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尼雅:世界期待着再现神奇
http://www.socang.com   2011-09-19 09:55   来源:中国网
  自1990年夏天以来,在新华社的大力支持下,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项目部主任迪安的一手安排,我身背帐篷、睡袋、方便面和二锅头,穿过地中海、印度洋、阿拉伯沙漠,翻越帕米尔、天山、阿尔泰山、杭爱山,走完了丝绸之路的海上、草原、游牧和沙漠北道4条古代商道。但我心里清楚,丝绸之路上有一条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为艰难的路线对我来讲,还是空白,这就是“丝路”南道。我对迪安说,我一定要争取在一年之内,去地处沙漠深处的“丝路”南道走一趟。但如何准备这次远征,我心里一点谱儿都没有。说来也巧,一回到北京,就碰到《中国石油报》摄影记者林永健来新华社找我。他交给我一包他刚从塔克拉玛干沙漠拍回来的照片。照片的画面让我的心跳加快,这是一大片隐藏在大漠腹地的古代废墟:宅院、城墙、佛塔、羊圈、果园。在照片上,我还看到了一具早已成了“木乃伊”的金发女尸和几片从沙子里扒出来的佉卢文木简。林水健说,这就是100年来给国内外探险家和考古学家留下了无尽的悬念和疑问的尼雅废墟。  
  1901年,自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塔克拉玛干南部腹地、尼雅河下游发现了尼雅废墟后,尼雅几乎一夜之间成了国际探险家和考古学家梦寐的去处。斯坦因当年骑驼骆来到尼雅废墟,发现了40处遗址,并掠走了700件出土的佉卢文、汉文简牍和具有希腊风格的精美的木雕艺术品。这些盗自中国的珍贵文物至今还收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和新德里博物馆里。林水健说,国家文物局已批准由日本友人小岛康誉资助的中日考察队于1993年10月20日进入尼雅,对尼雅进行自斯坦因以来的最大的一次调查行动。于是,我就组织几位北京记者在10月20日前赶到尼雅的入口处——新疆民丰县城,随中日考察队进入尼雅。  
  走向大漠  
  10月18日,探险队的8名成员全部集结到了库尔勒,除了卓培荣、伊慧民、林永健、蒋敏和我,还包括塔里木油田沙漠办公室工程师肖照奎、司机于队长、沈师傅和小高。  
  38岁的肖照奎是塔里木石油勘探指挥部为我们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提供的向导,自1987年以来,他曾9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其中5次是徒步穿越。他一见到我,就大谈他在大漠中的经历。他说,1987年第一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时,自己带沙漠车、推土机和指南针(那时没有卫星定位仪)平均每天前进二三十公里。由于路不熟、没经验,第一次穿越共花了整整一个月。他说,这一次,他争取用三天时间,把我们带过大漠。  
  这天下午5时,3辆高大的绿色沙漠车从库尔勒市大街穿过,呼啸而去,把我们带上了探险的征途。  
  大漠心脏无生命  
  10月19日在肖塘招待所匆匆吃完早饭即出发,来到了塔里木河边。下午3时,我们走出了已完工的、平坦的136公里的沙漠公路。再往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沙丘,没有任何可以辨别的路。傍晚,我们抵达塔克拉玛干腹地的又一个驿站——塔一点。夜里10时,在翻过几座高大的沙岭后,我们抵达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最南端的驿站,这也是我们在沙漠腹地经过的最后一个驿站。  
  10月20日是我们与中日考察队在民丰汇合的日子,这一天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走出大漠,赶到民丰县城。  
  凌晨5时,除了钻井架上几盏灯外,四周沙丘一片漆黑,井架子周围的小水坑结了厚厚的一  
  层冰,我们穿上羊皮大衣,顾不上吃早饭,就登上沙漠车出发了。黄昏时节,我们爬上一座沙山,前方的沙丘突然变得平坦和开阔了。远处地平线上朦朦胧胧地涌起一层黑呼呼的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由一大片红柳组成的灌木林。穿过灌木林,眼前又出现一片金黄色的胡杨树林。出了胡杨林,我们看到一条拖拉机压出的车辙。此刻,大家终于相信,我们已经成功地横穿了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被称作“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如果从我们横穿沙漠的出发点肖塘算起,我们用2天的时间在大漠里走完了549公里的探险路线。两天横穿塔克拉玛干,这速度快得叫人难以置信!  
