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梦阳:艺术北京的造梦师
http://www.socang.com 2011-04-22 10:05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李宣谊
“我们现在的拍卖其实跟老百姓没什么关系,几十人几百人就完成的事情,跟十三亿人有什么关系?我更关心的是一个坚实的市场需要的群众基础,而不是仅仅是一个投资的方向。我是想把画廊博览会做成超市,能够更丰富地呈现给大家。”
董梦阳,从1993年起到如今已经做了将近18年的艺术画廊博览会,被媒体称为艺术北京博览会的掌门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他,之所以没有去做艺术家而选择了艺术市场这条道路,和如今的很多毕业生一样只是为了生计为了户口等等问题,然而看似偶然也许必然,时代的发展给了董梦阳意想不到的机会,艺术市场给了这个坚毅的人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
“我们需要一代一代的改变,听起来这个时间段长久得很可怕,但事实就是如此”。当董梦阳第一次去国外调查画廊博览会的时候,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艺术交易市场的繁荣有序和无数相关产业链的全面拉动是他之前没有料想到的,而中国的画廊业一切才刚刚起步,这个差距不是几年,而是好几十年。董梦阳来接受采访时背了一个单肩包,简单而随性,坐在沙发上,说起中国的画廊业的现状,虽然忧虑但也充满着期待。
董梦阳最早开始的是做艺术博览会的,但因为和艺术家打交道不符合国际惯例,应该是和经纪人打交道才对,由经纪人负责艺术家更科学,因此后来就做了画廊博览会。“虽然开始很懵懂,但后来我们也这么做。”
“我们不能指望着几个外国人几个收藏家就把我们的艺术怎样,我们必须要有很好的金字塔底座——群众基础,才能够使艺术市场长治久安,社会精神文明才会有所提高,人们才会注重关注美好的东西。”
我们和国外的艺术市场差了很多年,而面对这样的事实,在现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做什么?董梦阳坦言:还是朴素一些。有一句很朴素的词叫做“为人民服务”,这不是一句口号。“我是想我如何能为这里的人们服务,使艺术北京博览会更接‘地气’一些。”
艺术市场,需要给人们一个认知的过程,需要给人们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董梦阳是有梦想的人——我们今天要做的绝对不是一个“秀”,我们应该做对社会更有价值的事情,因为我们更了解这里的人们。人们在接触中才有深入理解和喜爱的可能性,所以让人们至少能够接触到艺术,或者接触到他所喜爱的艺术,因此我是要用各种方式让大家接触到各种艺术,才有可能喜爱。人们去超市,如果百分之九十的人们都不是空手出来,那说明这个超市办得不错。因此我们需要更加丰富,我们现在想把拍卖也引进博览会来,所有的事情,受到人们的关注是最重要,我们需要发出的声音能够影响人们,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艺术市场中。我们不能指着几个外国人几个收藏家就把我们的艺术怎样,我们必须要有很好的金字塔底座——群众基础,要真正培养起真正对艺术热爱的消费人群,才是长久之计,才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光有物质文明,没有精神文明既不是一个大国也不是一个强国。
“为什么他们来到这里,不是看我的面子,而是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最早想做画廊博览会这样的事情,做了之后才出国看博览会。董梦阳的心态经历着逐渐转变的过程,“只是觉得我们真的出现了阶段性的差异,因为我们刚起步,但我们有成长,有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性,我们生活可能会因为我们的创造而变得更有意义。你的工作填补上了这些空白,改变了一点点社会,才会有意义。”
如今艺术北京博览会一年比一年繁荣,“他们也看到了我们的工作,画廊博览会这么多年,一天一天的欣欣向荣,而我们不需要自满。这不是完全我们的工作,因为人们已经满足物质需求,需要精神的出口,这是全社会在进步的结果。各方面都在思考这方面的相关问题,包括画廊和艺术家以及我们都在努力。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带着大家走到一条正确的路上,就像培养孩子,我不能陪他到死到老,我只能把他带到正路上,他健康正直我就踏实,不怕慢。”
