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
90岁的吉洛气质高贵、思维敏捷,细细的鹰钩鼻子上有一对拱形的眉毛,看上去依然是毕加索当年为她作画时的模样。
他们相识于1943年。当时吉洛21岁,是巴黎一名法律系学生,同时从事绘画和写作,而毕加索已61岁。
“和他在一起棒极了,像烟花一样绚烂。他拥有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充满智慧,魅力无穷。只要他有兴致,能让石头随着他的旋律起舞。”吉洛回忆道,“但同时,他也很粗暴、残忍、冷酷无情,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他以为自己是上帝,可他不是,这令他烦恼。”
吉洛和毕加索的爱情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时,德国占领了巴黎,形势十分危险。
吉洛有多位家人在抵抗运动中遇难,她自己也曾在学生示威中被捕,反法西斯名画《格尔尼卡》让毕加索成了吉洛心中的英雄,“他怀着极大的勇气坚守在巴黎,而不是逃亡美国。他随时可能被捕,但那是他反抗压迫的方式。我知道毕加索风流成性,与他相伴会是一场灾难,但我不想错过这场灾难。”
毕加索常常问吉洛:“你为什么总是跟我对着干?”
吉洛说:“因为我们之间有对话,不是你的独角戏。所有人都对你说‘是’,好像围绕着一个国王,而我对你说‘不’。”
毕加索显然喜欢这种对抗。
吉洛说:“当别人对你说‘是’时,你感到有权威,但同时也会很孤独。我能感觉到,他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
吉洛与毕加索共同生活了10年,从1943年到1953年,生育了两个孩子克洛德和帕罗玛。
分手
吉洛是毕加索名画《女人1932》的模特。但她并不喜欢当他的模特,也不像他的其他情人那样,痴迷于为自己作画的毕加索。因为她清楚,当毕加索对一个女人失去兴趣后,会在画作中无情地丑化她的形象。
比如,他曾把妻子奥尔加的牙齿画成剃刀状,身形扭曲,而背景则是17岁的新尤物玛丽·特雷莎妩媚曼妙的身影。
吉洛说:“当一对男女同为画家时,作品上体现的一切都带有感情色彩。”在她看来,“对毕加索来说,给女人画像就是一种诱惑她的方式”,“其他女人是通过她们的肖像画来认同自己的。所以当毕加索一旦歇手不画她们了,她们的一切也就完了。”而她自己则没有陷进去,“从没有被封闭在自己的肖像画里,从而没有成为他的俘虏”。
事实上,即便和吉洛在一起,毕加索的情人名单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增长。
当吉洛开始全身心投入毕加索的生活时,却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毕加索“从未了解过她”。
“毕加索的爱主要是占有,而非给予。从好的方面来讲,他很智慧,你和他在一起,听他说话,看他绘画,感觉是在目睹一个奇迹,这就是他的给予。”吉洛对毕加索的其他几个女人也相当熟悉。她说:“毕加索永远在撒谎,为的是让她们顺从地围绕在自己身边。”
1953年,在感觉到自己即将被毁灭之前,吉洛带着孩子离开毕加索,用继承的一笔遗产在巴黎购置了一套公寓。对此,毕加索十分不悦,甚至警告她说:“没有人会离开我这样的男人。”
但是吉洛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她没有向毕加索索要任何赡养费:“我有钱,有自己的职业和朋友圈,他们能帮我重建自己的生活。”
(交恶
生性浪漫不羁的毕加索能够轻易地为一个女人着迷、疯狂,但也会旋即弃她而去、另寻新欢。
女人的身体满足了他的情欲,充斥了他的画布,最后却被肢解,遗弃在艺术史的长河里。对于那些深爱毕加索的女子来说,和毕加索的邂逅,即是生命毁灭的开始……她们崇拜他、痴迷他、屈从他,却不得善终,不是精神崩溃,就是自杀身亡,唯独吉洛打破了这一“魔咒”。
