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的TEFAF公布的《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已赶超英国,首次跃居全球艺术市场第二位。据《2010年全球艺术市场:危机与复苏》透露,与去年的最低点相比,中国艺术市场增长了52%,地域分布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近几年,亚洲艺术品市场急剧增长,尤其是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自2009年以来,中国的艺术品交易额几乎翻了一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全球所占份额为23%,首次赶超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市场。2010年,中国的拍卖总额接近60亿欧元。《报告》还显示:亚太地区高净值人士(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s)有史以来首次在数量上与欧洲匹敌,且相对而言更为富有。全球当代艺术市场已经从2009年降幅高达66%的暴跌中复苏过来,其中美国和中国的复苏比欧洲“更为显著”。
但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版块似乎并没有因为复苏产生良好的反应。不管是法伯的专场拍卖和萨奇的整体抛售,还是仕丹莱收藏基金在苏富比的争议专场让人产生的阴霾都还未褪去,尤伦斯今年拿出100多件当代艺术的珍藏马上又要开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似乎陷入“持有还是抛售”的怪圈,尤其是近两年中东、印巴艺术市场的崛起,人们很容易联想中国的当代艺术是不是已经彻底“失宠”了?
中东艺术市场 砸出来的“黑金”中心
据TEFAF公布的《全球艺术市场报告》,交易商的销售业务中,有51%是在全球艺术市场上实现,49%是在拍卖行实现,平均有30%的交易行为是在艺术博览会上完成,这显示了过去的一年当中,拍卖和博览会占据着主要的艺术市场份额。在中国的艺术市场中再明显不过,过去的很长时间段里,拍卖市场主导了艺术市场的很大份额。这样的情况在新兴的中东及印巴艺术市场也极为突出。迪拜佳士得拍卖行2010年度总成交额突破2900万美元大关,比2009年的年度总成交额高出117%之多。买家中有60%来自中东,28%来自欧洲,10%来自美洲,2%来自亚洲。60%的购买力量可以看出中东与早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飘红的形式不同,他们的本土购买力非常之强悍。
石油的勘发让中东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发展变化最大的地方,迪拜、阿布扎比、多哈等城市成为这场“黑金”洗礼的代表之一。首先是迪拜的各种地标建筑和宏伟蓝图把自己打造成为金融、商业、会展中心和拜金主义者的天堂,紧接着迪拜又迅速展开了艺术市场的建立。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的阿布扎比方面,虽起步比迪拜晚,但雄厚的实力让阿布扎比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年轻首都吸引来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最顶级的设计师,阿布扎比萨迪亚特岛上的阿布达比古根海姆博物馆和让•努维尔设计的阿布达比卢浮宫的建立让所有人为之震撼。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输出国,卡塔尔也在力图建设未来世界艺术之都,与阿布扎比同在波斯湾沿岸,隔海相望的阿拉伯海滨城市多哈邀请了91岁的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创作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多哈的“梦工厂”也就此拉开序幕。日前据相关报道称,卡塔尔的埃米尔正盘算着出钱“包下”佳士得,将这家拍卖行的总部改设在卡塔尔。
阿联酋上演艺术博览会“双城计”
迪拜首先创立了中东的第一个艺博会,“艺术迪拜”博览会在过去的4年多以来已经初具规模。有着五年经验的“艺术迪拜”是年轻的英国画廊主约翰•马丁和投资银行家迪特•弗洛德所开发创立的,这也是中东地区的第一个当代艺术博览会。约翰•马丁和迪特•弗洛德找到坐拥50亿美金资产的阿布拉阿之基金(ABRAAJ FUND)成为博览会的主要赞助商。迪拜艺术博览会一开始就被阿联酋旅游及商业部划为最重要的文化项目携迪拜国际金融中心鼎力支持,艺术博览会还有着强大的国际组委会:不仅有AliaAl-Senussi公主等皇族成员,还包括数位伦敦艺术收藏家,泰德美术馆赞助人Fatimah Maleki and Maya Rasamny,古根海姆美术馆收藏委员会成员Payal Chaudhri、Dana Farouki等当代艺术领域重量级人物。
2007第一届博览会参加的画廊仅为38家,以伦敦和中东当地的画廊为主,成交额约1000万美元。紧接着,第二届参展画廊迅速扩至68家,共成交了2500到3000万美元。2009的“艺术迪拜”正逢迪拜金融危机爆发,规模萎缩至61家画廊,成交也令人失望。相比2009年,2010年的博览会状态有所回升,画廊的参与数量和参观人数均呈上升趋势。日前,“艺术迪拜”完成了第五届的博览会,参展画廊升至81家,其中由迪拜艺术博览会主办、Bidoun Projects及The Island等多个地区性以至国际性机构合办之2011年“迪拜艺术博览会项目”成为“艺术迪拜”有史以来最大规模。