  里9点半,沙漠车驶入民丰县城,在一排平房前停了下来。这里就是中日尼雅考察队的临时住地——民丰县委招待所(对外叫民丰宾馆)。为了准备后天一早启程前往尼雅废墟的物品,两国30多名考察队员在院内忙于装车。启程日比原计划推迟了一天,这使我们长长地舒一口气,明天我们可以在民丰休整一天。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位身体瘦小、剃着光头,穿一双旧拖鞋,身着黑色和服的日本人走到我们跟前,一边鞠躬,一边用生硬的中国话说:“你好!你好!”考察队的翻译、旅日学者孙跃新博士向我介绍说,他就是为这次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外迄今最大的考古项目提供两亿日元的小岛康誉。小岛康誉是日本一位富有的珠宝商,同时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1982年他第一次来新疆,本意是来做宝石生意。生意没成,却因偶然的机会,迷上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先后为保护这个千佛洞集资了一亿多日元。近年来,他又出版了《丝绸之路的点与线》和《丝绸之路——新疆之行》等著作。几年前,他提出要为新疆最为迷人的古代遗址提供考察和保护经费。文物处的韩处长对包括搂兰在内的几十处沙漠古城进行了精心筛选,最后选择了尼雅这块宝地。  
  在尼雅的入口处  
  民丰是通往尼雅废墟最近的入口处,县城的所在地今天还叫“尼雅镇”。尼雅是民丰的老名字,300年前,大麻扎村的一部分居民循尼雅河往上游走,在这里落了户,成为今天的县城。而大麻扎人据说就是从尼雅废墟迁移出来的。民丰地处偏僻,当地人自称是“距离祖国首都北京最远的地方。”但偏僻的地理位置使民丰土著人至今还保留着古代多种文化影响的痕迹。民丰的姑娘虽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但个个身着时装,婷婷玉立、楚楚动人。白晰、细嫩的皮肤,黑浓的睫毛盖住美丽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显出一种维纳斯女神的风韵,使人更相信她们的身体里可能流淌着某些古代西域民族的血液。  
  在巴扎的一个杂贷铺里,42岁的老板买买提说,一千多年前,尼雅废墟那个地方有一个老国王、三千居民和三百个兵。那个地方还出土过国王用的金手杖。今天废墟里还埋着老国王的钱、宝石、玉器和金骆驼。他说:“我1972年曾随解放军测绘队到尼雅墟佛塔附近画图纸。但那时没人敢挖宝,挖一铲子,戴高帽游街,挖两铲子判为反革命分子。自那以后,当地人再也没人去过尼雅。骑骆驼去尼雅,单程要一个星期,而骆驼不喝水的极限只有一个星期,所以没人敢冒这个险。  
  在尼雅乡,我采访了一个名叫伊力的95岁的老人,据说他是民丰年纪最大的人。问他哪年出生的,他说,他爷爷告诉他,是麦子熟了那年生的。他记得5岁时,在巴扎上见到过一个买骆驼的欧洲人,此人可能就是从尼雅盗走大量宝物的英国人斯坦因。  
  老人说,他20岁时曾骑骆驼去过废墟寻宝,捡到过几块写有古怪文的木牍,因看不懂上面的字,就将其遗弃了。其实这种字与字之间无间隔、不用标点,字体弯曲,行款从右至左的横书文字就是佉卢文,至今在国际学术界仍是种极难破译的文字。  
  进入尼雅古城  
