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诗玛故乡刺绣“绣出”8000余人文化产业(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10-24 09:29   来源:新华网

图片资料

  阿诗玛故乡刺绣“绣出”8000余人文化产业

  金丝线,银丝线,藏进布里寻得见……美丽的“阿诗玛”穿针引线,在彝族撒尼人的布匹上绣出三弦花、八角花,一举俘获了“阿黑哥”的心……
  云南石林县阿着底村是传说中阿诗玛的故乡,她的动人故事仍在继续,她的刺绣手艺代代流传。阿着底刺绣真的源于阿诗玛?谁也说不清,但看得见的是:阿着底彝族挑花刺绣不仅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且已形成8000多人的产业效应,细细的金丝线、银丝线为撒尼人换来了真金白银,它们从著名的石林风景区出发,走向全国、跻身世界。
  会说就会唱,会走就会绣
  “我们石林撒尼女孩啊,会说就会唱,会走就会绣。”35岁的毕芳坐在自家的场院里,在一块大大的棉布上绣出图案工整、复杂精美的三弦花;这么大的作品,她一年要绣三五块。
  针是寻常针,线是金色、银色或五彩斑斓的毛线、丝线,刺绣手法却颇不寻常,针在布面上跳动,就像小小的飞鱼潜入水面又跃出水底。毕芳说,这可是阿着底撒尼女孩的绝技:挑花刺绣,讲究细密扎实,灵动精准。阿着底8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的女人都会这门绝技,它从数百年前就传承下来,女孩们记事起就能跟着外婆、妈妈、姑姑们绘图刺绣了;一张纸,一块布,一根针,想画什么画什么,想绣什么绣什么,看谁想出最精美的图案,看谁绣出最灿烂的杰作。2008年,它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阿着底的彝语含义为“美丽富饶的地方”,位于石林县城东南,距石林风景区仅30里之遥,传说中的阿诗玛就在这里诞生――也就在这个宁静的小村落,阿诗玛和大土司热不巴拉势不两立,与淳朴的阿黑倾心相爱;传说记载,阿诗玛“绣花包头头上戴,美丽的姑娘惹人爱,绣花围腰亮闪闪,小伙子看她看花了眼”;她能歌善舞,绣花、织麻无一不精,为追求真挚的爱情坚决和热不巴拉抗争,最终化为石峰凄然矗立……
  “都把我们石林撒尼女子称作阿诗玛,我们深感骄傲。挑花刺绣,应该是我们最像阿诗玛的地方了――做好刺绣,才是名副其实的阿诗玛,才能把这种骄傲世代延续下去。”毕芳说。
  普菲的“刺绣王国”
  仅满足于农闲时分的自娱自乐、自给自足还远远不够,上世纪90年代,一些阿着底妇女开始把自家的刺绣拿到石林风景区推销,深受游客青睐。
  但真正的产业商机在一个名叫普菲的阿着底撒尼女子手中打开。普菲很小就外出打工,做过保姆、卖过菠萝、捡过垃圾,后来以撒尼人能歌善舞的本领在广东组建了一支民族民间文艺队,穿梭于沿海城市巡回表演。让她吃惊的是,当地游客似乎对撒尼服装的兴趣超过了歌舞。“我琢磨,阿着底那么漂亮的刺绣,干嘛不能做大做强,让全世界都知道?它可是来自阿诗玛的故乡啊!”她解散了演出队,转身将阿着底的挑花刺绣有组织地销往广东;很快,阿着底周边的石林撒尼乡村上千名妇女参与进来,生意越做越大。
  普菲回顾,在沿海城市打开局面之后,2000年她毅然回村创办了“石林普氏民族民间刺绣产品加工厂”,先后在石林、南华、丘北等县举办了16期刺绣培训班,吸引了更多的彝族农村妇女参与创业;2005年,她牵头组建“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并出任会长,订单雪花似地飞来,阿着底刺绣开始远销东南亚、西欧、俄罗斯、日本、韩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每年创收440多万元,有力地支撑了少数民族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
  “我是协会理事,每月可根据自己的能力组织妇女加工几千件产品,一年下来,人均收入能有好几万元。”毕芳介绍,普菲的刺绣厂已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刺绣王国”――石林各个乡镇的彝族妇女来了,昆明、楚雄、红河、大理的彝族妇女也来了,她们利用闲暇作业,刺绣厂按件计酬;可根据订单精密加工,也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发挥。普菲让彝族人的钱包鼓了,名气大了,生活好了……2008年,普菲当选“全国十大杰出农民工”,这在云南尚属首次。
  “从前的阿诗玛因为刺绣赢得爱情,今天的阿诗玛要通过刺绣赢得世界。”普菲雄心勃勃,在阿着底村东头一座小山丘上,占地3200多平方米、高三层的普氏刺绣厂气势逼人,正俯瞰往昔,眺望未来。
  “阿诗玛”的苦恼
  在发展刺绣产业的过程中,普菲思考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将金丝线、银丝线转换为更切合当下的生活用品,拓展它的生存空间。“我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有的市场喜欢我们纯粹的土,也有的市场又要我们土洋结合,做出新时尚是阿着底刺绣必须面对的新的挑战。”
  阿着底刺绣距离“王国”的伟业也还有相当距离。“彝族妇女都是业余搞搞刺绣,还没有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链;面对越来越惨烈的市场竞争,我们还缺少人才、后劲和规模……”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一批价值2000多万元的订单无法销往俄罗斯,积压的存货至今还在处理,刺绣厂遭受巨大损失。一时间,各种债主、“朋友”纷纷找上门来,普菲和她的刺绣厂声誉、效益降至低谷。通过两年艰辛努力,刺绣厂终于缓过劲来了。
  她认为,民间民族文化资源在向现代市场资本转换过程中还有很多功课要做,阿着底刺绣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距离苏州刺绣那样的集产、供、销及硬件设施配备、衍生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刺绣产业群还有很大差距,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非常欠缺。
  “现在,我要求会员自己购买原料,不能再无偿提供了,要把风险分摊下去。”普菲说,乡村企业目前也非常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如抵押贷款、扶持资金等都要跟上来,否则靠企业单打独斗,太难!政府还应当多开辟一些会展渠道,让阿着底刺绣获得更多空间。
  文化产业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在剖析这一美丽产业时说,阿着底的“阿诗玛”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走出了一条辉煌的文化产业之路,它的影响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它所经历的艰辛和荣耀都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富民的要义,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传承模式变为可能。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阿诗玛故乡刺绣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马未都:细细品味乾隆御赐养老牌赏析[图] 马未都:细细品味乾隆御赐养老牌赏析[图] 巧夺天工!艺术家创作树叶雕刻(图) 巧夺天工!艺术家创作树叶雕刻(图) 北京容海2011秋拍在即(图) 北京容海2011秋拍在即(图) 北京永乐2011秋拍11月中旬登场(图) 北京永乐2011秋拍11月中旬登场(图) 向京:处境和异境(图) 向京:处境和异境(图) 2011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图) 2011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图) “关乎笔墨 “关乎笔墨 良辰美景”补萝庵藏关良戏画作品展在唐云艺术馆展出 吴冠中巅峰代表作《春风桃柳》亮相匡时秋拍(图) 吴冠中巅峰代表作《春风桃柳》亮相匡时秋拍(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