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朱红色的大门,沿着九龙壁慢慢行走,一段文字将玻璃窗背后的文物故事无声诉说,在故宫(微博)经典装饰元素营造的古典文化氛围中,人们沿着展品勾勒出的清代新疆历史发展脉络,尽情地遐想那段历史。“曾经只存在于书本中,如今通过这些故宫精品文物得以具象。”在27日开幕的“故宫博物院清代新疆文物珍藏展”上,市民妮莎饶有兴趣地说。跟她一样,很多市民在文物展台前长时间驻足。
“从故宫博物院馆藏的180余万件文物中精确选择与新疆有关的代表性的100余件文物并非易事。每件文物都有故事,又先后呼应,串连起一部精彩的清代新疆史,完全可以称的上是一次精品特展。”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透露说,一些书画、服饰布料等珍贵文物属首次展出,“除了保管员,故宫的普通职工都没有机会看过。”
作为故宫博物院文化援疆的重要项目之一,本次展览采取以物证史的方式,全面揭示清政府统一天山南北到新疆建省的发展轨迹,真实再现了清代新疆的社会政治发展进程和沧桑巨变,突出表现了新疆各民族在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对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胡伟高度评价说:“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与清代新疆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关的珍贵文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清代新疆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仅是研究新疆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我们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集中开展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和宗教演变史宣传教育的鲜活教材。展出文物之珍贵、内容之丰富、规模之大,均创新疆引进文物展览之最。”
追思历史,是为温故知新,鉴往而知来。“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边疆与内地充分交流,共同繁荣发展,正是通过这些文物展品来印证,看看先辈们的奋战,更让今天的人珍惜生活。”市民张昌成看完文物展后感叹到。
据粗略统计,当天约600人入馆参观。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地点为自治区博物馆二楼东侧展厅。
百年风云浮现眼前再现物质精神交融
《阿玉锡持矛荡寇图》、乾隆御题碧玉光素大盘……清代新疆各族人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百年风云从文物间浮现出来,呈现于观者眼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评价此批文物:“再现边疆与内地之间物质与精神的交融,行政与管理的一统。”
“新疆地区,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单霁翔介绍,现有文物表明,清代,天山以北,主要以厄鲁特蒙古为主,信奉藏传佛教。天山以南,则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部。乾隆朝一统天山南北后,对这里不同民族的不同信仰给予了极大的尊重,对其生产生活等习俗亦听其便对起生产生活等词素亦听其便。对于内附的部族也在新的驻地为其设社庙立寺,充分便利其礼拜敬奉。版图宇内,各有信仰,各依习俗,共尊同服清廷中央政权。
此次展出的《哈萨克贡马图》、《丛薄行诗意图》、《乾隆帝戎装骑马大阅图》等,就是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深厚的历史感,成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形成的历史见证。
清史研究专家,新疆大学教授周轩介绍,清朝平定准噶尔及大小和卓的叛乱,与周边诸部落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妥善处理与周边诸部落的关系,不仅对清朝,而且对周边诸部落都非常重要。周边诸部落一度对清朝产生疑虑和戒心,在此期间,清朝显示了强大的武力,但没有滥用武力。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加以积极的外交斡旋,最终使周边诸部落望风归附,这也给部落和民众都带来了福音。
魏源在《圣武记》所说:“新疆南北二路,外夷环峙,然其毗邻错壤作我屏卫者,惟哈萨克、布鲁特两部而已。”
