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8日,鲁迅抱病赴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参观“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并与在场的青年版画家促膝座谈,时距他逝世仅十天。自左至右:鲁迅、黄新波、林夫、陈烟桥、白危(背影者)
鲁迅先生于一九二七年十月三日由广州抵达上海定居。鲁迅的最后十年,是在上海度过的。鲁迅在上海期间,除了文学活动外,便是倾力倡导中国新兴版画。
新兴版画即“创作版画”,有别于中国传统的“复制版画”。中国自盛唐至清末,传统的“复制版画”,是由画家作画稿,再由刻工刻版,然后由印工拓印,画、刻、印三者是分工的。而始于德国,流传于英、法、俄、美、日等国的“创作版画”,则画稿、刻版、拓印由画家一人完成,不仅创作过程迅速,而且更能体现画家的构思意图和便于形成画家的版画风格。鲁迅倡导新兴版画,即是引进这种在艺术表现上优于中国传统“复制版画”的“创作版画”。
壹 《艺苑朝华》 新兴版画的起点
1928年11月,鲁迅在上海创办“朝花社”。1929年1月,朝花社创刊美术丛刊《艺苑朝华》,共出五辑,着重介绍外国“创作版画”中的木刻版画,例如其中的《近代木刻选集(一)》和《近代木刻选集(二)》,介绍德、英、法、俄、美、日等国画家不同风格流派的木刻版画二十四幅;而《新俄画选》则介绍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的木刻版画等作品十二幅。鲁迅把许多外国“创作版画”介绍过来,是以此为借鉴来探索创造中国新版画。其目的,鲁迅先生在《新俄画选·小引》中这样说:“多取版画也有一些原因,中国制版之术至今未精,与其变相,不如且慢,一也;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二也。”由此可见,鲁迅倡导中国新兴版画,其主要目的在于适应革命斗争之需要。因为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破坏国共合作领导的北伐革命后,使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需要运用便捷的“创作版画”投入革命的宣传鼓动,以重振革命高潮。
1929年鲁迅创刊《艺苑朝华》是倡导中国新兴版画的起点,今年恰逢新兴版画运动八十周年,又是鲁迅先生逝世七十三周年。
贰 新兴版画运动 如火如荼
鲁迅深知,只介绍外国“创作版画”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设法将“创作版画”的创作技法尽快在美术青年中传播。于是,在1931年8月17日至22日,鲁迅亲自在长春路口的日语学校主办“木刻讲习会”,亲自选定江丰、陈铁耕等十三名进步美术青年为学员,特聘日本友人、内山书店主人内山完造在东京的胞弟、版画教师内山嘉吉,乘暑假之机来主讲木刻版画创作技法,并进行创作实习,鲁迅每天亲自担任授课的翻译。为期六天的木刻讲习会,十三名学员从不缺席,都认真学习,可以说鲁迅亲自播下了十三颗新兴版画的种子。以后这些新兴版画种子,果然如鲁迅期望的那样由萌芽成长为“茂林嘉卉”。例如1932年5月至1936年11月,由木刻讲习会学员江丰、顾鸿干、陈卓坤等广泛联络团结有志于新兴版画的进步美术青年陈烟桥、胡一川、沃渣、郑野夫、刘岘、黄新波、王式廓、张望等。先后在上海创立了从事新兴版画创作和研究的新美术团体:春地美术研究所、野风画会、MK木刻研究会等。在此影响下,杭州、广州、北平也相继创建了木刻研究会,如火如荼地开展起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性新兴版画运动。
上述的新兴版画团体都有不凡的成绩。例如上海的春地美术研究所,当过工人的江丰创作的木刻版画《码头工人》,以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感人地表现了当时工人的苦难生活。江丰的另一幅木刻版画《“九·一八”日军侵占沈阳城》,则是以愤怒的刻刀,刻绘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于1931年9月18日入侵我国领土的罪恶。1932年“一·二八”日军又进犯上海,春地美术研究所为上海民众反日救国会编印了石印的八开本、以慰劳抗日军民为内容的《慰劳画报》。上海的MK木刻研究会举行过四次会员创作的木刻版画展览会,涌现了张望的《负伤的头》等许多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木刻版画。鲁迅非常珍惜由青年画家们创作的最早一批新兴版画,为了保存这些作品,便在1934年6月,自己编辑、装帧设计,以“铁木艺术社”名义,自费出版了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第一本画集《木刻纪程(一)》,内收黄新波、何白涛、陈烟桥(李雾城)、陈铁耕、陈普之(蓝伽)、张致平(张望)、刘岘、罗清桢共八位作者的二十四幅木刻版画。其中六位作者系MK木刻研究会成员。也就是说,这本《木刻纪程(一)》,主要是记录了MK木刻研究会为建设中国新兴版画而作出的贡献。上海的野穗木刻社不仅出版了不定期版画丛刊《木版画》第一辑,内收陈烟桥的表现爱国的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后坚持于上海抗击日军侵略的《巷战》等版画,而且接受鲁迅和宋庆龄的委托,征集新兴版画等作品七十八幅,由美国友人、作家埃德加·斯诺,法国友人、《Vu》(《看》)周刊记者绮达·谭丽德,将作品送往法国,于1934年3月14日,以《革命的中国之新艺术》为题,在巴黎“皮尔·沃姆斯画廊”展出,向世界介绍了中国新兴版画等作品。上海的未名木刻社,刘岘根据鲁迅文学原著创作了《<野草>之图》《<孔乙己>之图》《<风波>之图》《<阿Q正传>之图》四部版画插图集,又根据茅盾长篇小说《子夜》创作了《<子夜>之图》版画插图集,并自编自刻木刻组画《血债——从“九·一八”至“一·二八”迄塘沽协定》,以及木刻独幅版画集《木刻画》专辑、《木刻新辑》,还根据苏联剧作家特列季亚科夫的剧本《怒吼吧,中国!》创作了《怒吼吧,中国!》版画集公开出版,配合一些进步剧团公演话剧《怒吼吧,中国!》,掀起了一股抗日宣传热潮。温涛创作的木刻连环画《她的觉醒》(二十五幅版画),表现“一·二八”上海军民奋起抗战的故事,这是中国最早一部描绘抗日战争的木刻连环画。