  我们在民丰用10个铁皮水桶装了7吨淡水、两麻袋白菜和萝卜、10箱馕、两桶汽油、两个煤气罐,又在巴扎上买了5只活羊,这些是60人的探险队在大漠里停留3个星期的必需品。此外,考察队除了自带一辆沙漠车外,又雇了26峰骆驼、3名驼工和10名维族民工。驼队早在5天前就出发了,预计和4辆沙漠车同天抵达尼雅。驼队的领班是一位头戴黑色皮毛帽的库尔班人。年约50岁的库尔班人说,90年前,斯坦因进尼雅时,雇的就是他爷爷的骆驼。  
  10月22日一早,考察队的队员、记者和民工分乘4辆沙漠车开往尼雅。  
  离开民丰县城,沙漠车沿着一条尘土飞扬、坑坑洼洼的牧羊小道,循尼雅河谷北行。  
  在尼雅河谷行驶了92公里后,尼雅河河水消失在越来越大的沙丘中了。在尼雅河终止的尾部有一个名叫卡巴克阿斯坎的小村子,村名的汉意是“胡杨树上吊着的葫芦”。葫芦是盛水的,它活活地画出了沙漠绿洲艰难生活的小景。  
  过卡巴克·阿尔斯汗村6公里,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大麻扎”。“麻扎”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圣徒墓”。据说,大麻扎埋葬着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外孙的侄子伊玛目·扎法尔。  
  大麻扎雄踞于一座沙山顶上,陵墓建筑深受萨满教和佛教的影响,沙山下,有为那位战死行知后裔修建的礼拜寺和不同时期的信徒墓葬。俯视山下,整个墓地被一片圣洁的金色胡杨林所拥抱。胡杨树梢上挂满了布条、羊皮,几位匍匐在地的老人,在默默地祈祷。没想到,曾被玄奘描述过的佛国遗址,今天变成了纪念另一宗教的圣地,每年都有许多来自国内外的穆斯林来这里朝拜。  
  大麻扎下有一个几户人家的小村子,这就是大麻扎村。村里有简陋但清洁的小屋式伊斯兰教寺院。大麻扎村是塔克拉玛干最深居的有人类之处,这里距尼雅废墟仅剩下35公里。从卡巴克阿斯坎村流下来的尼雅河水在此断流,村民的饮用水靠的是在干枯的河道上打的一口井。再往前走,可看到一大片稠密的、早已枯死的胡杨树原始森林和越来越高的沙丘,那便是被称作“死亡之海”的大漠。  
  我看到了尼雅!  
  出了古胡杨林,又翻了十几公里的沙丘后,眼前突然看到裸露在沙子表面的连片木桩。木桩是1500年前的房架和门框,门板和房屋的一半都埋在沙里,房架有的高出沙面2米左右,有的高出沙面3米以上。房屋的墙体是用芦苇、红柳等结编而成,内外敷泥。这里就是90年前斯坦因编号为NO3(尼雅3号)的遗址。我终于看到了朝思暮想的尼雅废墟。  
  尼雅废墟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海拔1250米,以北纬37度58分32.9秒、东经82度43分14.4秒的佛塔为中心,沿尼雅河尾部地带,呈细长形状南北展开,南北长20公里、7公里。当年清碧的尼雅河,如今成了一片荒凉的沙漠。沙丘周围,散布着佛塔、寺庙、城墙、宅院、水田、涝坝、羊圈、果园、篱笆等50多处古代遗迹。残缺的佛塔远远望去,像一座威严的人面狮身像凝视着这一片死寂。  
  经专家调查发现,佛塔为三层建筑,下二层呈正方形,上层呈圆桶形。整个塔身用土坯加泥砌成,外抹泥层。塔身的南部已坍塌,西面也遭破坏,最下两层被挖出一个大缺口,上层也被由顶至底挖空,似为盗宝者所为。在塔的东北面是几座长着红柳的大沙包。塔的四周沙丘下可能埋有当年的寺院。在塔的东西两面约10米处有用红柳编织而成栅栏,塔南面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散布着大量的红色陶片和人骨。  
