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当代建筑正在面临文化个性的缺失(图)
http://www.socang.com   2012-01-10 17:19   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国建筑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然而现在每当人们谈起中国的当代建筑时很少有人能想起既有地域色彩又有能让大家记住的地标性建筑。不仅如此,有人甚至惊呼,中国的城市越来越像了,通过这里的高楼大厦你很难分辨自己身处何方?中国的建筑学会把以上种种问题归结为中国建筑丢失了文化。
  当我们描述自己曾经去过的一座城市,首先会谈到那里的建筑。北京城充满生活气息的胡同,苏州小桥流水的江南园林,安徽白墙黑瓦的山水人家,都曾经是中国建筑中的代表。然而最近几十年中国的建筑似乎失去了中国特色的“精气神”,中国房地产协会名誉会长宋春华对此稍显义愤:
  宋春华:当前我们建筑缺乏个性,建筑的个性越来越模糊了,以前我们看一个建筑,一看就知道这大概是个什么建筑,现在你看了以后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宋春华认为这些建筑之所以缺乏个性是因为设计师,业主喜欢眼睛盯着国外的大师,看看人家最近玩什么,自己立刻跟风,追求所谓的时尚,所谓的漂亮。于是在中国各地,大小城市刮起了一股又一股“风儿”:
  宋春华: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甚至于到农村,刮起了阵阵的所谓跟着这个风,先刮的那个叫欧陆风,现在又新刮起来了,叫做迪拜式的超高层风,不管什么城市,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非得来个超高层,另外就是盖里和扎哈的那种非线性风,变形,张牙舞爪,还有拉斯维加斯的LED风,看看我们有些办公建筑,晚上是灯光闪闪,你要不知道它是个办公室,你可能以为是个赌场。
  欧陆风格的小区,超高层大厦,变形夸张建筑和灯光闪闪的办公楼充斥在我们的大小城市里,让每一座城市看上去都差不多。崔愷是我国著名的工程设计大师。他设计的外研社办公楼,殷墟博物馆和拉萨火车站站房都因鲜明的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深有体会地说,正是在跟风中,中国建筑失去了地域特色,更为糟糕的是,这些建筑建好了一时半会儿还没法拆:
  崔愷:建筑不应一般的、泛泛的,反映某种流行文化,它应该反映的是某一特定土地上场所中的特定文化,虽然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但从特定地域的文脉中汲取营养保持特色,肯定是建筑与这片文化沃土之间必然的深层次的联系所在。
  建筑既属于一门工程学,也属于一门艺术。建筑在人类文化传承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从北京故宫到罗马的斗兽场,从埃及金字塔到美国国会大厦,建筑成为了一个地方的标志,也保留下很多历史。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的中国建筑却在全球化的文化盛宴逐渐丢掉了自己的“文化”内涵,不能不让人痛心。
  造成中国建筑没文化的原因很多。建筑师过多依赖与电脑设计,缺乏文化素养的积累,没原创的动力和激情。不过在工程院院士马国馨看来建筑在中国已经与艺术文化无关了,只于GDP有关,只于城市形象有关。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车书剑进一步认为,建筑设计过多地被业主,或者领导所干涉:
  车书剑:招标归招标,但决定归决定,最后还是一些领导说了算,主要是这些领导的攀比,你有工程我也要搞工程,你搞一个电视塔200多米,250米,我要超过你,251米。
  在相互攀比中,领导们认可的高楼大厦次第建成,却基本上全是一个样子,就是比高,比漂亮,却没有考虑自己的城市是否需要这些建筑,自己的城市到底需要什么样子的建筑。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徐宗威认为,正是因为中国建筑没有特点,所以很少有中国的建筑能使用100年以上,这并不是因为这些楼质量不好,而是因为它们已经不合时宜了:
  徐宗威:中国建筑的工程质量寿命是没有问题的,中国的建筑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寿命达到50年、70年、100年甚至更长一点问题都没有,最近几年当中确实有不到30、40年的房子,甚至更短一点就被拆掉,重要的原因之一,我觉得还是跟文化的缺失有关。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建筑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中国龙”写出的民族心声(图) “中国龙”写出的民族心声(图) 奈良美智自曝两张赝品混入其大手笔作品集(图) 奈良美智自曝两张赝品混入其大手笔作品集(图) 换个角度看收藏:“全民收藏”格局下隐藏的病态心理 换个角度看收藏:“全民收藏”格局下隐藏的病态心理 朝鲜画五年涨了百倍 朝鲜画五年涨了百倍 2012第三届中国当代百名老艺术家书画展在杭州盛大开幕 2012第三届中国当代百名老艺术家书画展在杭州盛大开幕 润物有色——胡晓钢水彩画展开展暨杭州元构画廊揭幕仪式举行 润物有色——胡晓钢水彩画展开展暨杭州元构画廊揭幕仪式举行 宋徽宗"千字文"拍出1.4亿 宋徽宗"千字文"拍出1.4亿 上海博物馆疑其真伪 画家邵声朗家中失窃20幅李可染李苦禅等珍贵字画(图) 画家邵声朗家中失窃20幅李可染李苦禅等珍贵字画(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