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步入国共两党重建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抗日战争时期,是新兴版画运动的盛期。原集中在上海的新兴版画家们纷纷转移到当时成为抗日政治和文化中心的武汉。1938年6月,在武汉成立了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举办的“全国抗战木刻展览会”的作品,也主要是由上海版画家带去的。后来,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迁到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并改组为中国木刻研究会,开展抗日版画活动,上海的版画家依然起着重要作用。其间上海版画家江丰、沃渣、胡一川、王式廓、马达、张望、陈铁耕、刘岘、卢芒、黎鲁、邹雅、吴耘、江有生等又奔赴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延安和八路军所在地陕甘宁边区、山西、山东等地,以及新四军所在的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展抗日版画活动。上海的版画家郑野夫、杨可扬、邵克萍等则在浙江组建了为抗日版画运动服务的中国木刻用品合作工厂,先后生产供应全国抗日版画家创作所用木刻刀两千多盒和大量木刻板、木刻箱、磨石、砂纸、油墨、拓印纸等工具、材料,通过设在重庆等地的供应点,输送到抗日版画家手里,有力地支持了抗日版画创作。同时,该木刻用品工厂附设的“新艺丛书社”,曾出版发行了不少围绕抗日斗争之需的书刊,有《木刻艺术》双月刊(郑野夫、杨可扬主编),共出两期;又出版杂志性的不定期版画刊物《木合》多期;出版提供木刻版画初学者阅读的《给初学木刻者》(郑野夫、杨可扬、邵克萍合著)、《木刻手册》(郑野夫著)等。
叁 陈烟桥专著 《鲁迅与木刻》
中国现代版画史,实际上就是新兴版画运动史。那么,是谁首先专门研究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并且以《鲁迅与木刻》为书名出版专著?是陈烟桥先生。
陈烟桥是中国新兴版画早期成绩卓著的版画家之一,兼长版画史论。他积极投身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是MK木刻研究会、野穗木刻社、涛空画会等新兴版画团体的发起者之一或骨干成员,并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创办的新亚习艺所的主持人之一。与鲁迅联系密切,直接受鲁迅先生指导,1933年4月起先后收到鲁迅信札二十六通。创作的《窗》《风景》《拉》等版画受鲁迅赞赏,被鲁迅收进新兴版画第一部选集《木刻纪程(一)》。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当天,陈烟桥赴大陆新村9号鲁迅寓所为鲁迅绘遗容像。抗日战争爆发后,赴重庆出任中共《新华日报》美术科主任。在重庆期间,作为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理事和中国木刻研究会常务理事,参与了一系列抗战版画创作、展览、出版等组织领导工作。他亲身经历见证了由鲁迅先生倡导而发展起来欣欣向荣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尤其与导师鲁迅个人之间有着刻骨铭心的感情。于是经过资料的搜集准备和学术思考,他撰写了《鲁迅与木刻》《鲁迅论木刻版画》《论木刻与绘画》等论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系统论述了鲁迅与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关系,新兴版画对中国新美术建设的意义。这些论文辑成《鲁迅与木刻》为题一书,于1946年1月,由中国木刻用品合作工厂的“新艺丛书社”在福建崇安赤石出版。这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本论述鲁迅与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关系的专著。
抗日战争胜利,陈烟桥由重庆返回上海,被推举为由中国木刻研究会改组在上海成立的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常务监事,继续致力于中国新兴版画事业。首先投入在上海举办大型的“抗战八年木刻展览”,展出包括解放区的130位版画家的897件木刻版画,并且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抗战八年木刻选集》。接着又参与组织在上海连续举办了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木刻版画展览会,每届展览均展出200幅左右版画,并巡回展出于南京、杭州、宁波、温州、桂林、重庆、香港等地,又从中选出近百幅版画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了《中国版画集》。由此表明,抗战胜利后,依然以上海为中心继续蓬勃开展着中国新兴版画运动。鉴此,陈烟桥结合现实新情况,将《鲁迅与木刻》一书作了适当修改充实,新增了《鲁迅精神与新美术家的任务》论文,并请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作序文,于1949年10月,由上海开明书店重版。后开明书店迁北京,1950年12月,又由北京开明书店再版《鲁迅与木刻》。
再版后的《鲁迅与木刻》一书,发行到国外,引起了国际的关注。1956年,《鲁迅与木刻》由当时苏联阿·纳维科娃、阿·切胡托娃译成了俄文本,在莫斯科由苏联国家艺术出版社出版。
陈烟桥撰《鲁迅与木刻》,1946年1月出版
新四军一师出版的《先锋杂志》,陈毅题写刊名,封面木刻版画为铁婴刻作
“九·一八”日军侵占沈阳城(木刻版画)一九三一年江丰
抗战门神(套色木刻版画)一九三八年 赖少其
光荣的战绩(木刻版画)一九三八年 陈九
八路军来了(木刻版画)一九四三年彦涵
鲁迅编辑设计,于1934年以“铁木艺术社”名义,自费出版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第一本版画集《木刻纪程(一)》封面及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