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痴山人访谈:收藏是最神圣的游戏
http://www.socang.com   2011-01-25 14:06   来源:中国文物网
  古钱币是一个大钱海,无边无际,美不胜收。痴迷于古钱币研究的藏家们一批又一批前来这个充满魅力与神秘的大钱海中弄潮,为后代的研究者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研究资料。这让我对他们的执着表示敬佩,对他们的生活充满好奇,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拥有三十多年收藏经验的古钱币研究家裴元博老师的读钱读书写论文的收藏生活。

  中国文物网:您最初是缘于什么开始收藏的?

  泉痴山人:如果只笼统地说收藏,不仅限于钱币收藏,我大约在读高小时(1955-1956年)就已经有了自已的第一批藏品,二百多本小人书和近两抽屉“洋画”(一种印有精美故事人物图画的,长约六厘米宽约四厘米大小薄硬纸片,60枚印成一大张,因最早是在卷烟盒中随烟赠送,烟卷旧称“洋烟”,所以叫“洋画”)。我最早获得的历史知识、文学知识都来自这批藏品。

  要说缘于什么,恐怕就缘于我天生爱看闲书。记得离我家不足一百米就有家租书店,我小学三、四年级时,他家的小人书就被我看个遍。时间长了,租书看不过瘾了,就开始买书看,看完就收藏起来,隔段时间再看,常看常新。那时买书钱主要靠每天上学的早点钱、午饭钱和过节钱、过年压岁钱。那时小人书便宜,一两毛钱一本。

  上初中时,小人书变小说了。看书到学校(北京二十一中)北边国子监的首都图书舘,我拿父亲的研究阅览证一次可借十本书,借期十天。我当时看书的速度是一天一宿一本长篇小说,十本书一般不超过一周就看完。因我上厕所(院内就一个一人位厕所,得轮蹲)看书耽误了别人如厕,在被窝里打手电看书浪费电池,没少让我妈说。初中三年,我通读了中国和世界大部分文学名著,以及部分中国历史典籍。这三年的读书成果为我一生的喜爱历史、文学、收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受用一生。

  那时的寒暑假,我都到房管所或京郊各农场建筑工地去当小工,一天一块五毛钱,扣除饭钱,一个假期就能挣三、四十元钱。这可是个大数目,父母不要我一分钱允许我拿它去买书,三年下来我竟收藏了上千本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我在东安市场、隆福寺旧书市场一本本淘来的。

  我父亲是个五十年代北京著名的集邮家,他一下班就鼓捣他的邮票。我在旁边日积月累也学到一些集邮知识。但和藏书读书相比,我更沉溺于藏书读书。这可能是我日后成了钱币收藏家而没成为集邮家的主要原因,即与书与古钱币有缘而与其它一切无缘。

  中国文物网:您收藏古钱币多长时间了,大概有多少藏品啊?

  泉痴山人:如果从我收藏的第一枚钱算起,到今天应有三十多年了。那是1977年,为参加文革后第一次研究生考试,我走遍沈阳才出现的古玩市场购买考研参考书,在购书换书时,偶然看到有人进行古钱币交易,从东边买到西边卖,竟能挣不少钱。这对于正愁购书款没着落的我,无疑是个解决书款的诱人途径。于是我也想购买几枚钱,在市场倒腾点买书钱。为使自己的第一次钱币交易胜利在握,我特意到省文物商店花了相当我五个月工资的150元钱,选购了一枚太平天国楷书宽缘折十大钱,因为我曾亲眼看见有人毫不犹豫掏300元买了一枚和我这枚楷书宽缘折十大钱一模一样的钱。我怀着必挣100元钱的期许来到马路湾临时文化市场,举着钱来回走了两个小时竟没一个人搭理。直到第三天,才碰上一个干部模样的人问我钱卖不卖?经几个回合的砍价,最后以230元钱成了交。挣的八十元钱顺利地换回了一套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和一套北大文学所编的《中国文学史》。考研我自认为考的成功,可我却落榜了,有人说我报北大王瑶的研究生不落榜才怪,但我知道是政审未过关,一个右派儿子想上研究生岂不是白日做梦?就这样在考研落榜后,我走上了古钱币收藏的道路。与卖钱换书不同的是,自从开始收藏古钱币后,再也舍不得卖一枚购进的钱,除非是复品或实在没钱买更好的钱时,偶而搞点“以钱养钱”。自86年我走上企业领导岗位后,基本上就只买不卖了。我的古钱藏品至今已收藏约有五万余枚(张)吧。金、银、铜、铁、铅、骨、玉、石、纸质地的钱都有,大的有近一尺三、四寸的,小的有仅不足五毫米的,最重的有近20公斤,最轻的仅有不足半克。总之,琳琅满目,让我永远爱不够!

