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山博物馆工作人员检查馆藏唐卡。
夏天的日喀则风和日丽,修缮一新的宗山博物馆,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日前,我来到这里,采访了上海援藏干部、日喀则地区文化局副局长李仲谋。李仲谋原任上海博物馆副馆长,组织展览是他的老本行,帮助宗山博物馆筹备基本陈列,对于他来说可谓驾轻就熟。他特别谈起这里的唐卡保护。
据李仲谋介绍,唐卡藏语原意为“平坦宽广”之意,即平面画,在藏文中也有印章和印制之意,就是用绘画的二维造型手段将所绘佛像用彩缎装裱成佛龛状后悬挂供养的可以收卷的艺术形式。唐卡,作为传播人类文化的一种强有力的载体和藏传绘画艺术中的独立门类,1400多年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流派,以其庞大的内容体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之林熠熠生辉。藏传唐卡在发展中逐渐成为藏民族文化和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和宗教用品,亦是藏族传统绘画造型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文化色彩和独特的地域艺术风格特色,历来被藏族人民所珍爱。
李仲谋在上海博物馆主要研究的是陶瓷,来西藏后,对于唐卡、藏传佛像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研究。在他看来,唐卡制作工艺繁琐,每平方尺的绘制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同时,唐卡用色金贵,主要采用矿物颜料,关键之处还要大量使用黄金和宝石研磨出的色彩,价值极为昂贵。
唐卡是藏民族艺术的杰出代表,在西藏社会上应用极为广泛,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影响之大,更胜于壁画、雕塑。佛像就是大型的唐卡,在西藏大小寺院殿堂更是必备,供宗教佛事活动中陈列供奉、持修观想、顶礼膜拜,并常以成千上万卷藏品之巨数而成为一地寺院兴盛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标志和镇寺之宝。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珍贵唐卡的保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唐卡绘彩及底布龟裂磨损、染料晕开等问题已经是不容回避了。因此,在2010年7月,上海博物馆就通过李仲谋赠送了100套由国外文物保护专家编撰的《唐卡的保管与处理——保管人员指南》一书,分发给日喀则地区各文博单位和寺庙。这本书深入浅出地叙述了唐卡受损的原因,进行应急保护的处理措施,并介绍了保管唐卡所用的材料与物品,提高了日喀则地区的唐卡保护水平。
日喀则地区萨迦县的唐卡,在西藏是非常著名的。萨迦唐卡绘画手法属后藏“门唐派”,所绘制的上师、本尊、佛、菩萨等每一幅唐卡都别具一格,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格外醒目有三维立体空间效果,体现高超的艺术技巧,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令人叹为观止。但由于制作工艺繁琐,如何加大唐卡的制作量,满足藏族同胞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广泛地传播唐卡文化,也就成为一道需要解决的难题。
让唐卡制作既保留传统工艺,又实现批量生产,难度不小。这几年,经过上海印刷集团与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政府的共同努力,这个问题迎刃而解。萨迦县将著名唐卡制作大师及20多名民间唐卡艺人组织起来,负责真本的绘制、创作,然后交由上海印刷集团,根据真本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印刷复制,改变过去的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将现代印刷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创新了唐卡的制作工艺,解决了唐卡纯手工制作在数量上难以突破的难题,加快形成了萨迦手工唐卡、复制唐卡、刺绣唐卡、缎制唐卡共同发展、各档产品齐全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唐卡价格高、数量少的难题,既为当地农牧民就业致富创造了新途径,也推动了藏族文化的传播。传统制作工艺和现代印刷技术的融合,促进了雪域唐卡的保护与传承,绘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