  以佛塔为中心测距,作为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繁华重镇,尼雅佛塔距离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西安)2300公里,距丝绸之路东边的终点——奈良4600公里。  
  到了废墟,大家连夜把营地扎在离佛塔不远的一块平坦的沙地上。记者和考察队员分别住在十几顶红色塑料帐篷里,一顶绿色军用大棚作为烧饭和吃饭的临时膳房,一座洁白的六顶大帐篷里安装了4台计算机。废墟的考察采访生活是极其艰苦的。首先是缺水。10桶水是我们从100多公里外翻越无数沙丘拉过来的,我们在尼雅考察的3周里,不可能再有车专门出去拉水。大家除吃饭时可以喝点水外,谁也不准用水洗脸、洗手、刷牙、洗碗。吃完饭用细沙把碗一擦,筷子向沙子里蹭蹭就行了。  
  其次是温差大,尼雅夏天气温高达70摄氏度,冬季达到零下50摄氏度,春秋风沙遮天蔽日,唯有秋天为考古的黄金季节。我们在尼雅期间,白天零上30多度,夜里降至零下17度,放在帐篷里的矿泉水冻成了冰柱,到中午才化开,里面还留个冰芯。塑料帐篷一点也不遮寒。夜里我在塑料布上铺了两块麻袋片当褥子,身上一件衣服也不敢脱,就钻进睡袋,上面还要压上羊皮大衣和羽绒服保暖。废墟到处是干枯的胡杨树,但考察队规定,为保护废墟的生态原貌,严禁点篝火取暖和做饭(民工除外,因为他们没有煤气罐)。  
  在沙漠里,面临的另一大严峻问题是风。第一天夜里刮了一场大风,早上起来,风虽停了,但天昏地暗,整个营地似乎笼罩在浓雾中。其实,那不是雾,那是沙尘从天上往下降。这种天气对照相机最有危害,因为无数肉眼看不见的细沙粒直接往相机里钻。所以,我每次按完快门后,总是赶紧用一个塑料口袋把相机牢牢地套起来。由于细沙无孔不入,再加上大漠里绝对禁止把极其有限的饮用水用来洗脸,更不准洗身,因此,考察队严格限制女性跟随。但这次,我还是在考察队里看到了两位细皮嫩肉的姑娘。她们是一个日本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每天躲在离我们这些男人的帐篷远远的一顶洁白色帐篷里,据说,那里有一台计算机,小岛雇她俩来帮助考察队绘图。  
  每天清晨,每人带着两块干馕和两瓶矿泉水,以佛塔营地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勘查。有的乘沙漠车、有的骑骆驼、有的步行,在废墟里寻找文物和搞科学测量。最困难的是在沙漠里行走,两只脚踩进松软的细沙里,鞋里很快灌满了沙子,一上一下,走一步退半步,气喘吁吁。走不多远,就得坐在地上歇歇。我常常是脱掉鞋子,赤脚在沙子里走,那样感觉要轻松多了。但在刮风天,我还注意随身带几根细棍,插在我走过的脚印处,以防我往回走时,找不到脚印而迷失方向。晚上大家回到营地,喝碗热面汤,然后又钻进大帐篷里,报告一天的收获。  
  两千年前留下的谜  
  这次尼雅探险,共发现72处房屋遗址、三处城墙遗址、7处林荫树遗址、一座佛塔、一座古桥、一座寺庙遗址、8处墓地。此外,我们还看到成片的果园、整齐高大的桑树、茂密的葡萄架、引水渠、冶炼窑址、工艺作坊和古战场遗址等。  
  尼雅的房屋构木为架,编红柳为墙,内部三面设土炕,居中置火塘,屋前有凉棚,屋后为畜厩,旁有果木、葡萄园。城内发现一方形佛教寺庙,寺庙中部为土坛,四周绕以回廊,寺内出土一批塌毁在地的佛像和菩萨像残片。佛寺西北不远处有一建筑遗址,出土过多枚晋代简牍,其中有“秦始5年”(公元269年)的纪年。  
