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艺术的千年之魅
http://www.socang.com   2012-02-16 11:09   来源:投资者报

  “阿拉伯地区、土耳其、伊朗、中亚和晚期南亚艺术展馆”是在长达8年的精心筹备后,于2011年11月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重新开馆的。开馆近3个月,刚刚结束“9?11”十周年纪念日的美国公众对伊斯兰艺术的热情出人意料。“参加伊斯兰艺术讲解的人是最多的,建议你早一点去。”前台咨询员常常善意地提醒游客。

  融于生活的信仰与艺术

  大都会博物馆的伊斯兰艺术馆新馆被认为“思想深刻、有见地”,这从新馆的展陈设计可窥一斑:展览整体布局以“关联与多样性”为主旨,按年代和地区排序,分为15个陈列室。从公元7至17世纪倭马亚王朝和阿玛斯王朝治下的伊朗,到公元16至20世纪的南亚,纵贯整个伊斯兰世界,仿佛完成一次千年穿越。

  步入主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乳白色的陶碗,碗口缀以阿拉伯书法铭文:“三思后行,方成完器”。这件10世纪诞生在伊朗尼沙布尔的作品,显示出中世纪阿拉伯人审美情趣中令人惊异的优雅。

  与陶碗类似,这里的大部分藏品来自王室或民间的生活艺术品而非宗教艺术品。“每一件艺术品在被博物馆收藏前都是可以用手摸的,这是和其他艺术品大不一样的地方。”52岁的讲解人凯蒂指着一张华美的土耳其地毯介绍道。

  中世纪的欧洲绘画作品常以圣经故事为题材,而虔诚的藏传佛教徒常常倾其所有为佛像镀金,但是在伊斯兰艺术中,很少见到神和先知的造型。这是因为伊斯兰教教义反对偶像崇拜,宗教仪式极为简朴,清真寺往往只是伊斯兰举办礼拜和聚会的场所,没有华丽的装饰和神像。不过,阿拉伯人却善于通过华美的艺术手段在世俗生活中融入虔诚的信仰。

  阿拉伯艺术家的才智集中在三种形式:书法、植物纹样与抽象图形。其中,书法在伊斯兰艺术中拥有崇高的地位,对《古兰经》的誊抄使得书法成为敬事真主的重要手段。伊斯兰艺术部主管希拉?堪彼说:“阿拉伯书法主要用在金属制品或建筑物上,繁复的纹样常常用在纺织品和木制品上,伊斯兰皇室用品则体现着阿拉伯工艺的最高水平,无论观众有着怎样的文化背景,都会被这些艺术品天生的效用和惊人的美丽所震撼。”

  阿拉伯艺术中对图案的研究和使用有极高的水准:密集的层次、繁盛的装饰、变化的节奏是其主要特征。阿拉伯装饰风格对世界其他艺术流派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西方“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和抽象绘画中均不难发现伊斯兰艺术的痕迹;甚至中国唐代的陶艺也曾受到阿拉伯大写意画和图案画的影响。

  伊斯兰艺术同样也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在阿拉伯帝国开疆辟土的过程中,伊斯兰文化曾经与闪族文化、希腊、拜占庭、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等交相融合。在13世纪后期的一个埃及瓶颈上,雕刻着中国风格的凤凰。而伊斯兰细密画与中国工笔画颇为神似。正如博物馆馆长托马斯?坎贝尔所说:“伊斯兰艺术并非独立的艺术表现,而是数百年地缘交融、文化影响下不断演变的产物。”

  再现阿拉伯文明的深邃

  托马斯·坎贝尔在开幕式上说,“西方社会一直用狭隘眼光审视伊斯兰世界,在这里他们会得到一个全新的认识,体会到伊斯兰传统文化的深刻与伟大”。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随后的500多年里,阿拉伯帝国从西亚“新月沃地”迅速扩张,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强盛的文明之一。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哲学和医学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文明程度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恩格斯的名言如此评价,“阿拉伯流传下十进位制、代数和炼金术,而基督教的中世纪什么也没有留下。”

