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王劼音个展(图)
http://www.socang.com   2012-02-22 09:44   来源:浙江艺术网


展览海报


花卉 378 2011年 100X100cm 布面丙烯


山水359 2010年 130X65cm 布面丙烯

      展期:2012年3月10日~2012年4月15日     
      开幕酒会:3月10日(六) 15:30
      艺术家:王劼音     
      展览总监:吴放      
      学术主持:尚辉         
      展览执行:陈晶晶、吴培、徐建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4号楼217室  华府艺术空间
      电话:021-32080681                      
      微博:华府艺术huafuart
      主办单位:上海华府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

      “无中生有——王劼音个展”于2012年3月10日在莫干山路50号4号楼217室的华府艺术空间举办。此次展览将汇集艺术家最新创作的油画、当代水墨精品。作为在当代艺术领域执着的探索与开拓者,其作品不仅独具江南诗性文化的韵味,还伴有着西洋绘画中那些注重主体精神发挥的现代美;优雅而不失爽朗的线条,那浓浓的渗透在骨子里的墨晕,跟随着艺术家的笔触而流露出的潇洒劲儿,都会深深震撼着立在画面前的每一个心灵。

      王劼音是写实绘画与观念艺术混搭时代逆向而行的艺术家。不过,他的这种逆向性,既不是刺目暴力的抽象表现主义,也非颠覆架上绘画的新媒体艺术或观念艺术,而是在当下综合材料的探索中对于中国画精神的回溯和对于意象审美的创造。这正像他的创作,总是和现实世界的视觉真实形成优雅的审美间离一样。

      受主流艺术思想的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绘画以具象写实为主体。这种创作趋势,既和85美术思潮对于现代主义的追逐不同,也有别于新中国以来形成的主题性写实主义美术样式,而是在新的全球化视野中对于具象写实绘画的中国创造。这种具象写实绘画主体的形成,无疑以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教育体系为依托、以表现现实生活为基本美学观念、以传统写实绘画对于现代性与当代性的融合为主要学术探索路向。相对而言,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而形成的这种美术潮流中,中国当代美术也减弱了对于现代性绘画的本体探索,甚至于当代艺术的勃兴与阵容,都远远大于这种现代性的前卫特征。在当下中国美术的各种大展中,现代性的绘画创作有时只作为这些视觉盛宴的一道配菜,而没有在这段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这种历史的缺憾,或许因为王劼音的艺术探索而得到某种补偿。

      和在具象写实中表现当代的视觉形象不同,王劼音的视觉资源无疑来自于心象。但他的创作,既不是再现自己的幻觉与梦境,也不是探寻隐藏在世相中的抽象结构与形式,在如何编织自己的画面形象方面,他只是借助于审美客体的经验化的形象,如花瓣、花叶,如山石、树木,等等。作为经验性的对象形态,花卉与山水在他的作品中并不具有个体性,这些花体山形只成为他进行画面形色分析与意味营造的符号。但他的作品并不因符号的简单而成为经验的复述或程式的复制,他的难点,恰恰在于在这种简单的符号中创造丰繁的意象,在于在每幅作品中表达并不相同的审美体验。就此而言,激发他创作热情的或许和具象写实绘画大抵一致,那就是感于璀璨灼华的生命绽放,慨于百味人生的世态炎凉;但当他表达倾诉这些感慨时,却经过心灵视象的转化,仿佛心灵视象成为现实物象的转换器。他的艺术创造,便体现在如何间离这种现实的视觉图像。

      想象,无疑是这种间离现实的重要思维方式。王劼音的想象不是幻化成新的形象,而是让这些简单的符号形成丰富的意象,尤其是通过色层、滴痕、肌理和涂鸦般的线条构成一次次新奇而独特的视觉体验。其实,他的画面色调也被限制在石青色、灰褐色和米灰色等有限的几种调性内,但他却通过被稀释了的丙烯在画布上的自动性渗化、轻松随意的横扫薄涂和意态绰约的硬笔线条来形成变化莫测的色层、斑痕与肌理,从而让人玩味这种没有技巧中的技巧、漫不经心中的意匠和不塑造形象中意象。在他的作品中,语言既是他创造想象的翅膀,也是赋予受众想象的羽翼,语言本身成为一种精神的直呈。

