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收藏网    [ 登录 ]    [ 免费注册 ] 提建议 帮助中心 文字年代查询库 收藏夹 首页
清咸丰年间的“买官发票”
http://www.socang.com   2010-03-17 10:36   来源:收藏快报


图1 清咸丰八年买官户部执照

图2 清咸丰八年买官“监照”

■江苏南京   冯家红

    江南贡院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地方,科举题材的藏品征集和研究就成了我们的专业课题。“明经取仕 为国求贤”是封建王朝开国初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手段,但到了后期随着政治腐败,权力膨胀,买官卖官就成为一种不可遏止的社会现象。2008年长春市民齐先生家收藏的一块清代墓碑再现了官场腐败现象,原来这块石碑中竟然藏着一位五品大员“买官”的秘密。

    这块历经百年的石碑高1.5米,宽0.5米,厚度约为20厘米,碑额与碑身系一体,正面刻有二龙戏珠图案,下书“皇清钦加五品布政司理间……”据专家分析这个“五品布政司理间”是花钱买来的,买来的官居然被皇帝钦封,说明当时清代卖官鬻爵很盛行。这块百年石碑上记载的文字是清代晚期官场腐败、买官盛行的写照。

    我所在的南京夫子庙江南贡院陈列馆,征集到两张“买官发票”——户部执照上(图1)填写的文字大意是:“俊秀刘宝三,山东武定府利津县人,年三十七岁,身中面赤无须,今遵例报捐监生,扣京钱二百九十五吊,所捐银两于咸丰八年十一月十五日户部捐铜局收讫,相应换给执照,以杜假冒……”图2的“监照”就是文中提到的“执照”。无独有偶,前不久安徽怀宁县一收藏爱好者从该县一农户家中,也发现了一张清代咸丰九年捐纳监生的“户部执照”。该执照为棉皮纸,石印,长55厘米,宽46厘米,周边印有太阳、云饰等图案。执照内容为“户部为遵旨事据俊秀王X安徽安庆府怀宁县人,年叁拾陆岁,身中面白无须,今遵例报捐监生,京钱叁佰贰拾伍吊,所捐银两于咸丰玖年陆月贰拾捌日,由户部捐铜局收讫,相应给执照,以杜假冒。”并加盖了“户部”朱印。

    有趣的是我馆和安徽的这两张“买官发票”买的都是“监生”,时间只相差半年,而京钱却涨了三十吊,这说明“卖官”的市场“行情看好”。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除科举制外,还有“赀纳”,“赀”为“赀选”是凭借钱财选入为官,“纳”是用钱财换取官职。用资财捐出身则是明、清两朝一大特点。

    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在清朝,“监生”是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这就是我们说的“买官”。我们征集到的“买官发票”,只是买一个监生的资格,至于买更高的官是否出具“发票”,这就不得而知了。

    清代后期,清政府为偿还战争赔款,也放宽了卖官的尺度。买官来做,愈加肆无忌惮,竟然篆刻在墓碑上,印在“发票”上,当做荣耀向后人宣传。买官的目的就是为了个人名利,买官的人当然没有真才实学,又怎能掌管好吏治。晚清时流行的一首民谣,就深刻抨击了“买官卖官”现象:“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形象地描画了官场丑态。由此可见,吏治的腐败是加速清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古董法拉利429万美元被拍卖(图) 古董法拉利429万美元被拍卖(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苏富比尤伦斯藏品拍卖掀起中国当代艺术高潮,并刷新纪录(图) 苏富比尤伦斯藏品拍卖掀起中国当代艺术高潮,并刷新纪录(图) 雕漆神技 雕漆神技 鬼斧神工(图) 废品堆里拣出的珍宝:西周环带纹鼎赏析(图) 废品堆里拣出的珍宝:西周环带纹鼎赏析(图) “乾隆御用清宫壶王”大全套全国正式首发 “乾隆御用清宫壶王”大全套全国正式首发 揽一缕欧洲的阳光带给杭城 揽一缕欧洲的阳光带给杭城 杭州民进书画院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图) 杭州民进书画院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