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的宋代巷路遗址被认定为是当时的西市
执壶等生活用具的发现说明了人口聚集的盛况
通湖路上的唐罗城遗址内又有新发现了!昨日,福建省博物院联合三坊七巷管委会等部门发布:在遗址上发现的宋代巷路具有前店后坊的形式,是当时福州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区“西市”所在。
自秦汉以来,随着生活的需要以及手工业的兴起,中原地区出现了“市”这一贸易形式。发展到唐朝,形成东西两“市”的格局。这一贸易形式也影响到了福州。福建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说,这是福州目前通过考古找到的最早的“市”,与其地位相当的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汴京城中热闹的汴河两岸。
三间前店后坊的开间发现“奢侈品”玻璃
据参与挖掘的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楼建龙介绍,宋代巷路所在地靠近遗址的西北侧,已经发掘出宽17米、进深约6.5米的面积。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块地上有至少三间,长宽各4.8米的开间。
在这块地面上,考古队员们还发现了水井,甚至还有制作玻璃器皿所用的坩埚,上面还有成品玻璃渣。玻璃制品的出现,让人好奇。
郑局长介绍,当时意大利威尼斯是玻璃的主产地,搁在宋代,这绝对是“奢侈品”,需要大量的丝绸去交换。在这里发现的玻璃制品,究竟是福州人足够聪明,学会了玻璃制法呢,还是威尼斯商人到此来生产呢?这一谜团还没得到解答。
不过这些“奢侈品”的生产说明它有着足够的市场需求。作为超越了普通生活需求的买卖存在,可从另一个层面为当时这一区域商业贸易的发达做一个重要的注脚。同样,这一区域大量出土的如执壶、青瓷盘等生活用具,也正好说明了当时这一片区人口聚集的盛况。
郑局长说,经过专家组论证,这是一种前店后坊的形制,出现坩埚的地方应该是作坊,面前作为店面。而在开间前面出现的路,就被称为巷路。
郑局长说,宋代时有临街开市的习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汴河两岸开市的情景。比照这次考古发现的宋代巷路,也是开在街道两侧,因此这种形制符合“市”的定义,且有作坊出现,进一步证明了这里手工业的发达。
宋代福州城内曾有“东西”两市,三坊七巷所在地位于城西,因此这里被认定为是“西市”,是目前福州城内能找到的最早的“市”。
“东西市”借鉴唐长安城带有浓厚中原印记
据史料记载,唐代长安城的“东西市”商贾云聚,店铺林立,是当时经济活动中心,同时也是商业贸易中心。东市所在地靠近皇室贵族及达官显贵的宅邸,故“四方珍奇,皆所积集”,以奢侈品为特色。
当时的长安西市周围多平民百姓,市场以经营日常生活品为主。或许由于顾客层面更大,当时的西市较东市更为繁荣,又被称为“金市”。且由于西市离城门更近,这里聚集了很多波斯、日本等外籍商人,成为对外贸易的桥头堡。
和唐长安东西市类似,福州宋代也有东西两市的设置,可见福州建城时深受中原的影响。根据考古发掘,西市位于文儒坊西段,东市据推测位于水部一带。
西边开市,是重要的贸易点。尤其是西市发展到后期,进一步延伸形成了南街。而位于水部的东市,因为便利的水运条件,则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重要节点,并一直延续到明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深受中原风格影响,带有“唐宋格局”的文儒坊西段,遗址保存较唐长安城更完好。
郑局长透露,遗址上发现的木质挡墙,因为南方湿润的气候条件得以完好保存。而在北方,干燥的天气甚至把唐长安城的木质挡墙变成只剩下一点依稀可辨的痕迹。
同样保留下的还有城墙初筑时的夯窝,在长安城的遗迹里也只是一道痕迹。而放眼中国大地,即便是之后宋代的城墙,也没有类似文儒坊西段保存完好的遗址。北宋的汴京城因河水泛滥,已被淹没在黄河底。而南宋的临安城,因为战火的破坏,如今也几乎找不到痕迹。
拟建遗址博物馆结合重现“3D手法西市”繁荣
据介绍,文儒坊西段遗址挖掘之前,这里是一个垃圾场,也得益于垃圾场,这处遗址才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
据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矗介绍,三坊七巷在原先的规划上,拟将之作为风貌协调区,将文儒坊坊巷格局往这一方向继续延伸。考古取得重大发现后,三坊七巷管委会目前已及时调整了最初的规划,并将基于保护的目的,作出新的设计安排。
未来这一地块拟作遗址博物馆,进行永久性保护。针对目前出土的一些实物,文物部门也计划结合3D手法,重现当时“西市”的繁荣景象。
此外,由于现有条件限制,遗址有不少内容有待将来的进一步发掘和论证。如木质挡墙发现的树皮状编织物究竟是什么用途,遗址尚未发掘的唐五代文化层等等,这都需要长远的努力。而三坊七巷周边的空地,未来也将有计划地通过勘探、遥感等手段开展进一步的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