      实际上,王劼音对于心象的捕捉也是有视觉资源的。譬如,他偏爱的石青色、灰褐色和米灰色等有限的几种色调,多半借鉴了敦煌壁画历经千年而形成的图像。这种图像色调已滤除了人间的烟火气,显得古朴苍凉、绵柔典雅、底蕴丰厚。在某种意义上,王劼音通过简约的画面图式而传递的无穷意味,无疑来自于千年壁画弥漫出的古朴沉着的气息,是这种气息赋予了王劼音心象以历史的厚度。再譬如,他对于滴痕斑渍、薄涂笔触与硬笔线条的兴趣(这几乎构成了他作品的语言主体),有些接近街头巷尾的涂鸦。这种被严肃艺术看来有些不入流的图像却被他借用到画面中,并和中国画的写意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诙谐与庄重、自由与谨严、发泄与抑止的冲突和对比。还譬如,他画面中反复运用的渗化、滴流、薄涂、覆盖等由语言本体形成的图像,都借鉴了水墨、水彩、油彩、丙烯、麻布、触碰、粘连和刮痕等多种媒材与媒介的物质属性,画家借用这些媒材与媒介的物质属性来形成语言上的对比和变化,由此去替代形象的塑造性与形象的表意性,让物质属性本体由原来的图像信息载体转化为图像信息本体。

      当然,这些图像资源为何成为王劼音的心象,或者说,这些图像资源如何被画家选择并整合为一种心象的表达,的确也更深刻地揭示了艺术主体的精神向度、人格品性以及地缘文化的作用。作为中国油画的摇篮,上海无疑是中国近代西洋绘画引进与传播的中心。富有意味的是,无论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第一代油画家,还是延续到后来的数代油画家,大凡能够在上海这种海派的文化环境里生存下来并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艺术家,都会携带着极其浓郁的海派文化特征。在绘画上,这种特征往往表现在对于西洋绘画中那些注重主体精神发挥的现代性或具有现代性倾向的油画流派的选择,把表现自我、抒发灵性放在首位,并由此和自古以来就形成的精致典雅、风流蕴藉、阴柔含蓄的江南诗性文化相对接。在某种意义上,这些画家都抵触艺术的教化性与严肃性,尊崇艺术的自我表现与审美性。如果说从刘海粟、林风眠、吴大羽而开始的海派油画是从后印象派到立体主义的江南诗性绘画的探索,那么,王劼音的油画则试图从隐藏物像的角度对现实世界的间离,并通过媒介的综合性让材料语言本体呈现诗情的意象。显然,王劼音在江南诗性的文化上承继了前辈油画的审美特征,但在如何表达上则形成了自己的话语方式与个性腔调。和体现江南地缘文化特征的许多艺术创作一样,王劼音并不单纯注重画面上的经营。在他看来,艺术创作就是艺主体的人格修炼与品位升华,而作品只是这些主体精神的冰山一角,是艺术家人性情怀的对象化。

      在写实绘画图像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下,在观念艺术用图像记录与凝固他们的思想创意的时代,王劼音以间离现实的绘画性来表达他逆向性的思维,而这种逆向性恰恰体现了一个有思想、有识见的艺术家的人格独立和对于艺术的独特理解与创造。他的创作本身就是对于现实社会优雅而审美的间离。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个展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英国著名陶瓷工艺品博物馆欲变卖藏品还债(图) 英国著名陶瓷工艺品博物馆欲变卖藏品还债(图) 揭秘故宫馆藏美人图(图) 揭秘故宫馆藏美人图(图) 世界名画中 世界名画中 窃贼最偏爱谁的作品(图) 网传50元钞票上印有唐僧师徒(图) 网传50元钞票上印有唐僧师徒(图) “香雪如故”首届梅花画展在万梅花馆隆重举行 “香雪如故”首届梅花画展在万梅花馆隆重举行 苏富比追讨4900万 苏富比追讨4900万 买家依然神秘(图) 故宫被盗展品投保金额41万 故宫被盗展品投保金额41万 此前5大盗2死刑3无期(图) 新建美术馆重划北京艺术版图 新建美术馆重划北京艺术版图 艺术区进军黄金地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