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后由其学生临摹而成
叶显崇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一天就定为我国的国庆节。是日,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登上天安门城楼,检阅了三军仪仗队和群众游行队伍。著名油画家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重现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共和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平凡历程,今年迎来了新中国60周年华诞。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饮其流者怀其源”,重温这幅革命历史画作《开国大典》,有着深远的意义。
早在1952年,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为布展需要,欲邀画家创作一幅标志新中国成立的革命历史画——《开国大典》。中央美院教授董希文欣然接受了这一重任。他作为一名观礼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为他创作这幅作品提供了宝贵的素材。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构思,一幅气势磅礴、富丽堂皇、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画面已了然于胸。于是,他就在自家仅12平方米的陋室中开始创作,八易其稿,耗时两个多月,于1953年完成了这幅纵2.3米、横4米的《开国大典》巨制。
《开国大典》创作完成后,董希文拿着画作到中南海向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国家领导人报喜,并请他们观赏。毛主席一见此画即高兴地说:“是大国,是中国。”还说:“我们的油画拿到国际间去,别人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正如毛主席所褒扬的那样,这件作品是一幅堪称具有豪迈中国气派,且展现国家形象的经典之作。
董希文于上世纪40年代曾到敦煌临摹壁画,深受敦煌文化影响。他在作品中采用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敦煌装饰壁画风格,构图开阔,造型洗练;色彩上采用大红、金黄、碧蓝的大色块,即用大红色画廊柱和灯笼,用金黄色画栏杆和菊花,用碧蓝色画天空和云彩……画面人物形象鲜明,色彩对比强烈,生动展现了开国大典风和日丽、辉煌欢畅的场景和中国人民开始新生活的自信与豪迈。
近处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家领导人的队列是整个画面的主体形象。为了使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作者颇费心思,为每一个国家领导人设计衣着和动作细节:毛主席独立画面正中央,昂首挺胸,气度不凡地拿着讲稿宣读,显示了代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光辉形象;朱德身穿军装,手握纸卷,精神抖擞,目视前方,展现了统领三军的元帅风度;周恩来双手交于背后,站在二排之首,显得格外谦让和儒雅;宋庆龄手戴网花手套,表情平和,流露出大家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张澜身穿熨平的丝绸长袍,似乎看出这是专为这个大庆之日定制的礼服……
这幅巨制的构图处理也颇为大胆。画面不拘泥于摄影的真实图景,安排毛主席一人侧身站在画面正中央,其他几位国家领导人站在左边,呈半环形排成一列,形成左实右虚的布局。看上去似乎失去平衡,却收到疏密有致的艺术效果。为了表现右侧天安门广场波澜壮阔的群众场面,作者特意略去天安门门楼西侧的第一根廊柱,使画面右半部完全敞开,显示广场的人群和地平线更加深远,天空越发辽阔。建筑学家梁思成对此评价说:“少一根廊柱是营造上的错误,但没有廊柱在艺术上却是一大成功。”
《开国大典》面世之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1954年这幅佳作作为“年画”出版发行,销售量一举达到200万份,成为家喻户晓的招贴画。并印制在小学教科书上,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材料。发行数量之大、宣传范围之广为历史之最。
然而,遗憾的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开国大典》已经不是原作了。在政治风云多变的年代里,董希文除本人遭受折磨外,《开国大典》也随之遭逢厄运。1955年,“高饶事件”发生后,董希文奉命把高岗从画面上删掉;刘少奇遭受“四人帮”迫害后,作者又于1971年被强令把刘少奇从画面上除去。《开国大典》因此弄得面目全非,以致达到无法修复的地步。目前这幅疮痍满目的原作,作为“文革”毁坏文化的罪证,被永远地收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为国家博物馆)的画库里。而馆内展出的《开国大典》是“四人帮”垮台、刘少奇沉冤昭雪后,由董希文的学生、原中央美院院长、前中国美协主席、肖像画大家靳尚谊等人根据原作临摹而成的作品。虽然是复制品,但由于临摹者具有扎实的油画功底,临摹得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