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0日至9月11日, “景色的边界——陈子胄油画作品展”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浙江自然博物馆2层油画展厅展出。本次展览由浙江自然博物馆主办,乐清市三禾文化俱乐部、中煤机械集团、华强集团协办,浙江人类与自然油画院、澄旬艺术机构承办,浙江自然博物馆研究员、策展人王卫东担任展览策划。
陈子胄1970年出生于乐清,工作于浙江美术馆,为浙江人类与自然油画院副院长、浙江省油画家协会理事兼秘书、中国美院浙江校友会理事、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人选,先后就读于杭工美校(现杭师大美术学院)、中国美院油画系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创作硕士研究生班,曾任教于浙江工业大学。他的上百幅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家、企业家收藏。部分作品曾在北京华辰、成都金沙等公司成功拍卖。有专著《中国油画家陈子胄》出版。
陈子胄继2001年《石公山的故事》入选中国油画大展并获奖以来,其作品频频出现在国内各种重要展览之中,并五次荣获省级最高级。2003年在他家乡乐清举办的展览,子胄更是邀请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中国油画家协会主席詹建俊,中国油画家协会副主席张祖英、全山石等名家现场指导,颇受好评,并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子胄的作品看,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这是中国油画深层推进中的一个缩影和折射,反映了学术界对中国油画的一种新的期待。
这次展览的作品包括自然风景和工业场景二种题材。“写意性”与“本土性”是陈子胄绘画的一体两翼。“写意性”代表着陈子胄油画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他以自由独特的图式话语方式,以文人的情怀,寻求着无拘无束的“写意风景”境界。而“本土性”则是从中国区域地理文化的视域解读陈子胄油画的形象注脚。他的油画不是对于浙南山水的表层移植,而是图式的深层嫁接与高端融汇。朴素乡景在他笔下幻化成了一种乌托邦式的田园风光与图式,有着鲜明的理想主义色彩。陈子胄描绘江南自然物境的作品朴实而粗犷、雅丽而静宓,蕴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修养,洋溢着画家对山野自然由衷的赞美之情。而从他最近二次入选全国油画展的船厂题材作品中可以看到,其艺术精神又包含着当代观念的思想,深刻地表述了人和自然、人类生存空间的社会性反思,并在作品中展现其油画流痕绘画语言的独特魅力。
“油画流痕”是陈子胄在长期的油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独创性学术观念,他把中国书法的“屋漏痕”、中国画的意境等写意手法与油画材质契合起来,也是他发现并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体现自身价值体系的独立的绘画语言。
前 言
绿色印象
今天,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可能再“纯自然”了,它已被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文明影响过、干扰过,若干自然景观已成为博物馆与记忆。油画家陈子胄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以画笔寻找着绿色印象,描述自然风景,关注工业场景,展现了画家对于自然生存环境的一种社会性反思。
子胄的画作中富有激情的、绚丽的、恣肆的绿色,令人动容,给人思量与回味。这些看似熟悉的景色,在画家的笔下有了生命的跃动,能将你心中渴望亲近大自然的冲动挑拨起来。
子胄在2001中国油画大展获奖后,其画作频频出现在各种重要展览之中,在发挥油画流痕的独创性学术观念、体现自身艺术价值体系的独立的绘画语言等方面引起大家的关注。为了体现自然与艺术的交融,展现油画语言对自然的感悟,同时反映当下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追求,我们特举办此次展览。
浙江自然博物馆馆长 康熙民
201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