  中国文物网:在寻找宝物的时候,有过“打眼”或者“捡漏”吗?

  泉痴山人:和所有泉友一样,在收藏过程中,我既有“捡漏”也有过“打眼”。我的古钱币收藏因为开始的较早,那时假钱较少,“打眼”的事较少。那时也谈不上“捡漏”,因为所有钱都是“漏”,只要你肯买,就是拣了“漏”。我一个朋友70年代初期,花5元钱在沈阳小河沿市场买了枚“大康七年”纪年钱,当时没觉得是“捡漏”,因为当时用同样的钱也可以买到宋代珍品钱。八十年代,钱经某领导把玩后,一下名躁全国,钱也成了名珍,这时才知道这位朋友是捡了大“漏”。零六年一次到北京潘家园,在地摊上看到一面银鎏金契丹文汉文对译的金代腰牌,经验告诉我这是一件难得好东西。地摊主和我相熟,一问价给我少5000元不买,给别人至少8000元。价虽不高但我知卖主并不知道真实价值。我就问他:“你知道这牌子的真假吗?”他摇摇头,我说:“你连真假都不知道凭什么要那么高价?”他问我应该要什么价?我说在进价加一倍我能接受。他沉思了半天,说:“你给我500元,牌归你!”此鎏金牌是金代所谓的斗虎牌,是三品以上官员佩戴,以前只见记载从未发见实物。牌子经世界著名的女真学契丹学专家乌拉熙春博士鉴定考证,确认其为真品,出土自金代契丹人越国王乌里衍墓,牌子是乌里衍天眷年间所佩戴之物。至此,我知道我捡了个大“漏”,用500元买了个无价宝。

  “捡漏”的事很多,“打眼”的事自然也不少。一次花八万元人民币,买了一枚号称钱币史上直径最大(直径73.54毫米)、最重(重138克)的方孔金“淳化元宝”钱。经检测含金量93%,材质应系古代金材,可钱文图像怎么瞅也无宋钱的风韵,如说是辽铸倒有几分相近。据说此钱发现于五台山一座毁弃寺庙遗址,辽代可能仿铸这样厚重金钱布施给五台山寺庙吗?当时五台山是在宋朝控制之下,辽代帝王根本不可能到宋朝地界去礼佛布施。所以,尽管卖主的故事编得貌似天衣合缝,但它最多是枚待考钱,根本不值八万元。经和卖主协商成功地退了货,避免了八万元的经济损失。这是我的最大一次“走眼”虽然经济上没有损失,但教训是深刻的,它告诉我收藏一定要有个平常心,不要一味追求什么“之最”一类的东西,否则以功利心搞收藏“打眼”就避免不了。

  中国文物网:在收藏过程中,给您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泉痴山人:最重要的变化,一是钱怎么也不够花,无论是月薪38块9时还是年薪10万时都一样,见到好东西常常是腰包空空如野,不拆东补西把心仪之物买下肯定吃不香睡不着。退休后因为工资少了一大截,这种恶性循环空前加剧,到目前为止,为买藏品我不但花掉了几十万积蓄,而且已经欠下老伴和儿女共10余万元。收藏使我知道任何富人都不可能买全全部中国古钱币,每个钱币收藏家都只能从中国古钱币的海洋舀出命运赐给我们的那一瓢水而已。

