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罐具有壮族风情。
“瓷物语”工艺美术珍品馆举行——
“瓷物语——质本细腻绽精华”坭兴陶与德化白瓷艺术展1月17日起在东风东路艺苑大厦广东工艺美术珍品馆开幕,展出来自广西钦州的数百件坭兴陶艺术珍品。来自德化的一批瓷器精品也在此次展览中露面。珍品馆馆长、工艺美术研究专家谭伟彬介绍,此次展览有一位国家级大师、五位省级大师和五位市级大师的作品展出,将让位列“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坭兴陶的艺术魅力得到充分展现。
专题采写及图片: 记者 卜松竹
制陶历史达数千年
曾作“中国第一陶刻”
谭伟彬介绍,目前在工艺美术界,被视为最能代表广西壮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品种有二:一是壮锦,二是坭兴陶。
钦州陶器历史悠久。1978年,广西文物工作队在位于那丽镇北面独料村旁的禾搪岭上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探方揭露面积达324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发现的灰坑、灰沟、柱洞等遗迹和果核、石器以及陶片等大量遗物,经鉴定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距今已有约4000至5000年左右。这是迄今发现制作时间最早的钦州陶器。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数百年烽火,引发大规模人口南徙,加之地方管理者的苦心经营,钦州瓷器逐渐发展、成熟。民国十九年编辑的《钦县志》就记载了唐代“道务碑”的精彩绝伦:“为高四尺余之巨制……通体楷书,犹纯作北魏碑字体……吾国数千年志著录,未曾有千言以上之陶刻,此志乃达千六百余言……乃中国第一陶刻也,今国人渐知钦县陶产,远迈宜兴……”
随着唐末和五代中原政局的混乱,边疆地方势力割据称雄。以后“弱宋”又多事于北方,钦廉沿海遭到交趾兵匪袭扰。再者由于安南独立和远海航行技术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曾经延伸及此的航段也衰落下去,钦州陶的生产也就萎缩在维持自产自销的生产状态。直至清道光、咸丰年间,借由对越南、东南亚各国的出口贸易,特别是伴随鸦片贸易而急速增长的烟斗需求,在创制者胡老六等人的努力下,坭兴陶终于作为一个独立的特色陶种被人所认知和接受,并在艺术方面开始了长足的探索。
与宜兴紫砂陶齐名
获巴拿马世博会金奖
坭兴陶的兴起,与钦州文化名士的介入密不可分。他们将丰富的地方文化特色、传统中华文化内涵,把精到的绘画、书法、金石、篆刻等艺术融入陶艺创作中,开创了钦州陶艺术制作的新纪元。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来自中国的坭兴陶荣获金奖,引起国内外关注。这是中国制陶史上第一次获得世界级的第一枚金奖,当时上海多家报纸都发表评论,称钦州为“中国第二陶都”,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陶、云南建水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
谭伟彬介绍,陶艺水平高低,一是泥料,二是火候,三是技术。其中“文人”的加入,往往使制陶业由民间工艺跃升至“艺术”范畴。例如宜兴紫砂著名的“曼生壶”就是由金石书画家陈鸿寿(号曼生)设计,名工杨彭年制作,再由陈鸿寿铭刻装饰,从而在紫砂工艺史上独树一帜;云南建水这样一个边陲小城由于千百年作为朝廷高官流放之地,借助这些“谪人”的文化素养和活跃思想,造就了建水陶清新雅淡的文人风格,产生了向逢春、陈绍康等名家;荣昌陶也是在“九宫十八庙”的人文范围中发展起来;即如景德镇瓷,也由于朱山八友的介入才又起了质的飞跃。获巴拿马金奖的坭兴陶,也是由当地艺坛名人黎昶春、黎昶昭兄弟创作。由于坭兴“制品晶莹雅致,雕刻精细,遐迩闻名,海外人士省港商人,络绎蹱门订购;文人雅士,书画名流,争在坭兴制品上亲笔书画,留下题咏”,因此,刻字陶器也成为坭兴陶的一大特色。如年已73岁,学书60余年的书法家刘明洲在陶壶上的精作,将刻字书法“疏能跑马密不透风”的艺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作为广西壮族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艺术品种,民族文化在坭兴陶上表现得也相当突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帡借用广西铜鼓和岭头鼓的形态特征,辅以左江崖画的人物形象为装饰的高鼓花樽便是这种风格的典型。
泥质细腻:可尽得书画家神韵
窑变精彩:显现斑斓自然色彩
据介绍,坭兴陶所采用的陶土深藏于山腹地层,天然洁净,富含铁、锌、钙、锶等十几种矿物质。另外,其成品的晶粒结合体有百分之三以上的吸水率和百分之三的气孔率,从而使其在容器内能保持一定程度的毛细管功能和一定的器壁渗透率,透气而不透水。从制作角度看,这种泥料可塑性强,“柔而不软,韧而不粘,坚而不脆,硬而不散”,为雕刻创造了任意大小深浅、随心搓弄剔留的工艺优势,特别是其泥质之细腻更是可以尽写书家画师神韵之妙,这是其他陶种不可相比的。
窑变又是一种精彩。煅烧后窑变的坭兴成品其感观特点主要表现为“温和婉约,润泽油光,千颜万彩、古色古香”,是无釉陶的佳品。坭兴陶的制作过程中,其胎体泥料不添加任何陶瓷颜料,但出炉的制品一经打磨去璞,却常会发现有各种斑斓的自然色彩。对此,根据科学分析发现,当地陶土中的氧化铁、二氧化硅、三氧化铝等在1400℃以下的氧化气氛中是不产生液相,不能形成共熔物的,但陶土中的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等成分,在1100℃左右就可产生液相形成低共熔物,在适当的炉温下,低共熔物与高熔点固体互相渗透。其中的硅化物就发生玻璃化,呈晶莹转变,而在特定的氧化、还原条件下,三价铁转为二价铁,与硅酸根形成硅酸铁。这样,独特的陶土品质让陶器产生了与众不同的坚硬度、致密度、光洁度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