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琢书画巡展在南京举行
http://www.socang.com 2011-01-25 10:27 来源:大江南收藏
曹辰
来自北京的画家崔如琢近日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举办个人画展,他的传奇人生和大气磅礴的画作一样为人们津津乐道。
崔如琢的指墨山水画朴茂厚重、大气磅礴,指墨花鸟画则意趣盎然、笔触独特。此次巡展汇集崔如琢先生创作的书画作品150幅,其中历年创作的国画作品80 幅、指墨精品52幅、手卷 6幅、书法12 幅,即有小幅精品册页,也有近年来创作50米长卷《丹枫白雪》。
崔如琢先生,作为中国写意精神的守望者与创作者,一枝笔坚守着中国画的尊严与自信,备受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喜爱和推崇。崔如琢先生山水、花鸟皆精,作品尚古人而发今意,笔墨纯正、常以清醒者的傲岸,辨析中国传统绘画的利弊,在水墨的艺术天地里自由挥洒,崔如琢无疑是当今画坛不可多得“圣手”。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他在艺术和思想上所达到的造诣高度,使其成为中国写意画坛的一面大旗。崔如琢的画如其人,朴茂厚重,大气磅礴,收放自如,大巧若拙,个性鲜明,无半点矫揉造做之态,十分注重传统笔墨意趣,有着强烈的新时代气息。崔如琢先生从不随波逐流,作画从不潦草荒率,而是清醒而不畏艰苦地走着自己的艺术路,崔如琢先生常与历代大师的作品对话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把握,这对于一位曾经生活在纽约、香港的画家来说,尤其难能可贵。
此次巡展集中展现了崔如琢先生艺术成就,全面反映了他的创作心路历程,清晰可见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对当下中国画写意精神新的追寻。不仅彰显其深厚的传统功力,也呈现了他的独特艺术个性和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意识。对当今大写意发展方向,中国画坛无疑是有力的推动。
回顾自己的艺术历程,崔如琢感叹时代给了自己莫大的机遇。1944年生于北京的崔如琢曾执教于中央工艺美院,1981年移居美国,1996年回国,现定居北京。其书法承袭碑派书法家郑诵先,少年时代即拜李苦禅先生为师。苦老曾告诫这位入室弟子,要拜历代大家为师。于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崔如琢连续几年到故宫里临画、临碑;及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又收藏了大批明清和近现代大家的墨宝。但崔如琢的作品与老师的风格并不相似,他称自己是个“不肖”的学生。“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光学老师技巧就走进了死胡同,好的老师教授的是精神而不是技巧。”
现年66岁的崔如琢,经常一身中装,在京城艺术品拍卖会上和其他富豪竞争古董书画。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历代艺术大师的书画珍品,从宋元到明清与近现代绘画大师的精品,数量颇丰。
崔如琢的“发家史”颇为传奇。30年前,这位李苦禅的入室弟子怀揣800美元去了美国。以前他帮过的人,对他避之不及。他甚至天天给人洗衣服以借栖身之地,后来搬到一个月租240美元的地下室里。由于画卖不出去,到第三个月他只剩了100美元,房东天天来敲门讨租金……运气来得突然。某日,崔如琢外出做了一个演讲后,一位美女学生来找他,她是当时台湾政坛名宿的儿媳,同时又是国画大师张大千和黄君壁的学生。两人谈艺甚欢,临走时,对方提出买4张画,给了2000美元,这相当于他当时8个月的房租。这位女学生将崔如琢的画拿给黄君璧、张大千看,得到充分肯定,于是马上打电话向他订画100张,价格是12万美元。此外她还介绍了许多高端客户,不到两个月,崔如琢挣了40万美元。1990年移居香港时,崔如琢的银行账户里是3.2亿港元。
崔如琢始终强调,中国书画一定要讲传统。传统像人的基因一样。基因不能变,但营养是可以变的。中国的传统书画就是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艺术基因。崔如琢并不以清贫为乐,而推崇“清贵”的生活:“贵不仅指财富,贵是一种文化。 ”汶川大地震后,崔如琢将他卖画所得的5000万元人民币捐了出来。如今,他是榜样公益基金的终身荣誉理事长。
据悉,“大写神州——崔如琢书画巡展”将持续到本月23日,之后将转赴杭州、厦门、深圳、武汉、西安、兰州、沈阳、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展出。
艺术家简介
崔如琢,著名书画家、鉴藏家,静清苑主。1944年生于北京,曾执教于中央工艺美院,1981年定居美国, 1996年回国,现居北京。书法承袭碑派书法家郑诵先,为李苦禅先生入室高足。崔如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深刻认识与由衷热爱慧眼识宝,先后收藏历代艺术大师的书画珍品,从宋元到明清与近现代绘画大师的精品,数量颇丰。崔如琢先生的作品在海内外艺术品市场上颇受欢迎,在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中贸圣佳、北京荣宝等国际国内拍卖会上屡创佳绩,颇受海内外关注。出版著作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崔如琢》、《世界名画家全集·崔如琢》《崔如琢的世界》、《崔如琢画集》、《如琢书画收藏集》等。崔如琢1984年荣获美国纽约杜威大学艺术博士学位,现任榜样公益基金终身荣誉理事长、世界华人书画家收藏家联合会会长。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