  二是总觉得知识不够用。我家藏书上万册,我可以知道在哪本书里找到要查的问题,可面对我的藏品,我却觉得再有十万卷书也不够用。有些辽金钱书谱根本无记录或记录错误,如何把无记录的藏品资料从浩翰的史料中爬剔出来,把错误记录错在哪的证据找出来,光靠书本知识远远不够,其码要会使用电脑到网上查资料。资料中有用的可能只有一句话,或一幅图,如何把这一句话、一幅图消化后为我所吸收为我所用?这就需要考据学的知识。总之越研究越觉得自己在知识面前实在太渺小。

  三是越收藏越研究就觉得越有话说,有如骨骾在喉不吐不快。我国的钱币研究称得起研究的只有清未、民国、文革后至今三个阶段。由于历史现实的局限,三个阶段对辽金西夏元满等北方少数民族钱币知之甚少,研究更少,错谬却多多。在收藏过程中,有数不清的问题需要澄清,有无数错谬需要纠正说明。这些都需要查资料、对实物,记数据,分析研究。弄清一个问题纠正一个错谬,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所以,我觉得老有话说,怎么也说不完。

  四是我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每天的时间太少。我在家基本是个甩手掌柜,家里事我从不过问。结婚41年来,我没做过一次饭,没洗过一件衣服。感谢老天给我派来个好老伴,41年来勤勤恳恳,无怨无悔,默默地支持我的收藏,支持我的研究,支持我的写作。因为生活中的前三种变化,使我总觉得时间太少。我可以一天十八个小时坐在电脑前,但要写的文章总也写不完。老伴气得每天都要骂我一顿,“老东西你不要命了,一坐一天,中午也不休息休息,那稿少写一篇能使地球停止自转?”我知道少写多少也不会对地球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丝毫影响,但我也知道人生短促时间有限,多写一篇论文就会给后代钱币研究者留下一份参考资料。所以,现在我的全部生活就是读钱读书写论文,要说变化,这就是变化!

  中国文物网:古钱币应该怎么辩伪啊?一般有哪些作伪方法?

  泉痴山人:古钱币的辨伪和作伪方法,专家和泉友已经说了几百年,再说也难逃抄袭之嫌,我看我就不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到互联网去查,只要点击一下“古钱作伪和辨伪”,立即会有千百篇文章回答你。

  下面我仅就假钱的认识谈点个人体会。首先我要说的是古钱是有真才有假。真假是一对辩证的矛盾,真的少假的自然多,反之,真的多了假的也自然少了。鉴钱不能只会说一个字“假”,要能说出假在哪的一二三四,更要能说出真钱与这个假钱根本的区别在哪?

  其次我要说的是对真钱假钱都要“熟”,所谓熟能生巧。只有熟知真假钱的一切,如形制,郭的肥细、缘的宽窄、体的厚薄、地张的深浅、径的大小、穿的狭广、重量多少;如文字,钱文读序、书体风格、文字特征、书写习惯、笔画结构、字体大小肥瘦;如铸制,是铸制是雕制?是祖是母是样是子?是模铸是翻砂?是硬模是软模?是头炉是炉底?水口位置等等,如果都能烂熟于心,一切伪钱肯定无路可逃。对真假钱如能象对自己的妻子儿女一样熟悉,辨伪就绝不神秘了。

  其三、古钱鉴定属于考古学中“器型比较学”范畴,只不过要比较的不仅是器型而是更多,如材质、文字、书法等都要比较。比较无捷径,最重要的是细心。无论是形制数据误差,文字笔画差异,书法自然顺畅与否,材质色泽含量不同,都不要放过。因为这些不同,可能就是真假钱判定的依据。在细心比较出差异后,要知道比较出的差别产生的原因。是版别的原因?是铸造过程的原因?是流通使用的原因?还是有人刻意而成?还是翻铸造成?如不是前三原因而是后两种人为原因,那这钱肯定假钱无疑。鉴定过程就是比较、分析、研究、定论的过程,一点也不神秘,谁都可以掌握。

