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题目叫做中国拍卖大预言,倒不如叫做中国拍卖十五年分析,这篇文章我在2007年的时候就已经写过了,但是一直未发表,作为朋友们的交流吧,有兴趣可以读一读,不同意我的观点只做消遣。
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的拍卖市场正式开始,这时候的市场买家不知道怎么买,卖家不知道怎么卖,拍卖靠举手,成交凭兴趣。这是一个市场模式初始阶段的必然现象,那个时候的市面上真家伙可是不少,真正的捡漏让很多懂行的买家饶有兴致,包括潘家园等文玩市场也开始一步步走向成熟。
1997——2002:市场的繁荣必然会带来利益的驱使,这一阶段拍卖市场有着更多的人涌入,但在这个时候,拍卖业在很多人心中依然是一个“高雅”的行业,同期的拍卖行业也被作为“特行”对待,经济的打开,艺术品逐渐升温,“一夜暴富”,“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各方面情绪的形成以及利益化的加重,“赝品”的位置开始凸显。市场还在进步,资金链原始形态初现,拍卖行业进入被利益驱使的年代,同时资金量却越发增长,这种发展趋势每年递增,直至2003、04年到达顶峰。
2003——2005:这几年是对中国(以北京为首)拍卖市场的一个总结,利益到达历史高点,问题开始凸现。物极必反,当有一些靠赝品发家的公司搭上2005年最后一班末班车之后,拍卖行业的第一个“冬天”到来了。
2006——2007:这两年很多拍卖行业的日子都不好过,有些公司黯然退市,有些还在坚持。不过这种停滞并没有带来买方市场的进步,买家的钱袋子在这段时间是紧的,更重要的是大家发现了花了大价钱买来的东西却不对,而又没处说理,痛定思痛越来越不敢伸手。悲哀的是大家的眼力在这个短暂的思考时节里却没有明显的进步,手停了,心未动。
2008——2011:这是我要重点说的一个时间段,奥运会到来了,经济进一步发展,房产、股票的萎靡,带来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前所未有的繁荣!一年富比一年,数亿的资金流动。艺术品投资与收藏成为了一个大众化的话题。翻倍!再翻倍!可怕的数据、惊人的单笔或单场成交额。。。2010年的翻倍、2011年的赶超英美,中国艺术品市场让西方资本家错愕。
尽管去年世界经济疲软,但是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额达到创纪录的115亿美元,而中国也守住了其市场领先地位。一份由法国Artprice公司发布的报告称,去年的拍卖行业收益上涨了21%,并且首度跨越100亿美元大关。Artprice是世界艺术品市场信息行业的领导者。(2012年2月8日 法新社)
同样是2011年,有些拍卖公司忽然有种异样的感觉,你们是否觉得力不从心呢?是否觉得结果怎么和想的和看到的其他公司的成交结果不一样呢?鼓足勇气也宣布一个听起来还不错的成交记录!“大泡泡”的时代来临了。市场是个试金石,有些事情很讽刺。
有谁知道单2011年全国新成立了多少家拍卖公司么?拍卖多、图录多、眼不够用、钱不够使。
买家疯了、艺术家疯了、拍卖公司也疯了,因为行业生病了。
2011年春季国内艺术品行情延续了2010年的火爆态势,各种名家字画精品备受市场追捧,天价藏品层出不穷。但进入秋季以来,由于受宏观调控的影响,2011年秋拍行情已渐现疲态,书画艺术品的成交额和成交率都明显下降。在林林总总艺术品拍卖中,无论从市场人气、藏家群体和资金关注度来看,中国字画无疑是最抢眼的,回眸2011年艺术品市场行情,超过5000万成交的拍品比比皆是,突破亿元大关的也屡见不鲜。步出2012,面对拍而不买、假画频出、经济放缓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书画拍卖市场的走向又将如何?中国书画拍卖能否一扫去年秋拍的阴霾,再度续写天价神话?(雅昌艺术网—《中国书画能否扫去阴霾延续拍场神话》)
2012年:热爱生活的人不要去多想玛雅人的预言。
今年将是拍卖市场的第二个寒冬,拍卖业将会出现兼并、退市、联合的局面,生存法则告诉我们要想办法活下去,拍卖人的冷静会给市场带来重新繁荣的条件,思考自己、思考行业,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冬眠是短暂的,短暂的休息会迎来春天。
这次的市场变化不同于2007年,通过今年的调整,2013年的春天开始,卖方市场会逐步走向成熟。货真价实的东西才是人们的亲睐;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做到言而有信、诚信经营;不再为利益的驱使而不择手段,用实力来营造品牌。买方市场也会走向成熟,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清楚的了解自己买到的是什么。这里无关所谓的赝品,而是人们的需要。
中国是个巨人,强者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