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杨门徒:牙雕大师李春珂
http://www.socang.com   2011-07-29 10:50   来源:理财一周报
  理财一周报记者 陆斯嘉 发自北京

  南朝谢赫在著作《画品》中提出“六法”的绘画理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自“六法”论提出,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时期,后代画家以此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

  1968年,19岁的李春珂向素有“花杨”之称的京城牙雕前辈杨士俊拜师时,师傅先将《画品》赠与徒弟。“六法”遂成为李春珂一生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他在不同人生阶段试将绘画的妙法融入象牙雕刻之中。

  当您静心观赏李春珂近年的象牙作品,一种宋代雅韵飘然入目。雕工去繁存简,线条流畅,李春珂力图将现代审美意趣融入古典作品风格的李春珂,在“似与不似”之间琢磨了快50年,终将“气韵生动”之古法呈现于一凿一铲潜心而制的象牙艺术品中。

  “简练”而“气韵生动”

  在位于北京朝阳区百子湾路的工作室,李春珂向记者展示了一件高15厘米的《小太子佛》牙雕。小释迦牟尼佛右手手指指天、左手食指指地,肉肉的手臂略略弯曲又力道十足,配上笑弯的双眼、咧开的嘴、敦实的小胸膛,一副世界唯我独尊的傲气劲儿,从小小的身体上撑了出来。

  这尊《小太子佛》是中国造币总公司为2012年浴佛节而定制的108尊小金佛的模型。为了准确表现佛态,李春珂与北京法源寺的僧侣、艺术研究院专家几次研究,推翻了前两件成品,改变了小佛的法式、笑脸、手部、眉毛、胸膛等细节处理。

  当第二件小佛和第三件最终成品小佛一齐摆在眼前的时候,只能用“活”来形容后一件,而被雕“活”了佛身毫不复杂,看似只用了轻巧的几铲。有几分遗憾的是,在浴佛节亮相前,记者不能为这尊傲劲十足的小释迦牟尼留影。

  相比过去所见的雕工精细、细节繁密的象牙艺术品,李春珂的作品可谓异常 “简练”。许多初次接触的人不禁发出“太简单了,没工啊”、“这有何难,谁都能干”的质疑。

  他的牙雕,妙就在此。“简练”而不“简单”,去掉多余的修饰,留下的是“味儿”,文化的味儿。“好的作品一定是耐看的,越看越有意思,越喜欢,看得出内容。为什么绘画要留白?因为虚实相生。一件艺术品自己会诉说,所诉正是作者内心感受、文化内涵,还有社会的背景。”李春珂希望达到的便是抽离一切会影响感知的杂碎,留下一个简洁的造型,让人过目即见生动的气韵。

  “学手艺像掷石子的抛物线”

  李春珂牙雕的简练之美,并不是一开始便有的,而是在近20年的积累和思索中自觉形成的。

  与共和国同龄的李春珂,1964年初中毕业后由于一场病耽误了当年的中考,从小喜爱绘画的他听说北京象牙雕刻厂招学徒又包工作,便去应试了。15岁的他从此与牙雕结缘。

  三年学徒期,牙雕厂采取“六二制”培训法。每天6小时做工,2小时画画。刚上手做工时,学徒们先学做工具,磨凿子、磨锉刀,两周后开始熟悉象牙料,做点象形的小物件。

  进厂学徒两年后,“文革”开始。出身不“红”的李春珂政治上不被重视,“不用造反,就踏踏实实做点活儿。”他先后师从牙雕花卉大师杨士俊、擅长人物的大师孙森。技术日渐成熟的李春珂在孙森的带领下,制作了大型组件牙雕《唐王游月宫》、《八十七神仙图》,并独立创作出《化蝶》、《嫦娥奔月》、《思凡》、《麻姑献寿》、《棋乐无穷》等牙雕作品。

  但李春珂隐隐觉得,“学手艺像掷石子的抛物线,刚学的时候每天都有进步,快速上蹿,但到一定阶段,就蹿不动了。关键点迈不过去,上不了层次便会掉下来。”思索中的李春珂这时想到了“花杨”师傅赠送的《画品》,更理解求道书本才有黄金屋的真谛。

  于是,他遍览古代绘画、近代书画、各门类工艺美术之精华,向八大山人朱耷学“神态”、向宋代画家梁凯学“减笔人物画”和泼墨、向赵孟頫学“赵楷”和写意,并反复琢磨谢赫的“气韵生动”、“经营位置”的古法。渐渐的,李春珂感到,与西方写实艺术相比,中国的艺术精粹在于写意。文学、绘画、雕刻,都追求意境之美。雕刻如果走上写实道路,杂碎越多就越显匠气,一眼到底,意境全无。

