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神韵——我的线条绘画艺术(图)
http://www.socang.com   2012-01-29 10:51   来源:中国网滨海高新

刘树枫国画:《流水之韵》  

  我从事中国画创作几十年,一直对中国画的线条情有独钟。在多年的中国画研习、创作中,我深感中国画线条的神奇与伟大。线条艺术是东方绘画与西方绘画区别的主要标志,是中国画的灵魂与主体,是中国画的生命线,有着特别重要的美学价值,能营造出形式美的典型视觉效果。为此,我付出了几十年的心血,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中国画线条的研究与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国画创作之中。 
  中国画线条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从古至今,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线条表现经验。古人对中国画的线条就非常重视。从几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绘画作品,我们就可以看到,线条的运用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到汉代,人们可以从出土的汉画像砖上看到线条的无比美妙。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画的线条无论在质量还是形式上都有了极大的变化和完善。 
  我的国画作品大都是传承中国画传统的线条体系。在中国画的线条发展中,前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宝贵经验与审美体验。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有完整的阐述和表现方法及具体应用。工笔画中,古人总结出表现人物衣纹的十八种画法。如“高古游丝描”在顾恺之的绘画中就是主要的绘画形式和画法,线条明朗,变化不大,细而均匀,像游动的蚕丝绵绵柔长,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再如,人们至今仍常用的勾线形式——“铁线描”:曲折线转折处方挺有力,直线富有弹性而具力度。 
  在多年的绘画实践中,我从没停止过对线条的探索与追求,一直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我曾临摹过大量的古今优秀线条绘画作品,多次到永乐宫、敦煌、汉画像馆等实地临摹研习,揣摩古人的用笔方法,增强对绘画线条的内在理解。在对永乐宫壁画的临摹、研习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前人智慧之伟大、画技之精湛。这些严谨、流畅、刚劲有力的线条对我的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永乐宫壁画中刻画的千姿百态的神仙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荡气回肠的美感。这些人物线条刚柔相济、变化多端、疏密有致、谨严得当。几米长的线条一气呵成,使人们不禁惊叹古人功力之深厚。敦煌壁画、汉画像石的线条也都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敦煌壁画中各个时期的作品都有着独特的线条表现特色,充分展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除此之外,我对《八十七神仙卷》、《簪花仕女图》、《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朝元仙仗图》等古代优秀作品都进行了临摹和研究。经过多年的学习,我发现,从古代的吴道子、陈老莲、任伯年到现代的李可染、黄宾虹、吴昌硕、黄胄等绘画大师,他们在中国绘画的线条上都有其独特的建树,表现出深厚的绘画功底、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强烈的民族绘画精神。 
  中国绘画的线条发展到今天已不再单纯地表现形体的外在结构和质感,更重要的是体现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形式美感,从而能更好地表现绘画作品的内在精神特质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中国画的线条在当今绘画中仍然发挥着它的主导作用,时时给人们带来高雅、深邃的意境和美好的精神享受。 
  在几十年的中国绘画线条的运用中,我逐步形成了自己对中国绘画线条的独特认识和追求。一是在画法上追求飘逸变化、刚劲有力的线型之美,强调“骨法用笔”,放笔直取。我以书法用笔入画,气蓄笔端,任笔意纵横,求气韵贯通。我注重中锋用笔,以笔为刀,使绘出的线条犹如在石板上刻出,以达到沉稳雄健、流畅飘逸的效果。我既尊崇传统,又有意探索自己的独特用笔方式,尽量表现出洒脱、高古之神韵。二是重视绘画线条的韵律之美。我的绘画线条不单是表现形体的手段。我更想通过线条的排列、组合,使整幅作品产生出变化无穷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体现出一种有个性的和谐,并利用程式化手法及多变的个性化手法,使所表现的物象有规律可循。在创作中,我认识到,刚柔并济、飘逸流畅、如书如写的线条,体现出的是庄严肃穆、圣洁祥和、古朴典雅、神秘梦幻的独特韵致。三是追求雅俗共赏的审美表现形式和高雅的内在气质。我的绘画可以说是写意与工笔的结合。我不单注重表现物象的外在美,更注重深层次地表现作品的内在气质,努力使线条描绘出的作品给人们带来一种迷人的东方神韵。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绘画艺术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一张照片为什么会拍出430万美元的高价(图) 一张照片为什么会拍出430万美元的高价(图) 醴陵"祥龙"彩瓷迎龙年 醴陵"祥龙"彩瓷迎龙年 "异形"龙有意外之"美"(图) 雕塑挂高空阳台上惹路人虚惊(图) 雕塑挂高空阳台上惹路人虚惊(图) 2012保利春拍公开征集第二站新加坡——满载而归(图) 2012保利春拍公开征集第二站新加坡——满载而归(图) 拆迁工地挖出古钱币:文物属于谁(图) 拆迁工地挖出古钱币:文物属于谁(图) 在历史画中寻找视觉记忆 在历史画中寻找视觉记忆 维克·姆尼兹:回收“垃圾”的精神再造(图) 维克·姆尼兹:回收“垃圾”的精神再造(图) 壬辰群龙贺新春 壬辰群龙贺新春 福耀九州庆华年--赏龙年生肖纪念章(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