靠近伊犁的哈萨克与东布鲁特,由伊犁将军每年派领队大臣前往巡查一次,对整个布鲁特的常年巡查,则由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专管。清朝允许哈萨克、布鲁特回到被准噶尔侵占的原牧地自由放牧,不征收土地税,不强迫其改变原有的风俗习惯。
哈萨克与布鲁特在新疆进行贸易,税率比内地商人减少三分之一,以示优待。清朝驻军及官员所需马匹和牛羊,主要由哈萨克、布鲁特供应。这也使得哈萨克与布鲁特的社会经济,在西域统一于清朝之后得到了很大发展。而对周边其他部落,清朝则采取了羁縻政策,只是确立朝贡关系。但对一些纠纷还是应其请求进行调停和解。
“伊犁将军”驻疆150年 41人任职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清王朝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驻惠远慧远城,简称伊犁将军。在本次的文物展品中就有这件设立总管伊犁等处将军的谕旨。谕旨中写明,“总管伊犁等处将军”是当时统辖新疆的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统领天山南北各路驻防城镇及归附清朝的中亚和哈萨克各部。
“乾隆帝统一天山南北之后,确定伊犁为统治中心,是出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考虑。”周轩分析,首先是出于政治稳定的需要,为防止叛乱势力的死灰复燃。其次是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当时朝廷明显感到强敌沙俄的威胁。还有就是出于地理位置的考虑,如汉代西域都护府设在轮台、唐代安西大都护府设在龟茲(今库车)、北庭大都护府设在北庭(今吉木萨尔),伊犁当时处在全疆的中心,在此伊犁设将军,在乌鲁木齐设都统,在喀什噶尔设参赞大臣,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可以相互支持。
伊犁将军经历了军府制时期、内忧外患时期、清末管理伊塔边防时期。其设置长达150年,共有41人、58任次。
将军中不乏多有建树者。本次展览中可以看到《伊犁将军阿桂画像》。阿桂是伊犁屯垦的创始人,从南疆各地迁移六千户维吾尔农民,安置在伊犁河两岸定居开垦(史称塔兰奇),为伊犁军民粮食供应的主要来源。此外,还有舒赫德妥善安置了从伏尔加河东归的土尔扈特与和硕特部。松筠开辟满营旗屯,利用流放官员编纂传世志书《新疆识略》。长龄督师平定张格尔之乱。布彦泰善待林则徐,开创伊犁和南疆垦荒新局面。
将军中官至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的,有舒赫德、阿桂、永贵、保宁、明亮、松筠、长龄、玉麟等。因各种原因受过革职(或留任)处分的有明瑞、奎林、明亮、松筠、晋昌、常清等。
将军中亦有不光彩者。如索诺木策凌以贪赃受贿被赐自尽。奎林因嗜酒暴躁被革职。奕山以签订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伊塔通商章程》而留下骂名。常清以聚敛钱财被军民同恨,称其为“常大钱袋子”。
将军中死于任所的,有伊勒图、德英阿、札拉芬泰、明绪、常清、色楞额、志锐。
“上述人中虽是各有缘由,但仍然不免令人欷歔感慨。”周轩说。
倡议新疆设省统一行政建制
——龚自珍林则徐左宗棠倡新疆建省
此次展览除文物外,还有谕旨、信札等珍贵史料,《左宗棠致伯寅札》便是其一。光绪元年(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之后他便在这封致友人的信函中,提出了“西事非置行省、设郡县不可”,亦即新疆设省。
“最早提出新疆设省的实际是龚自珍,林则徐亦有此建议,左宗棠受其影响,在当时李鸿章重海防轻边防的情况下,坚持海防边防兼重。”周旋介绍,在这种思想下,光绪十年新疆建省,“不仅统一了新疆全境的行政建制,而且与内地各省在体制上一致起来。取消了伯克制度,以分成制代替徭役制,无疑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此时,伊犁将军驻地距边境仅数十里,偏隅西陲再也无力总统全疆,全疆行政中心不得不从伊犁东移,将省会设于迪化(今乌鲁木齐市),由巡抚统辖全疆。伊犁将军只是管理伊塔边防,仿照旧城规制,在惠远故城以北十五里另筑新城。
新疆巡抚于光绪十年(1884年)设立,到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结束,历时27年。历任巡抚八人,依次为刘锦棠(湖南人)、魏光焘(代理,湖南人)、陶模(浙江人)、饶应祺(湖北人)、潘效苏(湖南人)、吴引荪(代理,浙江人)、联魁(满族人)、袁大化(安徽人)。其中刘锦棠、魏光焘是扫荡阿古柏侵略者、收复乌鲁木齐和南疆的功臣,在建省之初多有贡献;陶模简朴从政,身后建祠纪念;饶应祺振兴武备,加强边防与治安;潘效苏以贪污公款,被革职发配军台;吴引荪考核属员,分别举劾;联魁严肃吏治,热心学务;袁大化主纂《新疆图志》,反对辛亥革命而去职。
“以上将军、巡抚们留下的奏稿及诗文,是我们研究新疆历史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周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