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住你的位置
想卖画,最好要懂买画的心
我有个从政的朋友,某阵子不太顺遂,他去算命,算命师问他:“你家里书桌后面是不是有一张画,里面有人背对着你?”他一想,家里真的有这么一幅画,虽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名家所画,但画中四人都背对着看画的人。算命完,那幅画就被运走了。接着我这朋友就积极寻求一幅有山的画,也就是座位背后最好靠着一座山,代表有“靠山”。
这个故事传出来之后,我想一下自己买的那些画,有背影的画作起码有四五张。对中国人来说,不管画得再怎么好看,都会联想到“背”(运气不好)。但是外国人对于背影这种画面,一点疙瘩也没有,他们没有“背”字谐音运气很背的联想,也没有靠山这个想法,所以就不认为座位背后要放一座山。可是在台湾,去参观很多商界跟政界人士的办公室,他们座位后面都放着画山的图画,可见这种画一定很有市场。
事实上,西方经典艺术品中,呈现背影的名作还真不少,你若有幸得到其中任何一幅,那是一辈子都花不尽的财富,怎么可能会“背”呀!
你的个人喜好是挑选艺术品的关键之一,而品位当然也会因为地域、文化有所不同。譬如号称史上最贵的当代艺术品,是英国艺术家达明安· 赫斯特做的、价值接近八亿人民币的钻石骷髅头。但是对于传统的人来说,应该多少会排斥将骷髅头放在家里,更不用说要花几亿元买下来了。
一看就知道来头的,最受爱炫者欢迎
提到当代摄影艺术的时候,一定会提到辛迪· 雪曼 ,你去翻任何一本讲当代摄影的书,一定会提到她的摄影作品,她不断把自己扮成历史或文学中不同的在性别角色上有含义的人物,然后拍照。有时候扮童话主角,有时候扮特定阶级,有时候扮家庭主妇,有时候扮电影明星。
东方买家看她的照片,可能会觉得不舒服,易容得不是那么好,鼻子怪怪的,脸颊肿得很假。我们不知道她扮家庭主妇代表什么,不知道那可能是美国杂志内促销广告的典型受害者。当代艺术里面的信息愈复杂,文化隔阂就会愈多;不像是日本摄影大师杉本博司 拍佛像、拍海、拍空寂,可以让东方收藏家容易投入。况且,辛迪· 雪曼是一个非常女性主义、讲究女权的艺术家,也许男收藏家未必认同她要传达的信息。然而当她的作品变成某种程度的经典,那么一位讲究收藏系统、有学术企图心的收藏家,就会抛开个人喜好,乖乖买进雪曼的摄影,追求收藏的完整有序。
有一位韩国收藏家很喜欢曾梵志的画,他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陆续买了四到五张挂在家里。但是他妈妈不能认同家里挂着这么多冷漠苍白的戴着面具的脸,这批曾梵志画作就被母亲大人取下来丢到仓库去。一直到曾梵志的作品件件不断拍出天价,他妈妈才想起家里仓库好像有类似的东西,于是毫不犹豫地拿出最大的一张,挂在客厅的墙上。这时候,这位妈妈已经把她的喜好丢到一边去,因为这时候这些画作变成了可炫耀的奢侈品。另外,像陈冠宇热爱的电影《 钢铁侠 》一开头,男主角在床上醒来的时候,美丽的女助理进门问他:“伦敦的画廊问你还要不要买那张杰克森· 波洛克?”杰克森·波洛克是美国著名的大师,作品要上千万美金。结果睡眼惺忪的男主角回答:“我需要,赶快买下来放到仓库去。”堂堂钢铁侠大军火商,什么没有?却仍然“需要”一张波洛克的画!因为名画是身份的证明,这时也不必问个人喜好了。
买卖未来趋势,得让品位跟上时代
陈冠宇提醒:大家都已耳熟能详的热门作品,价格已经上涨到一个程度。如果要投资,则要判断它的未来价值,现在的热门,并不见得是未来的热门!真正有眼光的人,能够试着眺望几年后的市场喜好,才有办法提早进场买画,这跟所有投资道理是一样的。
有个台湾收藏家,买了十几年的画,他的小孩早已上了大学,他就说:“我从今天起将买画的决定权交给小孩。”他不想再用自己的眼光去找下一代的明星艺术家,而是依据儿子的眼光来挑选,他判断儿子的眼光更贴近未来富豪的口味。果然,他小孩从大学到研究所那几年替他挑画的结果,准确率非常高,这是一个很有胆识的实验。
来自陈冠宇的提醒
拨小部分钱练胆子、练眼力
我建议在购买艺术品的过程中,你可以从投资出发,跟着大家走,但这很无趣,也永远培养不出自己的眼光。所以我也建议你至少能拨出一部分的金额,用来买自己真心喜欢的作品,用来考验自己的眼光,看看能不能从还没被市场追捧、价格还低的作品中挑到宝。只要你的功课做对,大方向抓稳,这些因为喜好而买的作品应该报酬率也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