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官窑瓷器以其超凡脱俗、出神入化的艺术和罕见的传世量而成为收藏者梦寐以求的目标。我收藏20多年基本不碰瓷器,因为这里的水太深:造假卖假,假作真时真亦假。然而,山不转水转,官窑虽不可求但却可遇。在历来富甲天下、藏龙卧虎的江南一带,在众多不肖子孙纷纷将一切真假古董抛出来的今天,最近我还是令人难以置信地巧遇几件官窑瓷器。简介二例,和同好共探研究之道,共享收藏之乐。
南宋官窑米黄釉大盆
这是一只直径达41.5厘米、高8厘米的米黄釉大盆,厚釉薄胎,包浆浑成,扣音沉闷,犹如璞玉雕就。在极为丰厚的釉层中错落有致地显现出美妙的开片:有红褐色线纹的大开片,有鸭黄色线纹的中开片,也有乳白线纹的小开片,如同黄玉、冰糖、云母,层层而下,既富变幻又不失韵律。明代高濂《遵生安笺》称南宋官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此之谓也。
南宋官窑“出于人工而成于天工”之神奇开片,早就成为后代瓷器仿古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特别是雍正、乾隆的高手,在皇帝的鼎力支持下使出浑身数解,然而所仿南宋官窑,釉层之浑厚、开片之自然、色彩之柔和总是达不到真品的程度,缺乏南宋官窑特有的韵味。而民国和近年来仿制更是干涩、呆板,捉襟见肘。
我国宋瓷专家、河南省文物考古所原所长赵青云研究员仔细研究了该大盆后说:“真是宋代精品,稀有难得!国家博物馆也没有如此好、如此大的南宋官窑盆。”他看着科技检测报告,说只有宋代瓷器才有这样的数据:他指着博古架上的历代仿品,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他用放大镜观察釉下的密集气泡,说这就是古人讲的“攒珠聚球”,指出:孙赢洲先生说过“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做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元明清瓷器的鉴定》)最后他欣然命笔,高度评价了这只南宋官窑重器。
乾隆洋彩七色描金刻花箭筒
乾隆洋彩瓷器以其精美和艳丽而成为市场新宠。站在几千年瓷器艺术的巨人肩膀上的乾隆瓷器,加上无所不用其极的精工细作和大量引进的西方洋彩,造就了乾隆官窑洋彩的辉煌,划出一个新时代,至今无法超越。
我的乾隆七色描金刻花箭筒,高达56厘米,用极为精湛的刻花技法在箭筒外浅刻出成千上万个菱形图案,每个菱形上都描金勾画,犹如万箭齐发;在象征刀光剑影的金属浅色基调上,从上到下有七种颜色,犹如一束灿烂的阳光。底款“大清乾隆年制”。总之,其型之刚、其胎之坚、其工之精、其色之艳、其意之蕴,使看到它的人无不惊叹不已,浮想联翩,绝难把它和“仿品”相提并论。景德镇官窑研究和彩瓷研制权威、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导罗学正教授,用手扣着箭筒的金石之声、摸着箭筒的富有立体感的釉面,连连说“仿不了,绝对仿不了”。他认为现在景德镇仿青花很成功,小型珐琅彩也不错,但洋彩箭筒这样的重器,无论是胎质的钢化、釉彩的靓丽、工艺的精彩、器形的意蕴,都无法达到清中期官窑水平。他认定该箭筒是清代官窑,但他说没有看到过乾隆箭筒标准器,按规矩,鉴定意见只能写“清中、晚期景德镇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