  其四、不要迷信假钱乱真的舆论,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逼真的假钱也有破绽,做贼的永远心虚,造假的总有马脚。不要说很难做到乱真的“改刻法”、“挖补法”、“锒嵌法”、“拼合法”、“塑料仿制法”假钱,就是最常见的被某些人称为可以乱真的“翻铸法”假钱,只要量量直径穿径就可以立辩真伪。既使上千年的翻铸钱也立判不殆。有人说现在高科技假钱专家难辨,普通人根本辩不出真假。先不说花重金造高科技假值不值得,就算有,请问一下散布这条“所有专家都辩不出真假”信息的专家,你是否包括在这些“所有专家”之中?如果所有的专家,包括散布“专家都辩不出真假”信息的专家,都根本辨不出真假。那就只能是真钱,何来假钱之形?对那些所谓专家的话千万不能信,信了就上当!辨伪并不难,难得是在收藏中自信、相信自己的眼力,不上所谓专家行家的当。这才是辨伪第一要务。

  中国文物网:您认为收藏的乐趣在那里?最主要的心态是什么?

  泉痴山人:我的收藏乐趣在于弄清每件藏品的来龙去脉,在当时社会的位置和在所有同类产品中的地位,以及它在当前的存在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收藏为了研究,研究为了更好地收藏。

  在收藏过程中,为了弄清每件藏品的来龙去脉,先要细心鉴赏藏品。通过测量数据、观察锈色、判断材质、赏析钱文,掌握特征,对比实物(可到博物馆、市场)谱录(要购可靠的)找出差别或一致。这个过程是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它给人以满足占有欲的亢奋和激动。

  在研究藏品“在当时社会的位置和在所有同类产品中的地位”的过程中,要查阅大量历史文献,从浩如翰海的资料中,找到有用的能为我所用的材料是艰辛的筛选过程。有时万篇文章读后一无所获,有时开篇见宝伸手而得。这其中的辛酸苦辣滋味,事后咀嚼起来甜香似乎盖过了一切,久久地留在记忆之中。

  确定自己藏品在当前的存在价值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升华至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实物经鉴真后通过历史资料的验证、定位,获得收藏者本人肯定,并将展示给世人让更多人欣赏收藏者作品的过程。它既有如十月怀胎等待孩子降生母亲的幸福和狂喜,也有如一位画家在一幅呕心沥血的作品最后一笔结束时的沉醉和满足。

  收藏的乐趣贯穿于赏玩、研究全过程,个中许多乐趣说不清道不明,有的似有还无,有的似浅实深,有的让人暇想不已,有的让人沉思久长。总之,收藏是一种陶情怡志的成人游戏,可痴迷,而不可沉溺,虽乐趣无限,但艰辛苦痛必有心理准备。

  搞收藏不应有功利心态,想发财者不要搞收藏。收藏,收藏,收是手段,藏是目的。藏的是文化,藏的是历史,藏的是古人话语,藏的是文明迴声。藏的终极是弄懂每件藏品,是研究藏品过去的作用和当今的价值。收藏者将自己藏品的价值,通过娓娓道来的研究,让世人知晓,让民族知晓,让国家知晓,让世界知晓!难道还有比这更神圣的游戏吗?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黄花梨官皮箱赏析(图) 黄花梨官皮箱赏析(图) 李渐明中国画作品展暨作品集首发式杭州举行 李渐明中国画作品展暨作品集首发式杭州举行 花花世界——孙良、陆春涛作品展(组图) 花花世界——孙良、陆春涛作品展(组图) 七十二状元扇的启示(图) 七十二状元扇的启示(图) 世界最大的串珠画《清明上河图》(图) 世界最大的串珠画《清明上河图》(图) 郑板桥巨幅精品领衔匡时“扬州画派”书画专场(图) 郑板桥巨幅精品领衔匡时“扬州画派”书画专场(图) 春风拂动 春风拂动 艺术商城——2011浙江艺术名家联展亮相义乌文博会(组图) 谢海在上海滩为王赞画展吆喝 谢海在上海滩为王赞画展吆喝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