  考古学家通过对寺院的清理发现,尼雅的佛教寺院和塔克拉玛干大漠中发现的另外两座寺院:丹丹乌力克佛寺和安迪尔佛寺相似,都是殿内中间设佛坛。但尼雅寺的不同之处在于佛坛周围绕置小栏杆,佛寺内所出佛寺壁画残片和过去西域发现的其它寺院的壁画在风格和形象上都不同。“如果丝绸之路沙埋南路上的几处佛教遗迹从时间顺序上连缀起来,米兰最早,尼雅、丹丹乌力克和克里雅河流域的卡拉敦三座寺院其次,安迪尔寺院最晚。至于这些寺内发现的佛像属于什么风格,最好不要忙于用中原的朝代去评说。”北京大学著名的东方学教授宿白说。  
  宅院四周可见残骨累累,大部分为兽骨。有的宅院很大,墙面泥层上有彩绘的痕迹,像是贵族人家住的。有十多间房子,有过道、雕梁画柱的大厅、居室、壁炉、厨房、储藏室、畜厩,清晰可辨。有的房门半敞或全部敝开,好象主人没有出远门。在一个宅院的门厅里,立着一架木纺车,纺车上还挂着一团未织完的白色丝线,门板保存完好,纺纱女似乎是刚刚出门离开。  
  在那三五成群的宅院内外,还散落着大量的铜镜碎片、耳环、戒指、青铜制品、玛瑙珠、汉代五铢钱、木制门锁、刀子、箭头、玉器、毡子、毛毯残片、毛织线头等遗物。这里不知突然发生了什么灾难,人们仿佛逃亡匆匆,连随身必带的生活用品也来不及收拾。  
  羊圈里黑黑厚厚的羊粪看上去很新鲜,好象是头天夜里才排泄的。我们的司机沈师傅还装了一麻袋羊粪,想带回家养花,他要看看1000多年前的羊粪能养出什么样的花儿。  
  在废墟上,到处可拾到桃核、杏核、胡桃核,以及牛、羊、马、骆驼的兽骨和他们的粪便。遍地可拾到狩猎用的石球和红色陶罐瓦片。干枯的梨树、白杨、枣树、桑树、胡杨树和萄萄架,显示着一千六、七百年前这里是块生命繁茂的绿洲和花果之乡。  
  尼雅考察队这次最重要的发现是捡到了13具身穿麻布和丝绸裙衫的干尸和30块书写在胡杨树木板上的佉卢文文书。  
  考察队在佛塔附近的沙丘表面捡到8具尸骨,其中一具是完整的女性干尸。他们都是长头型、窄面、高鼻、眉结突出,20岁左右的年轻人。除两具身上和头上的毛发为黑色外,其余的皆为黄色或棕黄色。一具女尸身上还发现藏有一个羊毛编织的手包,包内装有一面铜镜和一把木梳,木梳上还挂着几根女主人生前留下的金黄色发丝。那具干尸未朽的面部似有弹性,眉毛很细,象是描的。  
  独木棺内的红衣少女  
  今天在尼雅,除了红柳和死胡杨树外,我们看不到一棵有生命的植物,遍地是黄沙。但是,从考察队发掘的古代遗存看,尼雅人从生到死都没有离开林木。  
  比如,尼雅人死后大都葬在木棺内。独木棺的式样有笔直的,有弯曲的,有粗有细。看来是根据死者的身体体形加工制作的。  
  在一处遗址,考察队发现一口棺材,棺材1米多长,由两个马槽焚扣而成。打开棺材,见一身着红色羊毛短裙、内穿丝绸衬衣的少女侧卧曲身在其中。她脖子上还戴着串珠,脑袋下垫着一个红颜色的丝绸枕头。这位打扮如此讲究的妙龄女子为何蜷曲葬在马槽之中,实在令人费解。更为人费解的是,在这名“红衣少女”的棺材下,我们意外的发现了由直径1米的胡杨树制做的另一口巨大的棺材。这种棺材摞棺材的现象实属罕见。这口大棺材里盛的是何人?有何宝物?至今还不得而知。  
  世界最早的独木桥  
  在尼雅遗址的东南方,我们看见了一座2000年前的独木桥,这令考察队的学者们十分兴奋。在尼雅兴盛时期,尼雅河上设置了许多木桥,为行人提供方便。由于岁月沧桑,昔日的木桥或为流沙掩埋,或为洪水冲倒,现在很难寻找到。  
  这座独木桥的桥墩是一根埋在河床的木桩,高度为3.87米。在木桩和桥身上没有发现钉卯,说明桥身是用绳索捆在木桩上,这种结构十分原始,不过对于单行人来说,是可以通行的。独木桥的桥身和木桩,都是胡杨树木,木质坚硬,至今基本完好无缺。  
