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件赝品花了30多万
民间有瑰宝!昨天上午8点,江宁博物馆的广场上,早已聚满了上千名来自南京以及周边地区的收藏爱好者,他们捧来了收藏已久的“宝贝”,就是想让专家们看一看,这宝贝到底值不值钱。央视《寻宝走进江宁》节目已经进入海选阶段,昨天,多名国内知名的文物鉴定专家坐镇现场,对藏友们的宝贝一一鉴定。8:30,海选活动正式开始。经过半天的角逐,3000多件“宝物”中,共有60件进入复赛。
专家现场鉴宝
鉴宝·我来也
“扁担哥”
“打的哥”
宝贝,是挑着来的
鉴宝要8:30才开始,但8点不到,江宁博物馆的广场上已经挤满了人。他们都是来自南京等地的民间收藏爱好者,每个人的身边,都放着几件宝物。
“让一让,麻烦让一让。”就在大家正在相互欣赏宝贝的时候,一名50多岁的男子大声喊着走了过来,只见他肩上挑着一根扁担,扁担的两头挂着几个纸盒子,因为纸盒子不大,里面藏着的几件宝物还是露了出来,原来是几件大型的瓷器。
这名男子找了一个人相对少一点的地方,把扁担放了下来,开始把宝贝拿出来。一边拿,一边抬头看看周围,时不时提醒旁边的人:“稍微让一让,别把我的瓷器碰坏了。”他拿出来的瓷器都特别大,样式也非常好看。
“我这些可都是祖传的宝贝。”这名叫袁国和的男子拿出一些宝贝,开始炫耀起来,“这是元代的填白瓷。”袁国和手中的这个瓷器通体白色,有两条龙缠绕,瓶口还写着“赏赐”两个大字。“这是皇帝赏赐给大臣的宝物。”接着他又端出了一个60公分高的瓷瓶,“这是雍正年间的,看这釉色,多润啊!”袁国和一脸陶醉,旁边的人也啧啧称赞,“确实是个宝贝。”
袁国和说,他是溧水人,祖上是做过官的,因此留下来一些宝贝,这次他专门请朋友开着面包车,把这10多件瓷器全都运了过来,而进场的时候,为了拿着方便,他特地用扁担挑着。
“打的哥”
宝贝,是要护送的
虽然袁国和的这些宝物到底值不值钱,还是个未知数。不过,在场的人都跟袁国和一样,总觉得自己带来的,都是无价之宝,因此,他们对身边的宝贝特别小心。有些拿瓷器过来的人,在瓷器的外面都做了很多包装,裹了好几层报纸,报纸的外面,还放了海绵,生怕有什么磕碰。
“我以前都是挤公交,舍不得打车,今天特地打了一回车。”王先生是江宁人,这次带了一件自称是明朝的瓷器。他家到活动现场,原本是有公交直达的,但他怕公交人太多,把他的瓷器挤坏了,特地打了一次车。
“淡定哥”
宝贝,这回我错了
面对这么多人急切的鉴宝心理,专家们的评语还是很有技巧的。
“在这种场合鉴定文物,我有两个原则。”一位现场的专家告诉记者,一是绝不估价,因为鼓励的是收藏,而不是文物贩卖,如果是真品,就要鼓励藏家好好收藏。第二个原则就是“看人说话”,“有些藏家都是老面孔了,只要有鉴宝的机会,他们就会把宝贝拿过来,说他是假的,他们还偏不信。”因此,专家们如果看到藏家的心态相对较好,就会告诉他真相,如果心态不好,就只说一句,“拿回家好好放着吧。”
果然,有一位藏家端着两面铜镜就过来了,“这是唐朝的铜镜。”这位藏家先把藏品的来历告诉了专家。不过专家仔细鉴定之后,却告诉他,这是赝品。这位藏家不相信,“我可是让其他专家鉴定过的,肯定是唐朝的铜镜。”但青铜组的三位专家鉴定后一致认为,确实是赝品。
又一位藏家拿着一把青铜剑走了过来,“专家,麻烦帮我看一下。”专家一看,这位藏家的心态比较好,掂了掂青铜剑之后,问他:“多少钱买的啊?”“不多,就花了几千。”藏家笑着说。
“那就当学费吧!”专家也跟着笑了起来。
几千块的学费还好,有些藏家的学费可高了些。有一位藏家拿着一只珐琅釉的瓷器请专家鉴定。“你是花多少钱买的?”专家问他。“三十几万吧!”“你觉得它值不值这个钱?”“不清楚啊,应该值吧。”“很不值,这是现代的仿品。”
这位藏家听完,面不改色,边把瓷器收起来边说:“看来这回买错了!”