  上世纪90年代起,李春珂开始追求牙雕艺术之变,尝试清水出芙蓉的意境。

  “墙外开花,墙内不香”

  李春珂说,刚开始形成自己风格时,十分苦恼。既不能全然搬出古人的风格,又不能一味迎合现代的潮流,在简洁中寻求现代的审美。领导、同事和朋友都不能理解这种转变,指责他“活越做越少了”。

  但认准了艺术道路的李春珂绝不回头,埋首书本又举头观今人的他深深自省,必须坚持尊重艺术的历史,不向市场妥协。

  “人类审美的最低标准一定是艳俗的,就是让人看着眼花缭乱。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就是这番道理。就作品而言,过分张扬的往往艺术性弱。一味迎合市场发展的作品只能是商品,永远成不了艺术品。对于古已有之的宫廷艺术牙雕,无论怎么变,都不能忘记文化的本源,只有保持艺术的尊严,才能保持艺术的魅力。”

  在探索艺术风格的那些年,李春珂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充实自己。1983年,他与全国30多位青年骨干赴西安西北大学汉唐艺术学习班进修了6个月。当时,西安各个博物馆都对他们开放,想看什么作品,仓库管理人员就摆出什么作品。李春珂亲手触摸了许多文物,细细琢磨古人的韵味。

  学习和采风越发坚定了李春珂对古典气韵的传承之心,尽管这条道上形单影只,乏人喝彩。直到2003年,时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指着几件作品说“这是美的”,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李春珂作品散发的古典气质。但即便墙外已经香了的李式牙雕,在牙雕厂里“还是不香”。厂里的同事不理解他的作品,但牙雕厂也不拦着他自做自的。

  “经营位置”,《韩熙载夜宴图》

  2000年,51岁的李春珂盼来此生所做的最长的1.8米象牙。18年前,没有资格从牙雕厂领到如此稀罕象牙料的他曾用牛骨雕了一幅《韩熙载夜宴图》。心中念想着用牙雕表现这件古典名画的李春珂一头扎进了对作品的思索中。

  《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传世名作。原画全长335.5厘米,宽28.7厘米。画卷直象牙弯,画面宽窄一致而牙料粗细不一,画为平面而雕为立体,这些难题一开始就摆在创作者面前。不仅如此,这根象牙料摆放了30年,象牙上裂纹处处,行家称其为“笑”。看着许多的“笑”,李春珂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设计图稿的半年中,他每天琢磨着如何经营画面中10多个人物46次反复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并与画面中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5个情节呼应。他先设计了一个方案,但对照原作发现雕刻时会产生视觉变形。看画,尤其是长卷,不是人动,就是画动;看牙雕,则是在一个视点上。在牙雕上表现原作,人物场景的疏密关系要重新安排,原作人物须聚散得当。李春珂三次调整人物大小的比例关系。新的方案从一个视点出发设计画面,既不破坏原作的结构,场景看起来又集中,人物大小比例协调。

  除了画面位置的经营,对主人公韩熙载的刻画是另一大难题。韩熙载是南唐重臣,来自北方,曾有收复中原的雄心,但受到南方派系的排挤和后主李煜的猜疑,难施抱负,心情沉郁。他看透了南唐政治的腐朽和“国事日非”的前景。尽管李煜也想重用他,韩终不肯出,借沉溺于声色明哲自保。李煜得知其“多好声伎,专为夜宴,宾客糅杂”,便命画家顾闳中到韩熙载家暗中窥视。凭借记忆,顾闳中抓住韩熙载复杂的内心世界,把夜宴的场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

  李春珂读透顾闳中的用笔,雕刻时直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听乐”一节,韩熙载坐在床上,眼睛看着教坊副使李家明的妹妹弹着胡琴,心神早已离琴而去。是琴声勾起了他的什么心事,不得而知,却让人能够感到,他的忧郁沉闷、大志难抒和轻松背后的沉重……

  凿铲复凿铲,经过两度寒暑这件象牙上的《韩熙载夜宴图》终于完成,而为了使30年的老象牙不再开裂,数九寒冬时李春珂也在不开暖气的屋子里挨冻工作。

  2002年10月,由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中国文物学会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将这件作品认定为珍品,并给出这样的评估意见:“作者为发挥柔润的牙料质地之美感,并弘扬民族文化,运用简练的明式雕刻手法,以表现人物神态细腻传神,打破了以往常规模式,别出心裁,匠心独运,注重整体效果和画面韵味,在艺术上、技术上获得了空前成功。”