最早召集画廊,董梦阳跑遍世界各地,跟画廊一个一个谈,国外商家在董梦阳描述的艺术北京博览会中看到了中国新兴市场的商机。在这期间,董梦阳深切感受到中国在一天天的得到全世界的关注,他们看好中国,他们看得到发展,他们对中国的信心渐渐增强。“我只是顺势而为,借这个来做这件事情,为什么他们来到这里,不是看到我的面子,是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我非常希望我自己是一个慈善家,可以尽最大可能的帮助更多的人。”
今年参加“艺术北京2011”当代艺术博览会的艺术机构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近100家,包括71家当代艺术画廊、10家影像画廊以及13家特别参展机构。“艺术北京”希望自己不再是对展出的内容没有过多要求的简单平台,而是将学术和商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艺术推动平台。
董梦阳想起他在国外的美术馆参观时候经常看到那么小的孩子到处在跑来跑去的观看,回想起了我们自己从小很少有机会去很好的美术馆常年接受的美术熏陶。了解到我们只有看到那些各国的经典艺术才知道什么是好,长大才知道怎样去选择,因此审美教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有很多学术机构的展览,我们要推动各种学术的建设,我非常希望我自己是一个慈善家,可以尽最大可能的帮助更多的人。我想当我们通过商业手段得到一些资本的时候,我们就应当来帮助学术机构,去推动学术性文化建设,大家一起来做这个事情。市场只有和学术结合,才能走到正确的路上。”
“拜托大家都来做的,也许我们的事情今天只影响了两个人,但这两个人会影响更多人,一代一代的积累起来,一点点的做起来才可以。”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会有各种的意见和想法,但董梦阳自己内心很清晰的感受到他要做什么,即使只是在历史中的很短的一段。近年画廊业被拍卖业远远的抛在了后面,拍卖业异军突起,“但我想市场还会走回来的,因为我们的市场还不够完善,很多东西是跳跃性,需要补课。”艺术北京画廊博览会回归了对经典艺术的展览,因为董梦阳认为,没有传统艺术的教育,大家对当代艺术怎么发展都是个问题,不能从古代直接跳到当代,没有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就开始了,完全的投资市场离开了本质的市场,容易形成泡沫,一旦泡沫破裂了,就很危险。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以后要做一个扎实的一级市场。这个一级市场在具体实行中其实是一个软件工程,如同学习知识一般,需要一年一年的积累,很漫长,也需要全方位。
“坚持走,就会有机会。”
董梦阳是幸运的,赶上了时代赋予的这个历史时期的独特浪潮。“我是比较坚持的那个人,每个人的机会都会很多,在寻找机会的时候,很多时候会擦肩而过,这就需要你的坚持,只要方向没有错,就坚定的走下去。如今很多人们在满足大房子汽车之类的,而等这些都过去的时候,人们一定会走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我们也是坚持这个方向的。坚持走,就会有机会。”
问起在做艺术画廊博览会这么多年有什么最困难的事情,董梦阳淡然笑笑,“不是没有困难而是困难太多,当你把它当成常态就好了,心态就是:这件事情我要解决。当有很多很多的困难,而每天都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我想这就是我工作。”董梦阳相信一切从一点点开始渗透,渐渐影响全社会的关注,“我们之所以今天这么努力,就是对这个国家的信心,国家在变化、在进步。一天天日新月异的时候,一天天变得文明的时候,就都好了。每个人志向不一样,我觉得我能够为这个社会出些力,我的努力能够改变了一些的时候,就会有更多更大的责任信心。”
如今艺术北京博览会稳健的踏着时代的脉搏顺势发展,“一切我们都只是刚开始,希望创造更多奇迹出来。”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策展人”,“画廊”,“博览会”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