“罐子哥”
宝贝,大材小用了
昨天送来鉴宝的近3000件宝物,来历也是非凡,有祖传的,有朋友赠送的,有街边淘来的,还有不经意间发现的……
“我这个罐子,以前是放在家里腌咸鸭蛋的。”一位藏家拿着手里的一个青花人物罐告诉记者,后来有一天,他的一个朋友到他家里来玩,看到这个罐子,觉得有来头。因此,他看到有鉴宝活动后,立即把这个腌咸鸭蛋的罐子拿过来了。
专家鉴定之后,觉得这个罐子的品相真不错,并推荐他上央视去亮个相。这让这位藏家乐开了花,“真是运气,之前要是腌鸭蛋的时候把它碰坏了怎么办!”他立即小心翼翼地捧起罐子来,连走路也都变得轻手轻脚的了。
还有一些藏家因为不识货,原本很好的宝贝,结果在保存的时候不注意,影响了价值。郭先生有一个铜香炉,专家鉴定是明朝的,还是有一定的价值。不过,让专家感觉奇怪的是,原本是古货,这个铜香炉的外表却被刮得铮亮,一点铜锈都没有。“我爷爷不懂,觉得香炉脏,经常会用刀子在上面刮,想要把铜锈刮掉一点。”郭先生告诉专家。“以后可不能这么干了,文物就要有文物的样子啊!”专家说。
鉴宝·卖关子
进复赛60件“宝贝”
真真假假暂时保密
这次受邀过来鉴宝的,都是响当当的专家,如有专攻瓷器的丘小君、专攻字画的单国强、专攻青铜的窦一民,和擅长杂项宝物鉴定的蔡国声,还有南京文物鉴定专家。
专家们一落座,场下立即一阵躁动。有些收藏爱好者趁管理人员不注意,跑到专家的旁边,要求合影,俨然成了追星一族。
“价格就不说了”
鉴宝开始了,第一件送给丘小君鉴定的一个直壶。丘小君一看,眼睛就亮了,“民间果然有宝物!”丘小君鉴定后说,这是一件南宋的直壶。“那你说我这件瓷器应该值多少钱?”丘小君笑笑说:“价格就不说了,好好拿回去收藏吧,别碰坏了。”
除了瓷器之外,字画、青铜器也是昨天“斗宝”的重点。有来自战国的铜戈、郑板桥的手迹,还有东晋时期的酒瓶……这些都让专家直喊过瘾。
“自己照着看吧”
昨天,专家们的任务是,要从这近3000件宝贝中,挑选出60件宝贝上节目,最终,寻宝专家还要从入围藏品中各推荐一件宝物,成为候选的“民间国宝”,然后由南京市文物专家、社会名流组成评审团,对四件由专家推荐候选的“民间国宝”进行投票评定,最终确定一件最能反映江宁经济、文化、历史、民俗特色的宝物,成为江宁的“民间国宝”。
因此,在昨天的鉴宝现场,专家卖了许多关子。只要被选中上节目的宝贝,一律不说真假,谜底要在最后揭晓。
但还是有一些藏品,一看就是赝品。而记者在现场,也阅尽了藏家们的百态。有一位藏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卷字画,来到字画鉴定专家单国强的跟前。单国强徐徐展开画轴,上面赫然盖着郑板桥的章印。单国强没有说什么,而是拿出了身边的一本书,上面都是古代名人字画的印章真迹。单国强指着郑板桥的印章,让藏家自己对比。这一比,藏家自己都看出问题来了。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王先生说,之前他还以为是真品,都不知道该怎么保存,一直心存忐忑,现在知道是赝品之后,就直接拿回家挂墙上去了。
“没错,是古物”
李先生拿出来的是一个铜戈,“这肯定是战国时期的铜戈!”李先生指着上面的铜锈,信心满满。青铜专家窦一民看了一下,点了点头,“是古物!”这句话立即让李先生喜笑颜开,不过,窦一民接着话锋一转,“这是古人仿古的作品。”窦一民说,不过过了几百年,也算是文物了,还是有点收藏价值。
李先生听完,虽然有点失望,但想想,至少还算是个文物,便满足地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