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26日,在佛教信徒的虔诚祈祷和金币爱好者的热烈企盼中,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枚佛指舍利纪念金币。这是国内外收藏界广为关注的盛事,也是一种佛缘和币缘的妙合。此枚纪念金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2盎司,成色99.9%,面额200元,发行量为12000枚,其中3690枚在陕西法门寺隆重举行开光仪式,使这枚金币的拥有者,与佛祖智能、慈悲的象征结下了千年之缘。
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在印度的一棵菩提树下圆寂,遗体火化后,共得84000颗真身舍利。其形千变万化,其色五彩斑斓,象征“遗教不灭”,被视为佛门传世圣物。据说,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隨西天取经的玄奘携回长安,供奉于陕西法门寺内。1987年农历四月初八,适逢佛诞日,在重修法门寺塔之际,从地宫内出土数千件大唐珍贵文物,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得以重见天日。
一千多年来,佛指舍利受到佛教界和中国历代王朝的竭力拥戴。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8位皇帝迎、送供养。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其等级之高,绝无仅有,连天子亦为之顶礼膜拜。唐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照佛教仪规,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埋在地宫的佛指舍利,用五重宝函神秘包装。第一重宝函为丝绸(出土时仅见残片)包裹的大铁函,加大铁锁一把。第二重宝函是一个精美的银质鎏金函,函身雕凿有45尊造像。第三重宝函是一个银包角雕花檀香木函。第四重宝函是一副水晶椁,椁顶嵌黄、蓝宝石各一,椁盖雕观音菩萨坐像。第五重宝函是一个壶门座玉棺,棺盖雕普贤菩萨像。玉棺放在雕花棺床之上,棺内才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佛界至高无上的圣物--释迦牟尼佛真身灵骨(左手中指骨)。
佛指舍利的丰富内涵和象征意义,早已超越宗教,在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科技、中外交流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通过金币这一现代文化载体,以现代设计理念和雕刻工艺,生动再现佛教文化艺术的诱人魅力,成为中国金币“淬炼金银,传承文化”战略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而佛指舍利纪念金币,便是中国金币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堪称一朵香飘四海、永不凋谢的奇葩。
这枚纪念金币的正面图案,为陕西法门寺塔,鲜花簇拥,祥云缭绕,呈现一派佛门圣地的庄严肃穆景象。币面采用传统浮雕结合镜面喷砂工艺,以镜面为底,图案浮雕,面额用反喷砂工艺做亮,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陕西•法门寺”字样隐于花丛之中,与作为法门寺标志的佛塔形成统一的整体。
背面图案为佛指舍利、莲花、唐草造型图案,不仅赋予其特定的时代特征,而且象征佛教之圣洁吉祥、繁荣昌盛。其背面的工艺处理,更是精益求精,精妙无比。据中国金币总公司的专业人士介绍,这枚金币的工艺共有4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平整的镜面,既展现金币光亮耀眼的高贵品质,又烘托主景。第二层次是围绕主体图案四周的唐草纹饰,雕刻极其精细,使之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第三层次为莲花宝座,花瓣浮雕起伏分明,采用轻喷砂处理,强调视觉上的一种通透质感。花瓣边缘以反啧砂工艺勾出亮线,使莲花轮廓清晰,极具佛教特色。第四层次为莲座中央的佛指舍利,采用重喷砂工艺增强其质感,会聚了整个币面的视觉焦点。
应当特别指出,佛指舍利纪念金币有开光和不开光两种,虽然设计图案和铸造工艺完全相同,且具有相同的技术要数,但不可等量齐观。开光,是佛教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法器融入佛光、谛结佛缘、赋予“灵气”的佛法程式。从信仰和认知而言,开光币的宗教色彩和文化色彩更为浓厚。此外,开光币更重视包装和认证,尤其是铜质镀金开光证书,采用了电解、腐蚀、镭射、镀金、移印等最新工艺。开光币的发行,体现了中国金币总公司对宗教政策的理解和对宗教信仰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