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西姆·多里西亚尼 早报记者 高剑平 图
一向标榜“国际化”而与上海本土化艺博会相区隔的上海当代国际艺术博览会(Shanghai Contemporary)(简称“上海当代”)随着今年的总监再度换人——从秦思源换成了陌生的意大利人马西姆·多里西亚尼,路线也随之转向本土化,聚焦亚太地区的艺术。
9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的第五届上海当代国际艺术博览会上,将首次联合民营美术馆联盟,邀请28位来自中国民营当代艺术美术馆的馆长,设立了关于行业自律机制的协议之外,又共同制定一个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此外马西姆还新设了一个摄影板块,在展会最后一天于外滩美术馆举办“新的一代——过去十年和未来十年的炼金术论坛”。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兑现马西姆对主办方的承诺——盈利,虽然这个承诺本身也很本土化。
“上海当代”有本土优势
记者:上海已经有一个专事本土画廊的艺博会了,你怎么区分本土化后的“上海当代”和本土艺博会?
马西姆:我们和艺博会是合作伙伴,是互相补充的。艺博会更多的是传统绘画雕塑,植根于现代艺术,而我们展示的是当代艺术,定义正在发生的艺术,包括更加观念化的艺术,影像,新媒体,装置。上海当代像面放大镜,折射出亚洲新的艺术潮流的趋势。2011年的上海当代是一个商业和非营利组织、学术的混合体,它们在一起融合激发出火花。
记者:为什么会放弃始终标榜的国际化而走本土化的道路?有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吗?还是自己单方面作出的选择?
马西姆:改走本土化道路,属于我个人的选择。世界上有两种艺术博览会,一个是为各大国际画廊提供交易平台,亚洲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给亚太藏家带来各种国际级艺术品是一种博览会的模式,但是我觉得上海当代应该属于另一种模式——我更愿意和中国上海当地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合作,因为真正最成功的展会都是在真正有艺术发生的城市。艺术博览会就是为各种领域之间建立桥梁——城市和艺术之间,中国和世界之间,不同年龄层的人之间。
记者:“上海当代”在目前的国际地位如何?你也曾参加过香港艺博会,你觉得“上海当代”相比较而言有优势吗?
马西姆:“上海当代”现在的目标是向全世界藏家、画廊宣传我们的理念,让他们对亚太艺术越来越有兴趣,让他们觉得这里是展示亚太艺术最好的平台,对国际藏家而言,亚太藏家总是更希望看到世界上所有人都来此看看,到底这里在发生什么。香港艺博会定位于一个交易平台是有优势的,但他们缺少正在发生的艺术活力作为支撑,而“上海当代”的优势是本土化优势。
最终的目的确实是盈利
记者:你承诺有盈利目标,这个目标具体是什么能够谈一下吗?也就是说,之前的几届“上海当代”基本都是不挣钱的?
马西姆:我们还是在投资阶段,因为博洛尼亚(国际展览集团公司)是商业化的盈利组织,我们最终的目的确实是盈利。我们对于参展画廊有一定要求,会拒绝一些不适合的画廊,今年是有目标的,我们始终在投资。
今年有一个特殊策展项目,有包括乐大豆和邱志杰在内的特别策展人团队,把新艺术家和成名艺术家的新作都混合在一起,穿插在展厅的各个角落。艺术展就像上海的呼吸,是艺术生态的一部分,亚洲的艺术体系在不断发展,我们需要这个展览见证亚洲艺术体系的活力和变化。艺术生态其实非常模糊,盈利与否的界限很模糊。
记者:你从哪里了解中国当代艺术?有能报出名字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吗?
马西姆:周铁海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国艺术家们的身份很有趣。国外,艺术家们可能只专注于一种身份,专注于自己的创作,但中国不一样,艺术家拥有多重身份,可以一边从事艺术创作,同时又是社会活动家,又是自己的经纪人,又是商人,又要同画廊拍卖行打交道,处于错综复杂却又十分有趣有活力的浪潮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