1964年,吉洛还了毕加索一记耳光。这个倔强的女人和另一位作家一起在美国出版了《与毕加索一起生活》。此书大胆又详实,深入剖析了毕加索的艺术才华、暴躁脾气、顽皮幽默以及潜伏的阴暗面,包括他和妻子、情人、缪斯、模特之间的纷纷扰扰,甚至涉及与毕加索之间的性体验。
这本书深深触怒了毕加索,他想制止该书在法国出版,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最终被驳回。
从此,他断绝与吉洛及其两个孩子之间的一切联系,直到1971年去世,再没见过他们一面。
吉洛还做了令毕加索更加暴怒的事。
比如,她结了两次婚,第一次是嫁给法国画家卢克·西蒙,第二次是嫁给美国人乔纳斯·索科,他是小儿麻痹症疫苗研究先驱。他俩幸福地生活了25年,直至1995年索科去世。
“毕加索曾说,我离开他后,生活就完蛋了,除了他,没有人会要我。但我结了两次婚,在他看来,这是遭天谴的。我应该将自己的余生献给他,那才是一个完美的童话。我打破了这个童话。”吉洛说着,眼睛里闪过一丝胜利的光芒。
吉洛的生活始终围绕着毕加索的艺术。当她出版《与毕加索一起生活》时,大师的崇拜者们称此书充满私利与报复。然而,时至今日,即使是批评者们在论及上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毕加索时,也以它为基础了。
帕罗玛这样说:“假如我母亲没有认识我父亲,她原本是有权被称为艺术家的。然而,从某种原因上说,由于认识了我的父亲,她没了这个权利。人们总是不情愿把她也冠为艺术家。”克洛德更认为母亲的作品对毕加索产生过很大的震撼,“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对话”。
《窗外的毕加索》,摄于1952年9月5日
其实也没有那么难懂
听诗人余光中解读毕加索
◎他14岁就画得很好,画得非常像,是一个天才。
◎他觉得爸爸的姓不好听,就跟妈妈的姓,所以叫毕加索。
□本报记者 郑琳/文 吴煌/翻拍
余光中是个诗人,同时,他也是研究毕加索的专家。
说起毕加索,这个台湾文人会侃侃而谈,对他的作品和变化的风格如数家珍。在这个诗人的解读下,毕加索那些“四肢异位、手脚交错”的变形怪画,似乎也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上帝第七天造人,第八天造毕加索”,跟着余光中一起,追寻毕加索那宛如孙悟空72变的画风,可以体会到这个“老顽童”的妙趣。
毕加索是大家公认的、西方这100多年来最重要、最伟大的一位画家。
他是一个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就像我们讲到中国的文学时一定会提到的韩愈,文启八代之衰。他吸收了古人的好处,开启了唐宋八大家的天地。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上帝第六天造人,第七天休息,第八天造毕加索,因为毕加索是天才,必须另案处理。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在毕加索面前要倒过来说:谋事在天,成事在毕加索。大自然的风云雨露,人间的种种景象,到了毕加索面前,有一个“毕加索选择”、“毕加索解释”。
毕加索生在西班牙南部地中海边的一个海港,叫马拉加。他14岁就画得很好,画得非常像,是一个天才。这样还不够,到后来他的天才成熟了,打破了欧洲的传统。
毕加索的画风,就像孙悟空72变,我们把它分成几个阶段来看。
他20岁左右到法国,后来定居巴黎。那个阶段可称之为“蓝色时期”,画的大半都是下层阶级,穷困的夫妻、孩子、流浪汉、不得意的人物。其画作背景大部分都是蓝色,他们的身体都是褐色,好像挨饿的样子。
之后就到了他的“粉红时期”。在这个时期,他的画已经摆脱了深深浅浅的颜色,而变成了粉红色。这个时期,毕加索画的是卖艺人家、马戏团的小丑、马戏团的空中飞人等等,就是马戏团里的代表人物。
