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湾遗址位于巴南区花溪镇光明村原畜牧场境内,地处长江右岸第二级阶地,南隔冲沟与小河口遗址相望。2010年3月~5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该遗址实施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发现有玉溪坪文化、西周和明清时期遗存。
玉溪坪文化主要分布在遗址的东北角。清理遗迹5个,其中灰坑3个、陶窑2座。灰坑以H5为例,平面形状近圆形,口径96~104 厘米、底径70~74厘米、深36厘米。坑壁斜直规整、底部较平。填土为黄褐色、浅灰色花土,土质疏松。出土陶器2件,分别为夹砂小平底罐和泥质高领壶。2座陶窑形制接近,以Y1的保存状况较好。Y1平面形状呈有柄勺形,由窑室和火道两部分组成。窑室平面形状近马蹄形,窑室火孔均呈圆形,中间火孔较大,直径约10厘米,周边火孔较小,6个火孔均匀分布在窑室一周,窑室上部还存有弧形窑壁。火道平面形状近长方形,呈斜坡状延伸入窑室底部。窑室内填土为灰褐色花土,土质疏松,其间还夹杂有窑壁垮塌形成的红烧土堆积。火道填土为黑褐色,土质疏松,火道底部为黑色灰烬。
西周时期遗存分布在遗址的东北角,仅发现1座灰坑。灰坑平面呈等腰三角形,底边长98厘米、腰长74厘米、深30厘米,坑壁笔直,底部较平。
明清时期遗存除东北角分布较少外,其余部分均有大量这一时期遗存分布。共发现21座灰坑、5条灰沟和1座窑,出土大量明清时期青花瓷片。
熊家湾遗址是目前重庆主城区发现并发掘的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为研究主城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本次工作,明确了主城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属于渝东新石器文化系统的玉溪坪文化,进一步拓宽了玉溪坪文化的分布区域,为探讨玉溪坪文化的发展分布及流向提供了新的资料。此外熊家湾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窑的发现,为研究当时陶器的烧造工艺、烧成温度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
H5出土了2件完整陶器,陶器的摆放似乎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很有可能与某种宗教仪式有关。由于这里距离长江很近,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除了给人们提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外,每一次洪水都有可能给聚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H5很有可能是用来祭祀长江这一自然神的,祈求丰富的食物来源和期待平安的生存环境。
本次文物保护工作中提取到了层位关系明确的碳14测量标本,为确定玉溪坪文化的绝对年代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