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自觉自信的中国美术(图)
http://www.socang.com   2012-01-05 13:11   来源:美术报

      丹青献给党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庆祝党的90华诞,经过2010年近一年的准备活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以及全国各地美协分别组织全国最前沿的美术名家,拿起手中的画笔,描绘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与发展。

      美术家用心中的真情,创作出一幅幅妙笔丹青,举办大小不同的美术展览,向年届九秩仍青春勃发的党献礼。在众多的展览中,分别于北京、浙江、上海、湖南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最前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浙江省美术作品展”、“咱们共产党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展”、“辉煌岁月·红色经典——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湖南省美术作品展”,尤为突出。这些展览集中在2011年的7月陆续登场,其中既有经美术家一年采风写生创作而成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又有展示浙江翻天覆地变化的“最前线”和表现共产党人山一般形象的“咱们共产党人”,亦有体现湖湘文化与中国革命渊源的“辉煌岁月·红色经典”,展览虽名称不同,但主题一致,均是以美术作品说话,见人见事。

      主题大展的难度尤甚于美术家的自由创作。然而在上述几项大展中,却涌现出了不少主题性与艺术性兼具的优秀美术作品。从众多丹青献给党的展览中,至少有两个方面值得美术界总结:首先,对于艺术家而言,创作是艺术家在自由世界中的追求与遨游,但当你面对主题性创作时,应当抱以怎样的态度寻求怎样的切入点开展创作?其次,作为主题性展览的组织者,在策划具体的活动与展览时,应当以怎样的视角引导美术家们的创作。

      中央提出文化强国方针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体现中国当代文化创造力的艺术价值观和美术作品是中国美术输出的内核,这种内核只有借助于文化产品的产业化输出,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形成文化价值观的辐射。

      在2011年,包括美术在内的文化产业,在中央一系列的规划布局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表明中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后,在文化领域提出更高追求。这是继1996年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命题,也是2007年中共十七大以来的这届中共核心领导层,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重要议题。

      十七届六中全会勾勒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辉煌前景,尤其是公报中的“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等论述,直指文化美术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公报发表后,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等机构在第一时间组织美术界专家学习贯彻,美术界人士深受鼓舞。

      此后的12月17日,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主办,中国美协承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启动仪式。此次以1.5亿巨款启动国内最大规模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以新的视角解读历史,展现中国美术价值观,呼唤更多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参与创作,并且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在内的各种艺术齐上阵。此项工程,可以看作是2005年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姊妹篇,同时也是对中央文化政策的实际具体践行。

      中国美术“版画年”

      版画在中国美术中一直与国画、油画、雕塑相提并称为四大创作门类,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地位。但在近20年里,版画这道深沉古老的风景,似乎却在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2011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在这一年中,版画无疑是中国美术的“明星”。

      为纪念中国版画在过去80年中所取得的历史成就,以及试图寻找中国版画在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国美协特将2011年定为中国美术“版画年”,引导全社会重新审视中国版画的历史、功能与价值。

      自年初起,版画界迭掀波澜,杭州、上海、广东、北京等地的版画展与研讨会及纪念活动此起彼伏。5月,中央美院“显像之境”,回顾中国丝网版画30年的发展历程,联合九大美院重新树立丝网版画教学构架;8月,浙江美术馆“鲁迅的面容”纪念性特展,以3个版块,通过文物、文献、各时期作品等430余件展品,呈现“鲁迅的艺术”、“艺术的鲁迅”与中国新兴版画80年的发展演变,在历史语境的回望中彰显鲁迅精神的当下意义;9月,上海美术馆“纪念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中国版画展暨学术研讨会”以“重新解读”为题,拟结合对种种误读的重解,力图更准确、更立体地认识不同时期版画的语境、价值与地位;9月,中国美术学院“重负与重觅”诠释了一代代国美版画人走过的版画之路,通过对历史与传统的回溯,寻找以本土精神为基点的版画艺术的新动向;还是在9月,于浙江美术馆举办的“第19届全国版画展”,则是对近年版画的一次全面检阅,新人新作大量涌现,显示出我国版画发展的前沿状态与新高度。

