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怀瑾在苏州太湖学堂合影。
日前,第四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名单公布,36岁的乐清人南鲁魏榜上有名,成为我市最年轻的石雕大师。南鲁魏如今在青田设立了两个个人工作室,即使在这个石雕之乡,他也是最耀眼最年轻的“大师”。
7400元的高价卖出第一件作品
南鲁魏1975年出生于乐清,与国学大师南怀瑾是同村族人。祖父南式任是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和舞台布景设计专家,父母均是乐清市象牙雕刻厂的技师,耳濡目染,从小就与“雕刻”结下了不解之缘。9岁时,他曾用泥巴捏了一只狗,众多亲友都拍手叫好。在雕刻厂当领导的姑父郑逊良认为南鲁魏有艺术天赋,推荐他师从叔叔南汉斌。1990年,南鲁魏正式拜南汉斌学习石雕技艺。
虽然,南鲁魏和南汉斌是叔侄关系,但是南汉斌没有因此给予特别照顾。那时,南汉斌在黄杨木雕厂工作,在当地名气很大,不少人跟他学习木雕。但是,南汉斌有一套严格的收徒规矩,只有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留下来学艺。
第一天,叔叔交给他一块石头,让他雕刻8厘米高的弥勒佛像。这下子怎么办?第一次拿雕刻刀的南鲁魏愣了。南汉斌给他示范了两刀后就走开了。到了傍晚,南鲁魏交出了作业。
第一关考试是雕刻18个弥勒佛像,南鲁魏只用了19天,且一天比一天雕得好。这一关,有的徒弟用了三个月。
第二关考试是雕刻李太白像,难度更大,南鲁魏也很顺利地过关了。
不到3个月,南鲁魏就开始独立雕刻大型的石雕作品。第一件大型石雕作品是十八罗汉,重200多公斤,石头选择、构图设计、操刀创作等过程都是他独立完成,用了3个月时间。那件作品卖了7400元,对于初出茅庐的石雕工作者来说,这已是难得的高价。
在“高价”的激励下,南鲁魏的技艺进步很快,颇受叔叔赏识。叔侄俩合作的第一件大型石雕作品是高1米、宽0.7米的十八罗汉拼雕,两人各自雕刻罗汉,南鲁魏曾偷偷把叔叔已经完成的单个罗汉藏到抽屉里,换上自己雕刻的,结果大家都没认出来。
17岁那年夺得第一个大奖
师从叔叔南汉斌一年多后,南鲁魏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工作室。
工作室设在乐清黄华镇的一间5层的民房里,南鲁魏带着七八个师兄弟一起干。那时,石雕生意特别好,作品还是图纸的时候,就被人买走了。四处采购石头,帮同行设计图纸……南鲁魏很忙,但他仍不忘拜师学艺。南鲁魏说,除叔叔南汉斌外,对他艺术道路影响比较大的还有浙江泥塑大师宓风光和姑父郑逊良。1999年,宓风光来到温州,南鲁魏与他接触了3天,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自己摸索5年也无法领悟的。比如宓风光曾对他说:“艺术上的熟代表终极,艺术上的生代表发展。在艺术的道路上应该推陈出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出奇制胜。”
而姑父郑逊良不仅引导他走上艺术道路,还时常向他传授从业的一些道理。他记得姑父曾说过,真正的大师是“宾师”——虽不居官职却被众人一致认同的大师,脚踏实地从事艺术创作的大师。
设立个人工作室的第二年,他17岁,作品《80岁的老头18岁媳妇》获得浙江三雕研讨会铜奖,这是他石雕艺术道路上拿到的第一个大奖。
在青田登上第一个事业高峰
一位石头收藏者朋友对南鲁魏说,青田有很多可创作石雕作品的石头,也有很多优秀的石雕大师,你会从石头里找到创业灵感,你也会从其他大师那里汲取营养。2003年,南鲁魏来到了青田。南鲁魏认为,到青田工作,使他走上了艺术道路的第一个高峰。
石雕大师的成功与一块好石头有着不解之缘。在青田,南鲁魏遇到了非常罕见的一块蓝星石,他用一年多时间雕刻成《星魂石魄》。《星魂石魄》根据原石的不同特点,巧妙地掌握色彩分布,用写实的手法表现“石魄”的丰富内涵。作品中的十二道石雕工序的展现,可谓匠心独运。人物时间跨度从清朝到现代,男女老少兼有,艺彩纷呈,不仅隐喻了石雕行业的历史悠久、影响广泛,也展示了作者极其深厚的功力以及大跨度的创作能力。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考察青田时,也曾欣赏了他的《星魂石魄》。
最近几年,南鲁魏创作的石雕作品夺得多个大奖。其中,《华夏恒韵》获得第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奖,《老来难》获得1999年浙江中国民间艺术展金奖,《三十六行》获得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苏州诗人李开伦先生观其作品后赋诗一首:“南来北往鲁宅风,信陵无忌魏家容。乐以清名立新意,扬我中华雕琢功”,赞誉南鲁魏的作品风格像信陵君魏无忌那样博大、包容。
2008年,南鲁魏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评选为中国收藏家喜爱的石雕艺术大师并连得两个金奖,还被评为最具实力的温州工艺美术大师之一。
南鲁魏对石雕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说,创作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业,包括精神、情感、意志力,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为、文化素养等,才能提高作品的格调和艺术感染力。玉石乃山之灵气石之精华,每一块原石都是精灵,只有用心品读石头、感受石头,才能与之产生共鸣,激发出与石头浑然天成的构思,谱写出一段段“凝固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