  在独木桥的东西两岸,发现有汉代的民居遗址。这座小桥就是为了方便居民之间的往来而架设的。景爱教授据此推断,这座独木桥应是汉代的建筑物,距今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了。木桥很难保存下来,尼雅所保存的这座小桥,很可能是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现存历史最早的独木桥,它为研究桥梁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三国志》提供解疑线索  
  从人类学角度看,有的学者推测尼雅人是汉代活跃在西域的塞种人(白种人)。但也有人根据废墟中发现的希腊造型艺术的木雕和佉卢文木简,认为他们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力山大东征时留下的混血后代。  
  这次尼雅考察最重要的发现还有30块佉卢文木牍。其中13块木简是林永健在一间屋过道上的一个被打破的红陶罐子里发现的。佉卢文创立于公元前古波斯统治下的犍陀罗,是贵霜帝国的一种文字,公元2至4世纪流行于尼雅、楼兰、和田等地。新疆文物处处长韩翔说,贵霜帝国内乱后,贵族们带着一支军队逃亡到了尼雅。《三国志》里有一封诸葛亮写给文阿斗的奏书,里面记载了蜀国军队里收编了一支从贵霜帝国逃亡过来的部队。  
  战国时,这个地区高加索人种较多,但从这里的珠丝马迹看,秦王朝在这里的势力很大,文献记载少,是因为项羽火烧阿房宫时,把文献烧掉了。  
  那30块佉卢文木牍,是用黑墨书写在胡杨木板上的。部分封泥仍存,主人似乎将其处理完,甚至未及送发,即匆匆弃置一隅或存储于陶罐中。考察队学术领队王柄华研究员说,这些佉卢文可能记载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焦点问题。“从出土的汉文木简、佉卢文、汉镜、汉镞、汉锦、漆器、陶器等,都证明汉一晋时代,尼雅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中继站,水丰林茂、人烟稠密,农业、畜牧业、水利灌溉、林业、毛纺、皮革、冶炼、木器、陶器等发达。更为重要的是,在尼雅,人们同时看到了西亚的玻璃器、希腊风格的艺术、健陀罗的装饰图案、印度的棉织物、黄河流域的锦绢漆器、铜镜、纸片等,表现了尼雅作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点上的一个绿洲王国特有的风貌。”  
  难怪许多学者说,尼雅是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和古波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在地球上的一个罕见的交汇点。  
  长达3周的尼雅考察就要结束了,但考察中发现的疑问比要解答的问题还要多。  
  我曾问韩翔,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量、吃这么大的苦去发掘尼雅?  
  这位曾多次参加过楼兰古城调查的新疆文物处处长说,消失在沙漠中的古城有好几座,如楼兰、尼雅、丹丹勿力克等。但最令人神往和最富浪漫色彩的却是尼雅。这一是因为尼雅几乎完全被沙漠埋没了,自斯坦因以来几乎没有人对其进行过正式的考古发掘,是保留最完整的古代遗迹。而楼兰地处戈壁,延伸入沙漠仅18公里,近代和现代无数人进入楼兰,文物遗失严重。三是因为尼雅最有力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有人认为,尼雅的废弃是由于环境生态恶化、尼雅河下游干枯造成的。但探险家沿着尼雅河往上游走,却一直没有找到集体人类文明迁徒之后的延续遗存。这支古代文明是彻底毁灭了,还是远走他乡?  