      “版画年”反映出版画盛况的同时,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尽管版画在全国美展中以一个主流画种的身份单独展出,在艺术院校里,也与国画、油画、雕塑一起作为传统的主流专业,但它在国内所受到的关注远不如国画、油画,版画常常只是陪衬或点缀。如今,社会认知度低,民众普及性差,是版画发展中的软肋。

      在今天火爆的艺术市场里,版画特有的“间接性”和“复数性”决定其在艺术价值认定和市场价值增值方面的尴尬,再加上消费者收藏动机的功利性和市场操作的不规范,导致了版画艺术在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之间明显的差异,从而使得版画难以以正常的姿态介入市场。但从另一方面看,因版画市场不佳,而使版画家无需追随市场,也不必进行商业炒作。乐观地说,版画市场的不景气,换来了今天版画“土壤”的相对纯净。

      版画艺术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品位,它的制作感和多样性使其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丰富的表现力、有序的理性思维和鲜明的个性特点构成了现代版画强烈的艺术魅力。正如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齐凤阁所言,“如果从版画既摆脱了过去政治功利的困扰,又未更多地经受商品大潮的侵蚀,在深化语境和精纯技艺中进入了多向的稳定发展期的角度看,这种状态纯粹说是基本符合版画实际并值得珍视的。当然若能突破其问题的局限,在精品力作的打造中使版画的艺术价值与商品价格双双走高,是否会使版画的发展进入更佳的状态!”

      对于版画,我们似乎应该有更多的期待。

      《富春山居图》两岸合璧

      由一件美术作品的分与合所引起的巨大社会效应,回荡在2011年中,它使得这一年因历史上的一幅国画两部分的相遇,而被世人所铭记。

      2011年6月1日,分隔360年之久的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两卷《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成功,配合合璧成功而特意举办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同期举行。

      除去其本身的艺术价值,这幅传世名画的“合璧”之所以如此牵动人心,原因很简单:在它的笔墨画轴背后,浓缩着中华民族的风雨沧桑、两岸同胞的离合悲欢,更寄托着中华儿女的美好祈愿。对过往而言,“合璧”是一种告慰,一种实现;对于未来而言,“合璧”更是一种契机,一种希望。

      《富春山居图》的两岸合璧,也引起了国画界的创作热情,两幅汇集了两岸知名山水画家创作而成的《新富春山居图》也在今年与观众见面。这两幅《新富春山居图》分别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和杭州鸿茂控股创意发起,并由宋雨桂、王明明、宋柏松等人从中穿针引线,《新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是对《富春山居图》文化遗存所蕴藏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的深入挖掘与理解,是传承黄公望创作精神,深度折射两岸共同文化遗存——国画艺术在当代发展的新境界,更是积极响应温家宝总理冀望“名画合璧,两岸归一”之倡议,以“合笔”促“合璧”,促进两岸文化的全面交流与融合,可谓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机构引领美术发展大趋势

      2011年,体制外美术机构似乎没有表现出过于活跃的状态,而包括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在内的美术机构和院校,在引导美术事业发展中成绩卓越。

      中国美术家协会在过去的一年中,筹办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美术作品展”、“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和“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等大型活动,并携手全国各省市美协,持续开展“阳光新疆写生作品展”、“百家金陵画展”、“中国西部大地情”、“吾土吾民油画展”等诸多品牌活动。此外,持续开展对全国农民画发展状况、各省市(自治区、解放军、新疆建设兵团)美协工作及美术状况、中国美术核心价值观研究、赴革命纪念地采风创作情况、体制外艺术家生存状态、80后美术家队伍等当代中国美术现状调研等活动,在过去的一年中也行之有效地开展。

      在2011年的众多展览中,有两项展览是不得不单独来提的,那就是“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和“大美西藏——西藏当代绘画邀请展”,这也是继2009年“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后,中国美术界关注少数民族题材与少数民族美术创作的盛举。

      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端至今,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在中国现代美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尤以新疆、西藏、青海、广西、云南、贵州、内蒙古等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域最为引人入胜。虽然与少数民族题材相关的美术展览,在近年来都一直有过,但以如此的体量和内容进行梳理,却实在不多见。少数民族题材,一直是为广大艺术家所钟情的一块创作区域。新中国美术史中,不少经典的美术作品,其源泉与灵感正是来自于神圣的高原。

