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艺术品创作流水线成风
http://www.socang.com   2011-07-22 10:20   来源:青年参考
  印度艺术家亚历山大·格里茨基近年来声名鹊起。他的作品以在传统印度底版上添加极富想象力的设计而著称,曾在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美国丹佛艺术博物馆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展出,单幅作品价格接近1万美元。

  但这些签有格里茨基名字的画作并非出自其“手笔”。格里茨基本人居住在纽约,这些画是由远在印度斋蒲尔的7位助手完成的。“我更喜欢不亲自动手画。” 格里茨基自称要花20年才能赶上其首席助手瑞亚兹·乌丁的水平,“不被技术困难所累,使我获得了解脱。”

  署名的艺术家与真正的创作者,很可能不是同一个人对于此类咄咄怪事,当代艺术圈早已见怪不怪。部分知名艺术家,如英国的达明安·赫斯特、美国的杰夫·孔斯甚至公开招募大批助手,帮他们完成画作与雕塑。另外一些艺术家则会以更隐秘的方式寻找帮手。

  据艺术品市场知情人士透露,日渐高涨的艺术品价格、对当代艺术作品的旺盛需求是造成这一怪象的主要原因。

  “艺术家必须做出抉择要么雇用助手,要么承担无法达到经销商要求的风险。”美国加州的画廊老板马克·摩尔说,“浮躁而敏感的艺术品市场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艺术家已经从艺术世界消失了。”

  孔斯宣称他的工作室有150人的规模,但他无须亲自执笔。“如果我不得不亲自动手,我甚至没法在一年内完成一幅画。”孔斯的工作室平均每年推出10幅油画和10座雕塑,在过去4年中,有6件作品以每件1100万到2500万美元的价格被拍卖。

  对另一些艺术家而言,雇用助手意味着一种妥协。今年早些时候,纽约主要画廊之一的佩斯画廊拒绝了雕塑大师约翰·张伯伦的若干雕塑作品,因为这些作品是在张伯伦指导下,由一位比利时创作者完成的。今年84岁的张伯伦在业界德高望重,他的作品经常能卖到100万美元以上。失望之下,张伯伦只得转投其他画廊。

  在年龄的增长使自己干不动活之前,张伯伦一直坚持亲自动手。他表示,助手只是在他的指导下完成工作,主要创意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最后高古轩画廊接纳了他,画廊工作人员在和他接触时发现,那位比利时创作者已正式成为他的助手。

  想法与操作 哪个更重要

  “雇用助手越来越普遍,一方面是因为艺术家希望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接受度亦有所提高。”纽约“切姆&阅读”画廊的合伙人亚当·谢费尔称,由切姆&阅读画廊代理的30位艺术家中,5位雇用工作室助手,包括以在帆布与家具表面粘贴图案和文字而著称的概念派艺术家哈达·阿曼,以及偏好自然艺术品的摄影师杰克·皮尔森。谢费尔表示,通常画廊会向收藏者如实披露这一情况,然而“这完全没有影响作品的市场价值”。

  谢费尔指出,收藏家们通常会期望概念与创意比实际操作更关键、更能代表作品的价值,这样请人“捉刀”就不会有损收藏品的价值。但对油画来说,这种想法就不一定站得住脚。

  “出于某些原因,我喜欢购买那些由艺术家独力完成的绘画。我知道即便是年轻艺术家也会启用助手。我能理解。如果工作繁杂,他们也需要帮助,但实际上我会更珍惜出自艺术家手笔的东西。”美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大家贝丝·德伍迪说。但她购买艺术品时,从不会真的去问创作者是否有助手。

  纽约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迈克尔·霍特与他的妻子苏珊,则将助手参与创作视为违约。在他们看来,笔触间的细微瑕疵令作品更显珍贵;若一切都很完美,画家便有请人捉刀之嫌。霍尔特回忆道,某位画家曾邀他们夫妇赴宴,当他们无意间看到众助手在工作室忙碌时,立即将这位画家拉进了“收藏黑名单”。

  “艺术价值来自脑,而不是手”

  几个世纪以来,雇用助手与学徒的做法在艺术界十分普遍。米开朗基罗和伦勃朗就非常依赖工作室中的助手。然而后来印象派崛起,雇用助手的做法逐渐沦为他们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工具,招致大众反感。在传统观点看来,艺术家就应该亲自将个人想法泼洒在帆布上,而不是指导某个人去做。

  20世纪中期,通俗艺术风行一时,安迪·沃霍尔在工人协助下完成的丝印版画开始令舆论逆转。“艺术作品的价值并非来自创作者的双手,而在于创作意图及理念。”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罗伯特·斯托的说法无疑颇具代表性。

  美国收藏家亚当·林德曼集有大量孔斯与瑞士装置艺术家乌斯·费舍尔的作品,他不反对在艺术创作中雇用助手,认为像赫斯特或孔斯那样的艺术家是在“设计而不是执行作品,就像建筑师设计建筑却不必亲自铺砖一样”。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去年美国概念艺术家索尔·李维特的“涂鸦”展出时,几乎没有人感到不满。这幅面积达204平方米的巨幅油画在索尔去世3年后方才动工,其创作者包括索尔工作室的5位助手及美术馆雇用的11名艺术家。

  “关键不在于谁拿起了画笔,而在于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工作室前助手约翰·霍根介绍,索尔在2007年便勾画了极其详尽的全尺寸蓝图,就连每根线条的位置都标示得一清二楚,如同建筑师的施工图纸一般。

  作者 斯坦·希瑟 编译 森堡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艺术品创作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香港书展虽亏损但最有文化(图) 香港书展虽亏损但最有文化(图) 小众收藏品行情火热 小众收藏品行情火热 坐具镇纸成拍场黑马(图) 2011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颁奖(图) 2011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颁奖(图) 直击现场—亲临西泠印社2011春拍预展(图) 直击现场—亲临西泠印社2011春拍预展(图) 狄更斯的荒凉山庄标价200万英镑待售(图) 狄更斯的荒凉山庄标价200万英镑待售(图) 浙江佳宝2011春季中国书画拍卖会开拍在即(图) 浙江佳宝2011春季中国书画拍卖会开拍在即(图) 村上隆“很大很色情”的个展在伦敦高古轩举办(图) 村上隆“很大很色情”的个展在伦敦高古轩举办(图) 荷兰艺术家冉·卡泽:一场生活与艺术的游戏(图) 荷兰艺术家冉·卡泽:一场生活与艺术的游戏(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