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酒器铭文记录大禹治水历史
http://www.socang.com 2011-08-19 09:34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昨天成都商报介绍的2011“中国保利青铜器国宝展”中,最为奇特的神面卣(yǒu,古代盛酒的器具)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兴趣。9月3日~9月11日,由成都商报联合保利地产主办的2011“中国保利青铜器国宝展”就将在成都隆重举行,32件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件件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神面卣“漂泊海外”并一度被怀疑赝品的身世相比,记录了大禹治水故事的“遂公盨(xǔ)”则以证实了神话传说的真实而倍受关注。
遂公盨是国家一级文物,距今2900年历史。它是2002年春天由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并收藏的(如图)。这件青铜盨的本来作用是一件食具,原本有盖,现已缺失。从外观上看,这件青铜器其貌不扬,但它的价值精髓在于内底所铸的98字铭文———铭文清楚明白地记述了“大禹治水”与“为政以德”等内容,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治水及德治的文献记录!
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李学勤经研究认为,这件铜盨为遂国国君所制。遂国是中国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的舜的后人建立的。盨上所铸铭文字体优美,行款疏朗,且字字珠玑,几无废言。同时,在器身铭文中六次提到“德”字,这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关于德字的最早古文字出土记录。
铭文开篇就说道:“天命禹敷土,随(堕)山,浚川……”记述了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导河流的方法,治平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的不同规定各自的贡赋。在洪水消退后,那些躲避洪水而逃到丘陵山冈之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平原之上。由于有功于民众,大禹得以成为民众之王、民众之“父母”。随后,铭文又以大段文字阐述德与德政,并教诲民众以德行事。
李学勤表示,铭文中所述“禹”是夏王朝的奠基人。没有大禹,便没有夏,更没有“华夏”。但大禹是否真有其人,夏王朝是否存在,长期以来广受争议。遂公盨的发现,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提早了六七百年,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也最为详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记录,表明早在2900年前人们就广泛传颂大禹的功绩。
整篇铭文堪称一篇政论性质的散文,其文辞、体例在两周金文中前所未见,却与现存《尚书》等古代文献十分接近,对探讨中国古书及文章的起源有重要价值。正因如此,这篇铭文被誉为“两周金文之最”。至今国际上已先后召开4次遂公盨研讨会,可见其历史价值非比寻常。成都商报记者 乔雪阳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青铜酒器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