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泥人儿
http://www.socang.com 2012-01-16 10:41 来源:新民晚报
苏州出产泥人儿,历史悠久。宋代陈元静《岁时广记》云:“今行在(杭州)中瓦子后市街、众安街卖磨喝乐最为旺盛,惟苏州极巧,为天下第一。”磨喝乐一名魔合罗,旧俗农历七月初七用以表示送子的礼物,后来演变成为玩偶,是泥人儿的原始形态。
又据顾禄《桐桥倚棹录》云:苏塑泥人其法始于宋时袁遇昌。流传至清代,开始出现戏曲人物的情景剧题材、一出一出的泥人儿戏。李丑《扬州画舫录》也有记载。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写到的苏州土仪除绸缎绫锦洋货等家常应用之物和笔墨纸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之外,还有虎丘出产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筋斗小小子、沙子灯”。泥塑薛蟠小像“和薛蟠毫无相差”。这时泥人儿戏又有了发展,由戏曲人物进而贴近现实,贴近生活。
苏杭民间泥塑自然也流传到邻近城市,无锡锡山的泥塑“大阿福”是另一个品类。大阿福之后,后来也有戏曲人物,古装戏、现代戏,样板戏,用小锦盒装着,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
近年有些艺术院校的师生和专业人士介入民间泥塑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很有一些富有创意的作品问世。
去年曾见浙江中国美院毕业生塑造的街头拉胡琴卖艺的师徒俩(可能是盲艺人)一组泥人儿,题作《拉戏》,形状丑陋,神情甚佳,丑中见美,内蕴丰富。艺术上滞后千年的民间泥塑,开始进入了一个高品位的新时代。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泥人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