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非遗保护中心正式落成 馆藏珍贵文物80余件
http://www.socang.com 2011-10-28 10:32 来源:四川新闻网
昨日,在北川新县城迎来首个羌历新年之际,建筑面积3075.19平方米的北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落成。据介绍,“5·12”地震使北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了惨重损失,地震发生后,北川羌族自治县开始抢救性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通过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现了濒危且独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5个。
主题展厅 珍藏珍贵文物80余件
北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9年12月28日奠基动工,2010年8月30日竣工,总建筑面积3075.19平方米,由研究室、展览室、资料室、演出室、讲座室、会议室和民间小作坊等功能区组成。该中心位于北川新县城景观中轴线上,是北川新县城标志性项目之一特色商业街“巴拿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5·12”地震后北川精神文化重建的重要成果之一。
“以"恋·羌绣"为主题的展厅,馆藏《回望羌山》《羌山依旧》《禹地羌风》《羌山依然美丽》等羌绣作品和各类实物、文物25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80余件。”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唐红梅介绍,“5·12”特大地震使北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了惨重损失,地震发生后,北川羌族自治县立即落实专人抢救性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收集整理、录音录像,建立羌族民间文化人才数据库。通过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现了濒危且独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5个,目前“羌年”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羌年”、“禹的传说”、“口弦音乐”3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羌笛演奏技艺”、“羌族传统刺绣工艺”、“羌族婚俗”等15项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保护非遗 为传承人买意外保险
唐红梅介绍,“5·12”地震后,北川很多非遗传承人遇难,该县随即加大了对非遗传承人的挖掘与保护,并建立了数据库。该县完善了四级名录体系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开展非物质代表性传承人慰问和帮扶活动,设立了非遗传承人奖励基金。
“为抢救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县文化旅游局对该县申报的2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唐红梅说,在羌族文化重建规划中,该局派出专人调查走访,规划出青片羌族风情、禹里大禹文化、擂鼓古羌茶艺、县城西羌水磨漆等9个传习所。
唐红梅表示,该县还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北川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抢救,引进和聘用羌族多声部、释比文化等优秀文化人才,设立“非遗”传承人奖励基金,培养和储备“非遗”人才。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文物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