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折扇艺术研究巨作《怀袖雅物》出版
http://www.socang.com 2010-07-27 15:41 来源:新浪读书
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国家大剧院、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平江区人民政府、北京苏州企业商会承办,苏州市美术家协会、苏州美术馆、上海书画出版社、翥風阁、苏州赵羽设计有限公司等协办的中国(苏州)折扇艺术展于2010年7月26日至8月2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本次活动将以“弘扬中华文明,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宗旨,以“清风徐来”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苏州)折扇艺术的臻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成就。
在“清风徐来”展览开幕式上,中国(苏州)折扇艺术的集大成研究巨作《怀袖雅物》全球同步签售首发。该书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共分为五卷,全面展现了明清以降苏州折扇在材质、造型、雕刻技艺、扇面艺术的全貌,力图表现苏扇自明代以来六个世纪的历程,是迄今最权威、最完整的苏扇艺术集成,填补了中国折扇工艺史、艺术史、文化史研究方面的空白。
《怀袖雅物》全书共分五卷:第一卷为“通释”,第二卷为“扇骨”,第三卷为“扇刻”,第四卷为“扇面”,第五卷为“苏州竹人录•文抄”。文字本着平实、确凿、简练的文风,对折扇的历史、技法、艺术进行描述和记录;图片本着还原原貌的第一要务,兼备雅致的书卷气息。
苏州是吴文化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折扇的著名产地,折扇制作技艺源远流长。苏州折扇南宋时已能自制,明代开始名扬全国,至清代臻于鼎盛,经历了六百余年的传承,发展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留下了数以万千的艺术精品。
江苏省是文化大省,苏州是文化大省里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江苏拥有昆曲、古琴艺术和端午节等8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中苏州占有6项;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65项,苏州占24项;拥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2名,苏州市拥有28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的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历史悠久,涉及生产实践和生活需要的多个领域。全国工艺美术11大类中,苏州就拥有10大类共3000多个品种。江苏省和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早,并在实践中坚持政策性扶持与生产性保护相结合,坚持项目性保护与生态性保护相结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魅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中国(苏州)折扇艺术展就是一次新的尝试。
折扇小史
扇的发明应用在我国很早,而折扇据古书记载可能魏晋时期就出现过,宋代受日本、高丽的影响,中国开始制作折扇,明清时广泛流行。
苏州折扇,始于南宋,明代开始有名。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记录了马勋、马福、刘永晖、沈少楼、柳玉台、蒋苏台等六位制扇名手。在我国画坛上被奉为“明四家”的吴门派画家沈、文、唐、仇均有扇面作品传世,成为国宝。
到了清代,苏州折扇发展到鼎盛时期,各制扇世家制作出材质多样、面貌丰富多彩的作品,不但行销南北,更是进贡朝廷。
民国时期,苏扇业持续发展,扇庄有张多记、陆春和、杨政记、祝金记、吴仁记、李瑞记、王荣记、宗正记等十多家,集中在阊门西街一带。解放后,苏州各家扇庄合并组建成了苏州扇厂,除生产传统折扇外,还开发了广告扇、舞蹈扇等新品种。
近年来,扇厂转为民营,各制扇世家又开始独立经营折扇作坊,苏扇技艺得以完整保留和传承下来。二OO六年,苏扇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温室效应导致的灾难性气候屡屡出现,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一把小小的折扇,在炎炎夏日无需风扇与空调冷气,便可搧风拨凉,既节约了电能,又风雅无比,是为一举两得。因此在当代,折扇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更具传播低碳和环保的意义。
苏扇在明代以来六个世纪的时间里,兴盛不衰,达到如此的艺术高度,与苏州当时发达的经济文化,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原料资源,以及优越的传统手工技艺都是密不可分的。所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但迄今中国仍未能全面系统地对这笔宝贵的艺术财富加以汇集、整理和研究。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中国折扇 艺术研究 怀袖雅物 出版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