  “尼雅住宅周围不少都有巨树环绕,树干粗大至一人不能合抱,果园中林木整齐。桑树排列整齐,不少为数十年之巨桑。住处附近,从堆积的淤泥看,有水塘的痕迹。尼雅在这样好的生存环境中,很难断定尼雅河突然断流,导致尼雅王国覆灭的结论。在尼雅房屋内发现的许多简牍文书还未及开封、堆放整齐、覆盖完好,主人看上去离开得十分匆忙,他们把文书档案放好、盖好,是希望稍后还可以回来进行处理。他们的离家出走,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他们认为自己是还会回来的。如果是因为水流改变、气候变化,导致绿洲放弃,应该是一个缓慢的有组织撒离的过程,不会连公文简牍都来不及处理。”  
  考古学家从已解读的尼雅出土的部分佉卢文木简发现了这样惊人的词句:“有来自苏比士人之危险,汝不得疏忽,其他边防哨兵,应迅速派遣来此”,“现此处听说,苏比士人在四月间突然向且末袭来”,“现有人带来关于苏比士进攻之重要消息”,“苏比士人从候处将携走”,“苏比士人曾抢走彼之名菩达罗之奴隶一名”,“余已由此派出探子一名,前去警戒苏比士人”,“现来自且末之消息说,有来自苏比士之危险,命令信现已达到,兵士必须开赴,不管有多少军队”。这些似乎是一个大人物给尼雅国王发出的令人感到惶惶不可终日的命令。有人说,尼雅发现的所有佉卢文都是接受命令的文字,没有发出命令的文字,所以应该有一座发出命令的都城。我们在这次探险中,仅看到72座房屋,但考古学家相信,尼雅城至少应有500座房屋。但是,这座城市在哪里?尼雅王国的王宫在哪里?老国王的金骆驼和他美丽的女儿们又埋在哪里?而尼雅人特别恐惧的苏比士人是什么人?尼雅的终结究竟是人类自己毁灭自己?还是大自然的惩罚?  
  小岛康誉满怀信心地说,他将来还会资助我们的科学工作者再次深入大漠,返回尼雅,查清楚1500年前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尼雅的最后大发现  
  1995年10月13日是中日尼雅考察队第7次进入这个神秘的沙埋荒城的第11天。考察队员乘坐沙漠车,离开佛塔下的营地,开始了又一天的搜寻和探查作业。  
  当沙漠车加大马力,冲上一个大沙包后,开始减慢速度时,站在沙漠车上的考古学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船形棺木的一角伸出了沙子的表面,而且还有几根长短不的一的箭簇露出了沙面。考古学家叫司机立刻停车,至少有8座古墓。他们决定回营地做充分物质和人力准备,第二天回到此处进行抢救性发掘。  
  第二天一早,中日尼雅考察队的中方学术队长、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柄华研究员把测量员、绘图员、文物摄影师和发掘的维族民工一道叫上了沙漠车。车停在墓地前,大家开始了发掘工作,一口棺木、两口棺木,当挖到三号棺木时,考古学家发现这口棺木很特别,棺木上盖着芦苇、绣毡、彩毯等物。  
  发掘人员按照考古秩序,一步步地进行着。当清理完棺材盖子,准备开棺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当棺木盖子起到5厘米,还有没有超过棺材的四角立柱时,新疆考古所副所长于志勇趴下往里一看,脱口惊呼:“哎呀,太棒啦!”这一呼使起棺盖的人更起劲了。他们把棺材盖轻轻地安放在棺材的一旁,棺木里的景象完全展现给在场的人,看上去已成“木乃伊”有高加索人种特点的一对男女,合盖一床色彩斑斓的锦被,安祥地躺在棺内。  
  发掘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覆盖在丝锦上的沙土清理干净,锦被上露出了连续的“王侯合婚,千秋万岁,宜子孙”小纂汉字和纹祥。  
  日方队长头剃光头、脚穿布鞋、身穿青色袈裟的日本僧侣小岛康誉、中方队长新疆文化厅文物处长岳峰和在场的其他考察队员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连声高呼“万岁,万岁!”“这是首次在沙埋王国尼雅发现上层统治者的墓葬,这是尼雅被发现近百年来的最大的考古发现。”小岛动情地说。  
