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下一个春天还有多远(图)
http://www.socang.com   2012-02-09 09:51   来源:福建日报

  元宵节一过,中国艺术品门户网站雅昌艺术网上大大小小的拍卖会预展又开始排起了长队。然而,可以想象,每位查阅拍卖信息的人都在为一个问题而纠结:经历了2011年的大起大落之后,中国艺术品市场将何去何从?
  2011年秋拍之前,记者以《有多少“泡沫”等待爆裂?》为题对市场作了分析预测,当时由于2011年春拍出现前所未有的火爆行情,整个艺术品收藏投资领域都处于惯性思维的推动之下,各个拍卖巨头纷纷为新的拍卖季节展开声势浩大的宣传战,而记者却在这种空前热烈的氛围中嗅到了一丝冷意。没想到,“冬天”竟然来得如此之快,市场参与者在一年之中切身体验了“冰火两重天”的滋味。
  从统计数据看,一向以操作规范著称的中国嘉德,对外公布的2011秋拍总成交额为38.58亿元,比起春拍的总成交额53.23亿元减少了将近30%。其他各大拍卖行的数字也都相应缩水,而如果深究到真实成交和实际付款,这些数字还要大打折扣。
  从人气上看,虽然各大拍卖仍是人头涌动,但观望人群的比例显著上升,大量作品因无人出价直接流拍,不少一线大师的作品出现了价格下跌,这在春拍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来自卖家的信息更能说明问题。上海的一资深藏家委托保利拍卖8件瓷器拍品,其中7件流拍,给香港佳士得送了9件拍品,结果流标8件,唯一成交的那件明代嘉靖年间的海棠托盘,恰恰是起拍价最低的一件。
  “寒流”从何而来?
  市场行情在一年之中出现如此大的变化,的确让许多人始料未及。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进程自有它的周期性规律,正如四季轮替、寒来暑往,如果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观察,当下这股“寒流”的到来显然有其必然性。
  首先,从2009年开始的这轮“井喷”行情,在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结构的改变和市场价格的跃升等方面,均超过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以往任何一次“高潮”。高歌猛进的行情不可能没有尽头,市场在迈上一个新的平台之后必然随之进行调整。据了解,在这轮行情中,很多拍卖行2011年的交易额比2009年扩大了10倍有余,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然而,一方面在“示范效应”的驱动下,全国各地区不断有新的拍卖公司涌现,另一方面,原有的拍卖行也都“顺势而为”,增加拍卖场次和专场数量。有些拍卖巨头一次大拍的专场数量多达数十场,拍卖图录摞起来能有一人高,携带图录对于竞拍者来说居然成了力气活。在拍品供应量无限度扩大的情形下,“买盘”未能跟上或有所变动,成交率与成交价格的下滑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随着行情的连续攀升,天价“神话”层出不穷,造成那些受到追捧的艺术品门类与板块价格非理性上涨,有些作品的价格已经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透支”了未来空间。这种现象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泡沫”或“虚火”。
  实际上,赝品横行是另一种更为严重的“泡沫”。赝品与外行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在各种因素推动下,大量的机构和个人作为新的参与者在这轮行情中涌入市场,其中包括投资者、投机者,出于炫富或保值目的的财富“新贵”,以及更多的盲目跟风者,购买冲动强烈,鉴定能力不足,“钱多”、“人傻”,加上拍卖行业诚信机制的缺失,直接导致赝品的泛滥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一些原本以坚持精品路线称誉业界的拍卖公司,在扩大规模和“捞钱”的诱惑下也放弃了操守。纵观近几次大拍,市场规模膨胀的同时伴随着真品率的急剧下降。
  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是,由于市场中存在众多短线操作以博取厚利的投机客,有的甚至春拍刚举下的拍品就拿到秋拍上出售,成本高再加上对价格的期望值提升过快,拍卖底价定得太高,造成了大面积的流拍。
  当然,一个投资市场中再多的现象,从根本上都依赖于市场资金的流量及流向。规模化资金的流入需要一个“消化—流出—再流入”的运动过程,这一个过程的长短与所经历的波动幅度的大小,与市场大环境以及风险的可管理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受到2011年下半年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市场信心动摇,导致了“寒流”的提前到来。
  是“拐点”还是阶段性调整?
  在2011年秋拍遇“冷”之后,中国艺术品市场自2009年开始的一轮繁荣周期已经告一段落,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目前的重大争议在于:这一转折趋向到底意味着市场大势的“拐点”,还是一个上升过程中的阶段性调整?
