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洽购:境内专家境外专家观点PK
http://www.socang.com   2012-02-13 10:13   来源:盛世收藏

  近日,佳士得宣布2011年总成交额达57 亿美元,当中包括8.086 亿美元的私人洽购交易,较2010年增长44%及50%。

  其实,私人洽购(苏富比也称私下买卖)业务是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行不可或缺的业务。苏富比拍卖公司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曾经指出:“对于顶级艺术品,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一般会采用私人洽购的方式进行交易;对于普通作品,苏富比不做私人洽购。”由此可见,私人洽购业务在两大拍卖行的地位和交易分量是可见的,另外由于是顶级艺术品的私下沟通交易,除了眼前利益之外,和藏家的关系也进一步融洽。

  私人洽购,是独立于拍卖之外的另一种艺术品销售方式。拍卖行主要以举办展览的方式,推出艺术品,并做相应宣传,吸引藏家和媒体的目光。如有藏家对展品感兴趣,可以通过私下协商的方式购买作品。近年,私人洽购日益成为各大拍卖行擅用的交易方式,并逐渐得到买卖双方的认可。但是私人洽购也容易使拍卖行被怀疑成第三方中介行为,而此行为在境内拍行是不被允许的。

  虽增长额提高,但交易基数本就不多和国内拍行目前难以同时承担拍卖行和画廊的角色是境内拍卖市场专家对私人洽购的看法,但七分之一的总成交额真的不让境内拍卖行心动么?本文不给出最终观点,只是集中展示部分行业专家对“私人洽购”的看法。

  董国强:流标后会后成交,在各个拍卖公司都会有,这里面有多种原因,比较普遍的是买家受场上成交率不高、场面较冷淡的影响,原计划要买的,因为心理原因没有举牌。会后又觉得后悔。但这部分比例是很小的,这多出50%也许就是去年私下成交是十件,今年是十五件。对整个市场来说没有太大的典型意义。

  董军:私人洽购在法律和操作层面不适用于中国。它是老牌艺术拍卖机构在市场调整、场内竞价气氛冷淡时采取的非公开交易方式,私人洽购对可以节约拍卖成本,但可以充分发挥中介的客户资源,促成“不创价格新高”的换手。

  龚继遂:拍卖行的私下转让交易频繁不是一个好现象。如苏富比玫茵堂瓷器专场的大面积流标,在场上流标的乾隆锦鸡直颈瓶在场下以2亿元港币私下成交,这种现象说明在拍卖之前拍品的估价过高,估价过高当然不是主管的意愿,而是寄售人按照拍卖最高价强行攀比,要求高估价的结果。拍卖行的交易特点是低估高卖,高估不能高卖,还会导致流标。竞价成交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优势。其实,西方的大部分艺术品交易,都是在画廊平台上完成的,也就是私下交易完成,而不是用公开拍卖的竞价机制完成,私下交易是一对一的交易模式,更便于双方沟通,更有谈判余地,私下交易也往往代表着成熟卖家接受行内价格,并不奢求超额利润的出售心态。

  季涛:“第一,我们的政策不允许;第二,如果私人交易,拍卖公司将同时承担画廊的角色,目前看来内地公司没达到这一水准。”

  佳士得美洲区主席马克•波特: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很纯粹地扮演拍卖行的角色,但当苏富比拥有国际性的影响,私下交易的市场也开始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因此发展私下交易业务也成为必然的逻辑,私下交易只不过是另一条销售渠道而已。

  纽约私下交易商米莱克•克拉巴尔:对于买家来说,私下销售的好处是,他们不必在拍卖场上和竞争对手刺刀见红地拼命。不必担心心爱之作最后被炒到了自己承受不起的价格,或者,更糟糕的是,头脑发热报出一个自己无法承受的数字。“如果这是笔好交易,我愿意在拍卖行拿下它,但很难。”

  佳士得拍卖行的张丁元:“没有预计到市场会因为经济金融动荡而受到如此大的影响。但拍卖会后的私下转让正在进行,这点很像2008年的情形。这反而说明市场比较成熟。”

  英国佳士得拍卖公司首席执行官爱德华・多曼(Edward Dolman):“自2009年去年9月份以来,拍卖市场一直在努力恢复信心,很多客户找到我们,期望我们促成以双方同意的价格进行私下交易,而不是公开进行拍卖。”据统计,佳士得拍卖行去年拍卖的成交总额约为50多亿美元,其中有7.5亿美元来自私下交易,而在3、4年前私下交易总额仅为1亿美元。

  MoMA绘画和雕塑的首席策展人安•特姆肯(Ann Temkin):“在现在这样的低靡气候下,上拍的作品存在一种不确定性因素,因此私下交易就作为一种很谨慎的方式而受到藏家的青睐”。(莎伦•科瑞(Sharon Core)的作品系列“Thiebauds”被捐赠给纽约现代美术馆,其鲜明目的就是为将来的运营筹措资金。)

  前任佳士得印象派和现代艺术部门的主管克里斯多佛•伊肯(Christopher Eykyn):“游戏规则已经从根本上转变了,很多客户不想公开卖作品,所以私下交易的方式更加凸显地引人关注。”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佳士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看不懂毕加索:先用iphone穿越艺术史(图) 看不懂毕加索:先用iphone穿越艺术史(图) 风景区错字频现?专家称很多是少见的书法写法(图) 风景区错字频现?专家称很多是少见的书法写法(图) 故宫奇珍进疆展现清代治疆秘辛(图) 故宫奇珍进疆展现清代治疆秘辛(图) 中国人民银行:百元跪拜猫系战国漆器图案(图) 中国人民银行:百元跪拜猫系战国漆器图案(图) 女雕塑家制作超写实人体雕塑 女雕塑家制作超写实人体雕塑 泳池女郎活灵活现(图) 成都双年展引发传统与当代大讨论 成都双年展引发传统与当代大讨论 匡时春拍推出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图) 匡时春拍推出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图) 卡塔尔王室2.5亿美元购塞尚《玩牌者》 卡塔尔王室2.5亿美元购塞尚《玩牌者》 创全球最贵艺术品(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