  在某种程度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再现了阿拉伯文明的盛景。

  走进15世纪土耳其帝国展厅,立刻被奢华而逸然的红色所包围。在西班牙式的高阔穹窿下,地面铺着的30英尺长巨大红色地毯与墙面的红色地毯交相辉映;另一间华屋中的“国王的地毯”则是大都会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曾经属于俄罗斯彼得大帝;一座18世纪大马士革的私宅会客厅用杨树木板搭建而成,墙面饰以金箔和宝石,这不是模型,而是货真价实的实物,1930年代初从原住宅拆除,1934年运到纽约,1970年代捐赠给大都会博物馆。

  大都会博物馆的另一“镇馆之宝”是16世纪萨非帝国的宫廷手稿《ShahTahmasp国王纪》。《国王纪》是波斯诗人菲尔多斯(Ferdowsi)在11世纪初完成的6万字长诗,是文学史上最浩繁的史诗之一,描述了在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前的伊朗帝王故事,历代有诸多的插图版本。萨非王朝时期插图本是绘画水平最高的版本之一,用精密画形式细致生动地描画了宫廷生活,造型优美细腻,色彩雅致高贵。

  除了富丽堂皇的物质文明,阿拉伯人传统上极为重视知识与艺术。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有妙语云:“如果你有两块面包,要用其中的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展出品中的占星罗盘、医学典籍、库法的《古兰经》抄本、圣杯、国际象棋棋盘……让人不由得被古代阿拉伯人的智慧深深吸引。

  阿巴斯王朝曾经在巴格达建立“智慧之宫”,翻译和研究了大量文献,包括波斯、希腊、印度的书籍以及西罗马帝国灭亡后通过拜占庭遗留的大量古典文献。希腊、罗马文明通过阿拉伯人的翻译因而得以保存和流传。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学者布雷福特曾在著作中指出,“没有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就没有欧洲的文艺复兴。”

  “后9·11时代”的文明对话

  从位于大都会博物馆二楼的伊斯兰艺术馆乘坐电梯直下大厅,刚好可以看见底层关于“9?11”和平主题的一个纺织艺术展海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宗教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史。

  “9?11”事件之后,西方社会充满了对伊斯兰世界的恐惧和猜疑。实际上,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同源,伊斯兰人在血缘上与犹太人接近,都属于闪族人的后代。在11世纪罗马教廷十字军东征之前,伊斯兰教教义是比较宽松和平等的。但是在随后几百年愈演愈烈的文明冲突之后,宗教、文化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变得极为敏感和复杂。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此时重开伊斯兰艺术馆,因此成为一个颇有意味的文化事件。素来秉持艺术本质的大都会博物馆特地将展览定名为“阿拉伯地区、土耳其、伊朗、中亚和晚期南亚艺术展馆”,用地缘名称来刻意地“去伊斯兰化”,避免部分展品引起伊斯兰世界不必要的困扰。

  为了庆祝伊斯兰馆的重新开馆,大都会博物馆从去年10月底就开始组织大量的文化活动:系列演讲与对话,艺术巡游讲解,伊斯兰主题音乐会与演出,阿拉伯与波斯诗歌朗诵和读书会。系列讲座中的关键词是“跨文化艺术”(Art crossing cultures)、“东方与西方”(east and west)等等,标志着用艺术的语言传递“文明的对话”正是此次活动的主题。诚如阿拉伯诗人穆罕默德?达维希所说,“当野蛮、仇恨和战争的语言喧嚣于耳时,我们更需要另一种语言——诗的语言,以便加深我们对人性的感觉和意识,并让我们继续梦想自由与和平,信仰人类的共识。”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伊斯兰艺术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荣宝第72期拍卖会古董专场亮相(图) 荣宝第72期拍卖会古董专场亮相(图) “故宫是安保最难做的博物馆”(图) “故宫是安保最难做的博物馆”(图) “中银香港纪念钞”发行首日暴涨十倍(图) “中银香港纪念钞”发行首日暴涨十倍(图) 靠笔墨功力和人文精神支撑的中国画 靠笔墨功力和人文精神支撑的中国画 英国选出十大最浪漫美术作品(图) 英国选出十大最浪漫美术作品(图) 写实绘画是否有未来(图) 写实绘画是否有未来(图) 印象派画作收藏趋谨慎(图) 印象派画作收藏趋谨慎(图) 看不懂毕加索:先用iphone穿越艺术史(图) 看不懂毕加索:先用iphone穿越艺术史(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