,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整版猴票最高叫价达110万元/版,较年初涨逾50%。
在国际市场,中国邮票更是成为抢手货。2010年8月初在香港举行的大型邮品拍卖会上,1980年“庚申猴”邮票80枚大全张以刷新纪录的126.5万港元成交。整版猴票成交价格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
随着中国新年走出华人圈子,走向世界,生肖纪念邮票也走向全球。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法国国家邮政总局明年将发行中国农历生肖纪念邮票“兔票”。加拿大邮政总局也将发行兔年生肖邮票。
钱币 加息利好金银币市场
在全球性通胀的背景下,黄金可能长牛。黄金牛了会吸引很多人进入到金银币市场,作为实物金投资的一个方式。在虎年生肖产品的大幅升值的刺激下,2011中国辛卯(兔)年金银纪念币自2010年10月26日发行以来,就表现出强劲的走势。
2010年以来,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0月20日央行首次加息之后,在12月25日再次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这对股市、楼市乃至金银币市场会有所影响。
杭州恒辰会计师事务所所长吴忠民认为,加息会造成资金成本的上升,在股票、房地产和艺术品中,尤其对房地产有急挫效应。很多既投资房产又投资金银币的人,可能会转而着重投资金银币,这对金银币市场是有好处的。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范旭光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收藏市场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