  躺在左边的男子穿锦袍、锦裤、丝绸短袄、绸衣、绣鞋,头戴绸面丝锦凤帽,身旁随置生前长期穿着的锦袄、强弓、箭杆、簇等。腰带上配置的刀鞘、束发锦袋和箭囊中装置的箭杆、镞等,完好如初。  
  躺在右边的女子着锦袍绣鞋、长袍广袖。她身穿的通幅大花锦袍上展现出虎、蛇、舞人、龙狮、鹿、豹、马、孔雀等大花图案。女子头上戴的丝锦凤帽上还扎系着一条纹饰艳丽的几何纹带,耳垂串珠、金叶,配以红色料珠项链。身旁随葬着白绸披风,穿素裙白领衫和她生前使用过的梳篦、化妆品、陶罐、首饰和一面龙纹铜镜。铜镜置于一锦袋之中,铜镜仍然光照人。梳篦、化妆品及针线等物,均置于一漆盒内。陶罐上书有汉文墨书“王”字,字迹清晰。  
  发掘人员接下去又打开了8号棺木,在棺木内,考古学家发现一位男子,身旁有配弓、圆筒形箭囊和绘彩箭杆,强弓仍然有弹性,箭囊里保存着完好无损的箭。随葬木盘内,置有风干的羊腿、小刀、糜谷饼、梨、葡萄等物。棺木上层发现一色彩艳丽的锦袋,上面有篆书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汉书·天文志》中有“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利中国”句子,《晋书·天文志》中有“五星分天之中,中国利”的文字记录。“尼雅这次大发现揭示了汉、晋时期尼雅与中原王朝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中方队长岳峰说。  
  考古学家在棺木内发现来自中原的丝锦十余种,绝大多数是过去未见过的新品种,幅边完整,色泽如新,不易保存的黄、绿等色也都保持完好。令人兴奋的是,尼雅出土的锦与丝绸之路上的另一沙埋古城楼兰在风格上、工艺上、甚至时间上相近,甚至相同。尼雅出土的锦与著名的楼兰美女身上的锦相近。此外,楼兰和尼雅出土的汉文文书都有秦始纪年,说明这两座神秘的古城直到3世纪还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令国际学术界最为震惊的是,这个发掘现场简直就象是敦煌莫高窟第98号窟壁画所描绘的于阗国的国王和王后。  
  敦煌莫高窟第98号窟分别绘有《于阗国王李圣天供养像》和《于阗国王后供养像》。在国王画像中,于阗国王头戴冕族,身穿龙袍,和汉家天子无从分别。高居诲出使于阗以后,曾记其见闻说:“圣天衣冠如中国”。在王后画像中,于阗王后曹氏,头戴凤冠,顶戴碧玉珠,身穿紫褐色大袖裙襦、肩披轻纱,足踩毡毯,手捧熏炉。身后侍从抱箭囊、弓袋、捧酒壶供物等。装饰物多绿宝石,是于阗多宝玉之特点。尼雅紧挨于阗,在历史上曾经是于阗国的一部分,这次发现与敦煌莫高窟的这两幅供养人的画有何联系?  
  另一方面,考古人员在尼雅的锦上发现了2个高鼻穿窄袖短袄的胡人形象。棺木主人脚上穿的毛织鞋配饰的是来自西亚的蜻蜒眼料珠。这反映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况。特别是那些丝织物,使我大开眼界。人、动物、几何纹和瑞兽云气纹饰的锦同出一棺。这是前所未见的,”王柄华说。  
  这天夜里,小岛康誉这位僧侣一人走到当年唐玄奘烧过香的佛塔下。他盘腿坐在月光下,思维万千,激动得不想回帐篷睡觉。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考古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上海艺术博览会助推青年艺术家(图) 上海艺术博览会助推青年艺术家(图) 香港蘇富比将于10月4日举行中国书画秋季拍卖会(图) 香港蘇富比将于10月4日举行中国书画秋季拍卖会(图) 中翰清花秋拍成交量涨了两倍(图) 中翰清花秋拍成交量涨了两倍(图) “盛世水墨 “盛世水墨 相约金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暨中国画邀请展即将开幕(组图) 明成化杂彩瓷器鉴藏浅说(图) 明成化杂彩瓷器鉴藏浅说(图) 中国名家书画收藏展举行(图) 中国名家书画收藏展举行(图) 墨无成规 墨无成规 文化有根 2011上海艺术博览会现场 2011上海艺术博览会现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