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淮安市博物馆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于去年年底联合启动了大运河淮安清口水利枢纽工程考古项目。记者昨日获悉,这项考古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考古人员在惠济祠遗址附近发掘出一段长40多米的明清时期的天妃坝坝体(如图);在顺黄坝遗址附近清理出一段纹理清晰的埽工和石工。
清口地区遗存丰富
据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淮阴区政协文史委原主任毛立发介绍,淮安清口位于古淮河与泗河交汇处,典籍中又称泗口、淮泗口,早在大运河的前身——邗沟开凿之前,清口就是江淮、黄淮之间水上通航的主要枢纽。隋炀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后,淮河以北以由泗州入淮河的通济渠为主线航道,泗水仍是重要的辅线航道,清口依然是运河航线上的重要枢纽。清口作为大运河上的重要枢纽,在时间跨度上涵盖了整个大运河的历史,而且期间从未中断过,这是大运河沿线其他任何一个枢纽都无法相比的。
毛立发告诉记者,清口的范围为:以今淮阴区码头镇陶闸村为中心,北至桂家塘北侧,东至杨庄活动坝和淮阴三线船闸一线,南至洪泽湖临湖堤与太平堆一线,西至中运河三百六十丈越堤和古黄河南岸七堡石工一线,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外延部分最大覆盖直径达100公里。
据介绍,清口地区的运河文化遗产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密集。这里有洪泽湖大堤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漂母墓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淮阴故城、甘罗城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80处以及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遗迹、遗存50多处。二是多样。该地区的运河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形态多样,几乎涵盖了大运河本体遗产的全部类型,有河道、堤坝,也有祭祀河神、风神的祠庙等。三是复杂。清口的运河文化遗产积淀丰厚,各种遗迹纵横交错,名目繁多。四是系统。这些遗迹环环相扣,内在联系极其紧密。
古代遗迹重见天日
2月25日,记者在淮阴区码头镇码头村境内的惠济祠遗址现场看到,一段由砖石砌成的构筑物从黄土中显露出来。
据考古人员介绍,这就是他们刚发掘出的一段长40多米的明清时期的天妃坝坝体。坝体保存较为完好,为砖石结构,工程坚固,气势恢宏。坝体顶层为条石,下面为六层砖工,再下面又是多层条石。因坝体处于公路下方,且下部为黄淮泛滥时期沉积的泥沙,存在塌方的危险,因此目前只发掘了三米多深。
淮安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尹增淮告诉记者,正在发掘的惠济祠遗址南北长120米,东西宽80米。经勘探,已初步确定了大殿、篆香楼、三清阁的大致布局。现在已出土了一些柱础、琉璃构件、板瓦、筒瓦及龙纹、狮纹瓦当等物品。
在不远处的顺黄坝遗址现场,考古人员在坝体迎水一面清理出了埽工、石工遗迹。不过,为了防止被风化,他们用塑料布将遗迹遮盖起来。据介绍,埽工主要用芦苇和土堆砌而成,先铺一层芦苇,然后在上面垫一层土,芦苇层与土层相互叠加,如同砌墙一般。埽工层层堆积,错落有致,严严实实,外观呈坡状。
考古人员表示,此次发掘清理出的天妃坝坝体、埽工、石工等遗迹保存较为完好,为研究古黄河在淮安地区的历史变迁、古代水利工程的建造方式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于推动大运河申遗意义重大。
相关链接
惠济祠又名天妃庙、铁鼓祠、奶奶庙。始建于明代正德三年(1508年)。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第一次南巡,建行宫于祠左,因命重修,仿内府坛庙式,火珠耀日,飞阁凌空,虽在郊原,而有皇居之美,并立碑记事。文革中,惠济祠被毁。现仅存乾隆御赐重修惠济祠碑一通。碑高4.8米,底宽1.63米,座宽1.38米。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月,乾隆第二次南巡再次临幸,赋七律一首,并用行书书写,背面刻乾隆御书749字碑文。此碑现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京杭大运河文物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