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欧洲时报》社长 张晓贝
主持人:中西文化交流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需要突围的困境,比如,今天中国的文化形象仍不是那么清晰,中西方文化交流并不完全平等,同时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也时有发生。这也启发我们,文化交流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信心、耐心和恒心。法国《欧洲时报》社长张晓贝对此深有感触,欢迎他演讲!
中西文化的交流存在严重的不对等,内因是主要的。中国作为泱泱大国,其文化5000年来从未间断,可谓世界古文明中的特例。中国人一直为我们具有深厚丰富底蕴的文化和独特的文明而引以为豪。
西方文化相比我们的中华文化,历史要短暂得多。我们中国人往往觉得西方文化无论多灿烂光辉,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无法与中华文化相提并论。但是我们很多国人都疏忽了一个重要问题:随着200多年的历史变迁,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衰落往往视而不见,有时甚至推波助澜。这种自我文化否定,导致了西方中心论、西方文化优越论。中国知识分子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研究西方,而西方则是抱着挑剔批评的态度看待中国。
从近代开始,随着西方列强的崛起,西方人受中国、特别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其实很小。西方因财大气粗和科学技术发达,不仅掌握了国际规则,也牢牢掌握了舆论话语权,西方的文化和文明成了不少国家学习的楷模。
仅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例,几乎全是西方艺术的复制,而中国艺术从未走进西方艺术的核心。在法国当代艺术上有赵无极、朱德群,文学上有程抱一,他们都是中国人融入西方的典范,而现代中国很难找出一个西方融入中国文化并达到相当文化艺术造诣的赵无极、朱德群和程抱一。现在中国艺术品在西方的拍卖市场上很火,但细细观察,大多数时候都是中国人自己在玩,西方借机忽悠而大发其财。圆明园兽首拍卖就是典型一例。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国对西方文化的研究很深入,而西方还停滞定格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代。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多是通过西方早已存在的中国古代典籍的译本和介绍中国的著作,大多为当年传教士所著所译。这就成了现在准确介绍中国、与中国对话的巨大障碍。
掌握介绍中国话语权的很多专家不“专”,而且相当不公正、不客观。现在即使所谓的很多“中国通”,对中国的了解也很有限,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像法国弗朗索瓦·于连,被称为精通汉学的当代哲学家,可是他在讲解《诗经》时,完全是字对字的翻译,然后加以联想,其实与原文的本意相差甚远,而他把他的理解归结为中国古代思想。美国著名畅销小说评论家阿尔·蒂尔对金庸又是如何理解的呢?这里节录一段他的有关评价:“金庸先生是一位学者,确切地说,应称为查教授,在中国等地一直以其十几部畅销小说闻名。他的小说,专门反映中国举世闻名的格斗术的历史。同西方一样,中国的格斗家使用各种各样的兵器,虽然与西方人所使用的兵器不尽相同。然而,从查教授的小说中可以看出一个重要的不同:当不使用兵器的时候,中国的格斗家主要是用手掌,而不是用拳头。 ”再看看他对金庸作品的解释——《天龙八部》:商量了对男女之情的集中看法。
这些解释都与书的主题相差甚远。 “专家不专”到如此程度,何况一般民众呢?更不要说很多所谓的“中国通”,往往是意识形态当头、政治挂帅,很多人实际上已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障碍。原因很简单,除了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不同,关键是他们不愿放弃“说明中国”的专家垄断权,更不愿意面对和承认他们在这个领域已经犯下太多错误。
而以上两种情况,不会很快发生变化,所以我们的文化推广要有耐心,要坚持不懈。
此外,语言隔阂也是客观存在的巨大障碍,西方的“中国通”受语言的局限性,大多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止于皮毛。而中国文化与语言的渊源很深。所以,西方对中国的研究难以真正地深入。西方群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只能盲人摸象。
现在中国在海外推广汉语,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值得中国投巨资持久推广下去。千万不要因为初期多花了一些钱,西方也有批评的舆论,就认为是在乱花钱。其实这种投资是在给文化推广打基础,也最容易让西方人接受。十年、二十年之后,再回头审视,就会发现它的巨大效应和回报。
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总人数超过4000万,海外开设汉语课的大学已达到4000多所,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也已超过26万人。这些学习中文的人中,很多将来要靠中文吃饭,他们将会演变成我们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基因种子。
语言的重要性大家都懂得。胡锦涛总书记最近会见美国佩顿中学访华师生时也强调:“语言是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没有语言的沟通,只能是各玩各的,不同文化就无法真正沟通,更谈不上产生撞击、共鸣。许多华侨华人在海外生活工作几十年,之所以总感到被当地主流社会边缘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语言不灵光,难以交流融入。
在推广汉语教学时,要少谈政治,多从中国人日常生活习惯和习俗入手,使学习汉语的人能对现代中国逐渐产生兴趣,慢慢形成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并通过他们,再进一步向他们的亲朋好友和同事扩散传播。如同华侨华人在当地开的小超市、中餐馆,很多法国人都是被他们的中国朋友带去,然后才慢慢接受。
中华文化的推广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一,不能“撒胡椒面”,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迎合西方猎奇心理。中国要自己厘清中国文化的概念。不能只用一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概括。什么是中国文化的精粹?哪些是最能代表中国、展现中华民族精神,从而需要重点传播输出的文化?这一点,我们自己先要搞清楚。千万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更不能取巧用一些落后腐朽的东西去迎合西方的猎奇心理。中国电影早些年就曾走过以获外国奖为目的而去丑化我们自己民族形象的歪路,影响很坏,后遗症也相当严重。当我们批评西方丑化我们中国人时,他们常常就以这些电影为例。
第二,文化交流要植根民间。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绝不只能是知识精英间的交往和交流。如果没有各方面成千上万人民群众的参加,其效果将永远是有限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春节等节庆文化,都是华人几代的传承弘扬。我们报社去年曾在法国孚日省协助举办当地的文化活动,我们的 “中国红”民俗摄影展大获成功,深受当地法国民众的喜欢,在欣赏摄影艺术的同时,他们也了解了很多中国民俗文化和风俗传统,包括中国人的一些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现在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的“四海同春、文化中国”活动,也已经成为西方人的一种文化享受和文化盛宴。
第三,我们对外传播的语言要生动具体,要以人物为核心。我们对外传播和交流的语言不能“大而空”,不能走形式、玩概念,要细化,要多讲普通老百姓的故事,有血有肉,有名有姓,以小见大,把我们的哲学思维、生活理念寓存于这些真实的小故事中。要和风细雨,做到“润物无声”。通过西方观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去慢慢影响他们,让他们逐渐了解、接受、认同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理念。
第四,要进一步改进、完善文化的推广方式,要多走民间商演渠道。事实上,西方对中国当代的了解是片面的,自我想象的成分不少,而西方传媒本身就是寻找不同点的,任何时候都不会和我们保持一致。如果一致,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意义。因此,靠西方主流传媒或西方政府作传播中华文化的出发点,往往是费钱费力还不讨好,很少能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文化传播要坚持多走民间渠道,多下基层,特别是到西方的中小城市,甚至城镇。在大城市要多推精品,多走商业渠道。当西方人愿意自己花钱买票欣赏我们的文化时,才意味着他们真正从内心承认和欣赏我们的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