  去年年底,在广州举办的首届艺术品投资国际高峰论坛上,泰康人寿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创始人陈东升作出了一个悲观的预测:“艺术品市场泡沫已经够大了,已经撑不住了。我虽然是做拍卖行的,但我从来都是说真话,你看明年吧,起码有40%的市场份额下降。”
  这种看法在市场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记者与许多市场人士讨论这一问题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即将到来的2012春拍,行情将进入一个“谷底”。至于何时走出“谷底”,现在还难以判断。甚至有人指出,无论经济是否向好,2011年春拍所创造的历史最高点,今后5年内将无法超越。
  2011年秋拍的行情带来的直接冲击是人气与信心,这一点又将直接影响场外资金的进入,并促使场内资金的退出。因而接下来的市场必然将经历一个“去泡沫化”的阶段,首当其冲的无疑是那些价格虚高的中低端“普通货”(其中包括大量的赝品)。从长远看,“去泡沫化”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须的,对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
  至于判断市场是否出现“拐点”,则要回到宏观的视角,从艺术品收藏市场所处的历史阶段来加以观照,从市场根本动力的是否失去来加以分析。行情的震荡并不一定代表着动力的失去从2009年开始的这一轮行情,主要是由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资本化所推动的,而事实上这个金融化的进程仅仅迈出了第一步。伴随着“去泡沫化”,市场的投机成本在加大,投机所形成的空间在缩小。与此同时,避险心理与价值发现将催生理性,促使市场热点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以学术探讨、文化价值发现为主线的收藏理念和氛围正在逐渐形成,这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结构性调整,而这个趋向对于中国艺术市场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另外,恐慌性抛售,是市场出现“拐点”的一个标志,但在2011年秋拍中行家更多的是观望,显然并没有恐慌的现象,而且,一些高水准“新鲜货”还在创造新高。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甚至认为,对于刚入场的买家来说,现在就是建仓的机会。
  “春天”在哪里?
  与欧美艺术品市场相比,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冷”、“暖”周期较短,通常为2至3年。从近十年来看,2003年秋拍,“非典”过后艺术品市场迎来飞跃性的上扬,此后2005年、2006年进入两年左右的调整期,2007年再度启动,2008年底开始又进入为期一年的新调整期,2009年初出现“井喷”,2010至2011年上半年连续急涨,然后2011年秋拍进入调整。
  中国艺术品市场这种周期性较短的特征,与市场正处在一个大的上升通道有关。随着经济发展和国运振兴,人们投资、收藏与消费艺术品的能力与习惯也在不断地形成之中。有研究指出,一个国家的年人均收入达到40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开始出现需求,而当年人均收入达到60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就会兴旺起来,年人均收入超过9000美元之后,艺术品价格将被迅速拉升。
  再从国际文化生态环境来看,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和平崛起,文化上的“中国概念”随之兴起,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心不断增强。从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全年总成交额中国传统书画占了半壁江山,就可以窥见一斑。
  中国艺术品市场当前的最大问题是,投资、投机者太多,而真正的收藏家太少,绝大部分的艺术品并没有到达热爱、保护和传承文化的“终端环节”,而是更多地“悬浮”于投资者的中间流通环节。所以,迅速成长的艺术品市场规模从根本上需要的是越来越强大的“消费”性需求作为支撑,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民众对高雅精神生活的追求才是市场的最大依托。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虽然没有对艺术品市场形成立竿见影的“利好”刺激,但其潜在的正面效应一定会在未来的市场进程中得以体现。
  不妨套用一句老掉牙的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艺术品市场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百元跪拜猫系战国漆器图案(图) 中国人民银行:百元跪拜猫系战国漆器图案(图) 女雕塑家制作超写实人体雕塑 女雕塑家制作超写实人体雕塑 泳池女郎活灵活现(图) 成都双年展引发传统与当代大讨论 成都双年展引发传统与当代大讨论 匡时春拍推出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图) 匡时春拍推出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图) 卡塔尔王室2.5亿美元购塞尚《玩牌者》 卡塔尔王室2.5亿美元购塞尚《玩牌者》 创全球最贵艺术品(图) 南宋古墓惊现殡仪馆后山追踪:墓主为平民可能性大(图) 南宋古墓惊现殡仪馆后山追踪:墓主为平民可能性大(图) 赏析“龙年喜金喜银”纪念章(图) 赏析“龙年喜金喜银”纪念章(图) 蒙娜丽莎胞妹现身西班牙博物馆(图) 蒙娜丽莎胞妹现身西班牙博物馆(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