  10年前,这根1.8米的象牙料价格为30多万元,在李春珂的手中被赋予了艺术生命后的牙雕作品,经专家估值,达到600万元的价值。当年的600万元,对多年艰难维系经营的北京牙雕厂来说是一笔巨大财富。但无论是李春珂还是牙雕厂都没有选择出售这件作品而是将其保存了起来。

  而今,这件象牙《韩熙载夜宴图》仍收藏于北京牙雕厂。

  3道工序,铲活最重要

  凿活:“凿活”包括牙雕的选料和设计。象牙本身非常贵重,故要求设计师根据象牙的长短、粗细、色泽设计图案,充分利用每一寸牙料。

  铲活:牙雕中的行话“铲活”也就是雕刻,是象牙制作中最重要的一步。牙雕重神韵,高超的铲活不仅能塑造完整细腻的造型,更可将人物、动物的神态和丰韵展现出来。另外,由于象牙在保存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所以工艺师还要灵活巧妙地利用这些裂纹,使雕刻与材料融为一体。

  磨活:“磨活”是牙雕的最后一道工序,采用天然的“搓草”和“光叶”打磨。利用这些叶子本身细细的纹路既可还原象牙本身的晶莹润泽,又不会损坏象牙。另外,彩色牙雕还要经过“染色”,以前染色均用“石色”,也就是天然的颜料,现在有些用化学颜料。

  记者手记

  无言但尽在手中

  李春珂大师的姿态,如同他手中的牙雕作品一般,很是简洁,毫不张扬,是记者所见大师中较不善言辞的一位。同他的交流,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他与自己的艺术理论频频对话。

  在他心中,牙雕艺术有三美。其一为材质美,一件好的作品,必须在细节变化中体现出原材料的质地美,甚至用“借”的手法避开材质的缺陷;其二为内涵美,无论做什么题材,首先不能脱离传统文化,“气韵生动”不仅是绘画的至高境界,同样适用于工艺美术;其三为刀法美,刀法即手艺,而手艺与作者的内心感受和艺术修养密不可分,只有眼高才能手高,学习古人的绝学,把功夫用到工艺之外,提高艺术修养才能滋养手艺。

  在工作桌边,记者看到一套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印制的《怀旧雅物》丛书,翻开一卷“苏州折扇”,李春珂便能把他对竹制艺术的感知悠悠述来。

  现年62岁的他,对退休后自由的创作状态很满足,一边琢磨着新的作品,一边将攒下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徒。在李春珂的工作室,记者见到毕业于中央美院的硕士生、本科生,每天下午李老师会安排1小时理论学习,授课和观看教学光盘交替进行。

  齐白石的一句“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是李春珂与学生们经常谈起的。而对“似与不似”的拿捏,是可意会难言表的感受,只能在积年的雕刻中慢慢领悟、展现。

  市场动态

  2010年12月9日,北京古天一拍卖公司拍出一件明代象牙雕观音像,以1792万元天价创造了亚洲地区象牙雕刻艺术品拍卖纪录。据了解,国内象牙料价格约在50元/克,即一公斤价格约5万元。

  2011年5月,浙江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贺善达曾表示,最近几年来,由于一些游资不断涌进艺术品市场,书画、瓷杂、玉器、红木、家具等价值倍增,而象牙收藏却一直处于低谷,估计下一轮就将轮到象牙了。大件的象牙雕作品价格,正在以每年15%的增幅吸引人们的投资,估计这个幅度还将继续增大。

  (来源 信报)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牙雕大师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首展开幕式在无锡灵山举行(图) 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首展开幕式在无锡灵山举行(图) 清代加彩紫砂壶赏析(图) 清代加彩紫砂壶赏析(图) 匡时夏拍力推日本回流私人美术馆藏精品书画(图) 匡时夏拍力推日本回流私人美术馆藏精品书画(图) 2011首届牡丹江镜泊湖国际公共艺术节征稿启事(图) 2011首届牡丹江镜泊湖国际公共艺术节征稿启事(图) 佳士得宣布全球艺术品成交总额达32亿美元(图) 佳士得宣布全球艺术品成交总额达32亿美元(图) 与名家面对面——美术报名家工作室面试进行时(图集) 与名家面对面——美术报名家工作室面试进行时(图集) 香港书展虽亏损但最有文化(图) 香港书展虽亏损但最有文化(图) 小众收藏品行情火热 小众收藏品行情火热 坐具镇纸成拍场黑马(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