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艺术学院主义正名
http://www.socang.com   2012-02-20 10: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如今,学院的名声不好,“学院派”几乎是僵化、老套画风的代名词。这首先是在“现代绘画”的起源——法国闹的。
  当年法国的“学院”,不仅指巴黎美术学院(本名是“学校”),其实还指更上一级法兰西研究院里的“美术学院”,与法兰西“文学院”、“科学院”是平级单位。这些“美术学院”的院士,决定了法国沙龙的入选,权力很大。今天被奉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一辈子想送作品入选沙龙,愣是都被这些院士给否定了。如今“美术学院”与巴黎美术学院已经脱钩,再说,如今的法国已不再讲什么“美术”,所以“美术学院”也权威大减,基本上成为一些老画家的“养老院”。
  在这样一个“学院”之名词被批倒批臭的时代,法国著名艺术批评家让·克莱尔却挺身而出,出来为学院和学院主义辩护、叫好,这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克莱尔是法国批评当代艺术的旗手。他看不惯西方当代艺术圈指鹿为马、粪土成金的黑幕。一些“当代艺术家”完全没有受过学院的训练,无师自通,不学而能,获得大名。有些今天在西方大红大紫、作品卖天价的著名“艺术家”,原先竟是种花的花匠、铁路工人、博物馆保安等职业!可以说,当今西方最有名的当代艺术家,大多与“学院教育”无关。
  事实上,当今西方的当代艺术,颠覆了“学院”,也颠覆了基于学院的“美术”。一切皆无标准,也无规则。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花匠成了法国最当红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花盆艺术品”不仅长时间供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广场上,还代表法国搬来中国来展示,真是让全世界的美术学院颜面扫尽。
  克莱尔痛感西方当代艺术圈没有价值标准和规则,有的只是“势力倾轧”和投机。而学院主义则代表价值标准和规则,有一整套艺术训练的“学院性”教育。他认为,艺术是需要学院教育,需要学习手艺和技巧,而不是某个人莫名其妙地冒出来成为“天才”。
  克莱尔尖锐地指出,当前西方其他艺术如电影、舞蹈等,尚还有某种“学院主义”,为什么独独“造型艺术”可以无法无天?他的原话是:“造型艺术不是某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天才的突然显现,而是要学手艺,是一定数量的技巧,使人能够以最明快、最协调、最有力的方式表现自己要表现的东西。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们要拒绝造型艺术的手艺和技巧的概念,而在其他知识和创造领域,如电影,人们都是完全自然地接受手艺、技巧的概念。人们不可想象一个电影艺术家不学而突然成为电影艺术家的。人们都知道,一部影片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导演的才气,它还取决于,比如,灯光师的能力。舞蹈家们不能无视舞蹈的规则。为什么造型艺术可以拒绝这种技术知识?”
  所以当有记者问,如果当代艺术所谓“先锋派”消失了,什么样的历史模式可以取而代之?克莱尔当即回答:是学院主义。
  学院在克莱尔心目中,是一个神圣概念,代表着一种大家公认的规则和价值标准:“学院在许多世纪曾经是一种非凡的创造创作工具。当然,我不是说今天的巴黎美术学院。学院不是这样的,不是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我想到的是古代的学院,汇聚了一些高贵不俗、有文化的人,他们制定一些规则,没有这些规则就不可以做任何作品。因此,我再一次认为,应回归那些操同样手艺、尊奉同样理想的人的共同体。”
  西方的美术学院,是从意大利的画匠、雕刻匠的作坊演变而来,从师傅教徒弟那种社会地位低微的“机械之艺”,慢慢转变成老师教学生的高贵的“美术”。 1648年,法国雕刻绘画学院成立,“美术”(Beaux Arts)一词在西方首次出现。一帮原先的工匠扬眉吐气,成了“学院中人”。从此,为了创造美,人们需要进入学院学习去掌握这些技巧和手艺。学院根据每个人掌握技能和创造美的能力,分出优劣,颁发奖赏。而如今,欧洲的学院传统已被美国战后推广出来的“当代艺术”颠覆殆尽,令人悲哀。
  中国的美术学院,也受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在学院引入“装置艺术”、“影像艺术”,无形中冲淡了原先的学院教育,甚至对学院教育有无必要产生了疑问。君不见,西方当代艺术舞台,那些呼风唤雨的明星大腕,相当多数没有受过美术学院的训练。甚至一些不学而能者,还去了美术学院当教授。如法国当红艺术家波尔当斯基并无学院经历,却去了巴黎美术学院当教授。老是给牲口开膛破肚的奥地利“行动艺术家”尼茨,去了德国法兰克福“高等美术学院”当教授……
  学院教育究竟能不能培养杰出画家?
  从大概率上讲,杰出画家应该出自美术学院,应该具有良好的美术技能和基本功。但从小概率上讲,中外历史上都有杰出画家没有受到系统的学院训练。法国画家卢梭,是个海关工作人员。中国大名鼎鼎的齐白石,原先是木匠……个例的天才总是有的,但不能据此认为杰出画家根本不需要学院教育。
  中国的美术学院不仅有必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好,关键是要有自己的价值标准。我赞同童中焘的观点:中国画应当自立标准。
  中国画本来是有自己的标准。只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文化自卑,认为中国文化和中国画不行了,同时受西方进步论“时代精神”的蛊惑,一味“创新”,丢弃传统,弄得中国人没有了自己的艺术价值标准。老想紧跟西方的“现代”和“当代”,但老也跟不上。丢了自家的,人家的也沾不上,这便是中国目前美术学院的困境。
  破解这一困境也不难,那就是重新肯定自己的价值标准——雅俗之辨,重新肯定中国自己的雅文化精神。如果把美术学院办成一个“雅术学院”,那一切都有希望……

  作者:河清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艺术学院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香雪如故”首届梅花画展在万梅花馆隆重举行 “香雪如故”首届梅花画展在万梅花馆隆重举行 苏富比追讨4900万 苏富比追讨4900万 买家依然神秘(图) 故宫被盗展品投保金额41万 故宫被盗展品投保金额41万 此前5大盗2死刑3无期(图) 新建美术馆重划北京艺术版图 新建美术馆重划北京艺术版图 艺术区进军黄金地段 西班牙ARCO开幕 西班牙ARCO开幕 争议作品成热门(图) 荣宝第72期拍卖会古董专场亮相(图) 荣宝第72期拍卖会古董专场亮相(图) “故宫是安保最难做的博物馆”(图) “故宫是安保最难做的博物馆”(图) “中银香港纪念钞”发行首日暴涨十倍(图) “中银香港纪念钞”发行首日暴涨十倍(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