后来,他画自己的宝贵儿子保罗,让保罗穿着小丑的衣服来画他,这就是著名的《穿丑角的保罗》。
第三个时期是“原始时期”。
在欧洲人看来,非洲人比较接近原始。毕加索在这个时期受到很多非洲艺术因素的影响。毕加索看到了黑人,他当时有一个代表作叫《亚维侬姑娘》,这些姑娘们都是黑人。
毕加索注意到了非洲的面具,还有非洲的雕塑,他把这些加起来,画出脸谱一样的非洲人的面貌。从那时起,毕加索已经摆脱了欧洲传统画的一些行为。
第四个时期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时期,叫“立体主义时期”。
这个名词相当令人迷惑。因为你看毕加索的立体画,一点都不觉得立体。为什么呢?他把一个茶杯前面看成里面,后面看成前面,将一个立体的物体分成很多面,同时出现在画布的平面上,就是把世界拆开来看。
这个是受了他的前辈、法国画家塞尚的影响。从塞尚开始,画家把颜色推到次要的程度,把物体的重量感、体积感作为绘画的重心。这种看法到了毕加索的时候,索性把整个世界打破了,每样东西都变成一块一块的,这就叫“分析的立体主义”。等把世界拆散以后,已经可以改造了,于是再拼拢来,就变成了“复合的、综合的立体主义”。
就是这个变化,把整个世界解构,再把它重新拼装,这样一来一往,西方绘画就在毕加索手里有了一个极大的革命。所以,从毕加索开始,后来的画派,包括未来主义、抽象主义等,都是从立体主义里面重新升华。
再下一个时期是从1918到1925年,差不多7年的工夫,是古典时期。
他又回到欧洲文艺复兴,回到中世纪去。有位诗人朋友带他到庞贝古城,带他到纳波利,意大利一个优美的海港去看,所以他就画了很多古典作风的画。
再接下来,就遇到了“变形时期”。
所谓变形,不光是物体变形,尤其是人物要变形,这个时期的画比较不容易看懂,有的人不喜欢,有的人没有耐心看下去。
他在这个时期的画,四肢异位、手脚交错、五官互调,眼睛鼻子都换了位置,画丑为美。西方绘画,用透视和明暗法,在二维的画板上表现三维空间。但毕加索灵机一动,要用二维来表现四维空间,这第四维,就是时间。
因此,他画里的人物,一只耳朵在下面,一只耳朵在上面,下面还有一只耳朵,毕加索想把动作的方向,跟这个物体能够联系起来,他做了很多暗示。毕加索并不是在乱画,他是一个老顽童,他在跟我们捉迷藏。
这个变形时期来来去去,他就始终没有摆脱过。他有一幅画,叫《少女在照镜子》,你看到这个少女有一部分是穿衣服的,有一部分是裸体的,还有一部分肋骨也看见了。他要画少女的三个状态,一个是穿衣服,一个是脱衣服,一个是X光照的。
然后他又到了“表现主义时期”。
印象主义就是外界的事物到你内心来的过程,而你内心的感情要向外吐露,就是表现主义。毕加索为什么要画表现主义,因为他觉得这个世界不够人道,尤其是在二战,纳粹的暴力激发毕加索打抱不平。
1937年,西班牙正在内战,西班牙当政者跟纳粹是相通的。在1937年5月的某一天,赶集的时候,西班牙北部的一个小镇,有一架有着纳粹标记的飞机,飞到这个小镇来,投燃烧弹,一路烧过去。3个半钟头,这个小镇上死了2000多人。
当时巴黎正在做国际商展,西班牙政府请毕加索画一幅画来参加,毕加索画了一幅《格尔尼卡》,描绘这次杀戮。
在二战的时候,毕加索已经很有名。德国人一占领法国,就去他家里,看到墙上一个复制的、比较小幅的《格尔尼卡》,德国人问,这是你画的吗?毕加索说,这是你们做的孽。
毕加索的晚年,经济情况很好,从巴黎搬到法国东南部地中海沿岸。这里是他的“田园时期”。
他晚年还有一个说不上名的时期,就是把名著拿来改编。比如马奈的名作《草地上的午餐》,毕加索就把这幅画变一下,把两个绅士拿掉一个,变成一个绅士。
这就是毕加索一生的发展。其实毕加索他对女性特别同情,特别了解,也特别有兴趣,毕加索这个姓是他妈妈的姓而不是他爸爸的,他爸爸叫唐·何塞,他觉得爸爸的姓不好听,就姓妈妈的姓,所以叫毕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