和迪拜一样,阿布达比快马加鞭,在2009年举办了艺博会。首届阿布达比艺博会由阿布扎比政府通过阿布扎比旅游发展投资公司(TDIC)和阿布扎比文化遗产委员会(ADACH)主办。阿布扎比艺博会的首席赞助商为汇丰中东银行有限公司。首届的阿布扎比艺博会一出手就大手笔,19个国家的50家画廊艺术作品价格从数千美元至数千万美元的大师级馆藏珍品不等。值得一提的是,艺博会分别与古根海姆基金会合作举办了“古根海姆——博物馆史话”,与卢浮宫联合展出了华裔艺术家严培明的绘画巨著“蒙娜丽莎的葬礼”,与沙迦艺术基金会联合举办了“迷惑II:阿拉伯城市的兴衰”。首届展会还就由阿奎维拉画廊、高古轩画廊、理查德格雷画廊、L&M Arts画廊、Galerie Louis Carré & Cie画廊、Malingue画廊和PaceWildenstein画廊,7家国际顶级画廊联合展出了现当代艺术的重要馆藏珍品。香港的张颂仁的汉雅轩也带去了吴山专的个人展及张晓刚的作品“人+电视”。
今年1月份刚结束的第二届阿布扎比艺博会“故技重施”,继续上演豪华阵容,90件博物馆级的现当代艺术作品构成,主办方甚至放豪言:没有其他展览能够聚集当地地区最优秀收藏家收集的杰作。展览展示了中东现当代艺术漫长历史的焦点之作。中东的现当代艺术在最近5年才得到国际的关注,第二届阿布扎比艺博会证明了对中东艺术的支持和收藏的基本重要性。
印巴链接 艺术市场如火如荼
日前,印度宣布了他们将首次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设立印度场馆,再加上明年将要登场的艺术双年展,印度的当代艺术捷报频传。不仅如此,第三届印度艺术峰会在1月份成功举办,本届博览会有84家参展画廊,画廊的数量也比上一届增加了55%,参展的国际画廊从17家涨到了34家。另外,全新的印度国际艺博会(India International Art Fair)也将于今年秋季举办,目前已有20家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的画廊提交了申请,主办方也向迪拜、新加坡、英国等地的画廊发出了邀请。双年展方面,首次的初期投入为200万美元。印度每年的艺博会都会出现很多第一次购买艺术品的买家,很多画廊销量的80%都是新入场买家买走的,很多当代艺术作品被博物馆买走,销售去处理想。另外,来自美国、欧洲、以色列和香港的买家纷纷有大手笔的表现。这也是印度因此针对市场新增了国际艺博会的原因。
其实,诸如阿布扎比、迪拜等“黑金”城市从大型购物中心、豪华酒店,到世界著名标志建筑的建立,再到艺术中心的打造,这种变化不是一般意义上我们了解的商业策略,而是说明这些国家一方面正试图用艺术交流的手段来消除文化上的冲突,另一方面也在使国家与民族更深层次的本质发掘出来。比如从“艺术迪拜”反映上看,收藏家的选择口味和艺术家风格都具有很强的区域文化烙印。尽管在商业和学术组委会的运作方式上已经非常国际化,但中东和印度画廊的成交才是最活跃的,具有伊斯兰传统文化宗教背景的当代艺术作品最受关注。自2007年以来伊朗、黎巴嫩、埃及等国当代艺术迅速成为西亚艺术市场的交易热点,中东市场自身价值判断力也凝聚成型。与此同时,迪拜更是连接着蓬勃发展的印度当代艺术市场,迪拜已经搭建起了从孟买——迪拜——伦敦——纽约,针对印度当代艺术的推广“走廊”。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陷入“持有还是抛售”怪圈?
相比之下,2003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一度受到拍卖市场的特殊关注,西方藏家构成的豪华阵容让中国当代艺术尝到了甜头。然而2008年的金融海啸以后让人们多少看明白了西方收藏资本中的短线投资操作部分。其中有霍华德•法伯的“法伯专场”拍卖和萨奇的整体抛售,也有让人后怕的“仕丹莱收藏”专场。虽然这几次的海外整体抛售均由国内藏家自我买单成功,还屡屡创下拍卖新纪录,但这种“被处理”多少让人尴尬。尤其曾经的人们心中最理想的西方藏家尤伦斯男爵如今也开始在拍卖自己珍藏20来年的当代艺术,连尤伦斯都在清空自己的藏品了,人们不免又开始焦虑这个市场该怎么办了,也有一些人会有“自己接,我们自己玩”这样类似的看法。
这些看法合乎常理,但同时也不够冷静。市场不是单由“疯抢”和“抛售”两部分组成,一定有更合理的方式存在。因为“被抛售”所产生的困惑一定不是由盲目焦虑和盲目自信来治愈。萨奇画廊可以在08年的新馆高调推出“革命在继续:中国新艺术”展览,也一样可以在09年的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萨奇专场”的180件拍品,更可以在2009年的萨奇画廊调查报告就有“揭开中东新艺术的面纱”。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总结经验,过去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总体性收藏,单门类的整体性收藏在经过多年市场检验后,经历了一段部分过滤的过程。
被过滤的部分会由继续生发的新潜力股接力下去,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肯定需要重新整装待发,继续在国际市场接受检验,不同的是我们寻求的是国际范围内的市场、收藏家乃至美术馆的认同,这是一个缓冲忽快忽慢的过程,任何一个加速器都可能导致成功和失败,你是要不断的加速,还是多检查检查缓冲地带的内构环境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