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2012中国艺术品市场 混战中的“小年”
http://www.socang.com 2012-01-12 13:38 来源:盛世收藏
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纠结之中划上了句号,虽然我们还带着许多的疑问与不安。在年初,我们就曾指出,2011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先是春拍井喷,后是秋拍减速分化,但总的来讲,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创新高之中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有一个数据能说明一些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月5日,2011年中国艺术品秋拍,最贵的10件拍品,成交额共计21.74亿元,高于春拍19.52亿,增幅为10.21%。所以,今天我们讲,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是小年,指的是艺术品市场的“收成”会减少,迅猛发展的势头会减弱,但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欠收”。主要的原因有:
1、市场的进程发展的必然结果。西沐进程揭示的市场进程基本上演绎完成一个进程,并且市场行情得到了整体的大幅提升,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规模扩张并未拉动市场体系及市场机制发育的根本改观,中国艺术品市场“抗风险”的能力未从根本上得到强化,中国艺术品市场逐渐进入一个平台发展期。2012年正是这一进程的一个必然的环节与结果,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进程的规律决定的。
2、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本面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在局部要素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状况。先看市场结构的基本面的大势:首先是大的走势、规模的扩张能力以及价格的成长性。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市场大的走势已经在形成的过程之中,以拍卖市场为例,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0)》(西沐著,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接连公开了两个数据:一个是2010年秋拍数据,一个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数据。其中,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创下了年成交额约为586亿元人民币的新纪录,仅秋拍的成交额就达380亿元人民币之多,较2009年的225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额又超出了150%的增幅,远高于其他经济门类的增幅和涨势。《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0)》指出,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会持续向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会站在700亿元人民币的大关上,可能会冲击1000亿的规模,中国艺术品市场总规模将达到3600亿元人民币。在市场环境、资金及这种趋势的带动下,市场主体的其他组成部分虽然未能表现出与拍卖市场同步的热度,但总的状况是不断向好的,并不断走出了前两年的冰冻期,迎来了一轮新的发展机遇。其次是看市场的结构,这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主体构成层面,主要的核心是一、二级市场的消长状况。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中,还是像以前市场高峰到来那样,上演了拍卖带动画廊的基本格局。当下,与拍卖的火热相比,画廊市场还是显得有些冷落。二是资金构成层面,最大的变化是,藏家及玩家资金规模占拍卖总资金规模的比例在不断下降,而新进入的机构及资本的投资资金的数量及所占总投资规模在迅速攀升,资金构成比例的这种变化,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投资基本结构的变迁,为市场新走势的形成与巩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及其体系的民间背景及市场大环境的不断形成,都在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空间及发展的动力提供新的机遇与前提。四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参与者的构成正在发生着新的、极具战略性的调整,这不仅表现在年轻财富类人群的大量涌入,更表现在国外藏家及资本的积极参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这种新的发展趋向,是一种结构性的战略调整,必将在一个新的高度促使中国艺术品市场迈上新的台阶。第三是市场行为层面。随着经济及国运的不断增强,人们投资、收藏与消费中国艺术品的能力及习惯也在不断地形成之中。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问题与宏观及形势的不明朗,也正在减弱艺术品资本的市场信心,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
3、市场发展的增速在下调,市场的底层结构处于分化之中。最为突出的就是:
第一是分化。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分化的大势下,产生了过度竞争的格局:增速下调以后不同的艺术品版块出现了多元化取向。第二是市场规模结构的调整出现分化,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除了几个大的拍卖公司以外,区域拍卖市场成长非常迅速,特别是像上海、广东等一些区域的市场成长很快。第三是成长结构的调整出现分化,以前的一些小企业,小的拍卖企业和新兴的企业成长非常迅速。第四是拍卖企业数量不断膨胀。我们知道,在产业经济学中,集中度是直接反映了市场竞争的程度,是决定市场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其他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都与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中,集中度对市场绩效的高低有决定性的影响。经分析,我国艺术品拍卖业的市场集中度,在10年间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概括地说,市场集中度数年平均下降5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艺术品拍卖业的集中度在不断下降,原先占有优势地位的拍卖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被蚕食,拍卖市场一直处在以分化为主导的演变之中。
第二是跨界。一是不同交易制度的跨界问题,特别是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居于强势地位的拍卖业的跨界问题最值得关注。二是基于新的科技进步而形成的新的业态的跨界问题。首先,不同交易制度跨界融合,特别是居于优势地位的拍卖业的跨界融合的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画廊跨界,如拍卖行进行私下交易、包装自己的艺术家等,即拍卖行充当起画廊的市场功能;二是与博览会跨界,如当下的一些拍卖行举办一场拍卖会的拍品就达几千件,一些小的拍卖行也是如此,项目齐全,林林总总,就像一个艺术品博览会的规模。其次是一些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于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处理与管理技术的融合基础之上的新业态的形成,对现有艺术品市场交易制度及体系的冲击而引发的由于市场交易制度基础改变而引起的融合与跨界问题。所以我们讲,我们坚决反对由于过度市场竞争而引发的低水平扩张,而不是基于交易制度基础发生改变而引发的跨界,特别是拍卖业通吃式的跨界。保持不同市场交易制度应有的特性,不仅有利于艺术品市场更好地定位并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有利于整个市场生态的形成与发展。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础未有根本性转变之际,在诚信乱象丛生中,又加入了新的交易制度间的、基于短期行为的种种跨界,增加了市场交易秩序的混乱程度,极有可能引发市场交易层面的一场无序竞争的混战。特别是在市场没有出现主导性的力量之时,在整合能力低下的情况下,势必生成市场集中度低下,过度竞争引爆的混战,势必导致资本进入艺术品市场的信心,这也是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小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为此,我们讲中国艺术品市场2012年的小年,是对2011年高速成长所积累的问题是一种消化,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进程的一种必然趋势,关键是如何把握大势,认清市场结构,不断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艺术品市场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