      如果为中国美协整理过去一年的大事记,极不能漏写其分支机构的完善。先是实验艺术艺委会与建筑艺术艺委会两个全新的艺委会成立,之后,中国美协著作权维权办公室成立。新成立的两个艺委会进一步丰满了中国美协的协会组成,特别是实验艺术艺委会的成立,体现了中国美协工作观念的进一步开放,而新成立的著作权维权办公室则是为中国美术如何解决一直让艺术家为之头疼的侵权问题,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在2011年的9月,中国美院“国美之路”系列继“致葵园·许江作品展”、“东西贯中·吴冠中大型艺术回顾展”、“国美之路·林风眠师生联展” 之后,再推 “重负与重觅·中国美术学院版画之路”、“书法道——王冬龄书法艺术展”。“国美之路”通过中国美术学院师生群体的个案,寻找中国美院始终贯穿的学术文脉,追溯和回顾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弘扬中华文化的自信与传承。此外,“艺术与学术:贡布里希的知识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历史与现实——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视觉之象——艺术现象学与当代艺术”主题邀请展等一系列具有学术前瞻性的学术活动,也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推动下有序地展开。

      发端于1981年,前身为“中国画研究院”的中国国家画院,2011年迎来30周年庆典。作为新中国美术发展中一支重要的创作力量,中国国家画院在30年的发展中为新中国贡献无以数计的经典美术作品,此次名为“东方既白”的30周年庆典活动,将一幅幅与时代同行的画作齐聚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制出中国美术史诗般的经典篇章。此后,中国国家画院又在第一时间与上海国际艺术节再度合作推出“写意中国·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书法作品展”,该项活动也是中国国家画院继2010年与第九届艺术节、中国―东盟博览会合作之后,为让高端美术走进普通大众视野而做出的又一举措。

      继中国国家画院之后,山东画院与广州画院也分别在2011年迎来了挂牌和新址暨当代美术馆奠基。

      亿元拍品与“一元不付”

      文交所,前路在何方

      2011年即将收尾,回顾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一片繁荣背后却依然乱象丛生。不管是被不断刷新的拍卖纪录和市场规模,还是鱼龙混杂的“乱象”和“疯狂”,亦或是层出不穷的赝品事件。

      今年年初,将艺术品“证券化”一度在全国各地许多文化产权交易所中流行,一时风光无限。继天津文交所首吃螃蟹轰动一时后,各地文交所纷纷效仿,“天津模式”不断被复制,北京、山东、河南、云南等地都在其后开启了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并且问题频现:涉嫌非法文物交易、交易规则的“朝令夕改”、发行资产包暴涨暴跌、被指内幕交易、信息披露缺失等,将乱象丛生的交易所推上了风口浪尖。艺术品“证券化”的诸多弊端在这波人为炒作中暴露无遗。

      2011的拍卖市场依旧热闹,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曲线。今年春拍几大龙头拍卖企业受益尤为突出,与2010年秋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幅。与年初春拍相比,秋拍则要理性很多,几十轮举拍的狂热情景,在秋拍中已很少出现。在动荡的经济环境下,艺术品市场是继续一枝独秀,还是辉煌难继,结论还存在很多变数。

      拍归拍,但买家付款了吗?2011年的拍卖市场中,亿元拍品的高频率出现,有了些许“作秀”的成分,不少人对拍品的真实成交持怀疑态度。同时,买家“拍而不买”,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国内买家对商业诚信缺少基本的敬畏,同时整个社会对不守信者也缺乏一种惩罚机制。

      年初,央视3.15晚会揭露虚假艺术鉴定横行现状,曝“专家”假鉴定让古董玩起了穿越。可见专家“掌眼”亦不可靠。一套伪造的汉代“金缕玉衣”可能不值几文,但如果加上5位国内顶级古董鉴定专家出具的评估报告,它的估价可能达到令人咋舌的24亿元——这即是目前古董鉴定中的乱象典型。

      从造假、鉴定到骗贷三个环环相扣的环节背后,让人们对古物鉴定界的“专家”以及文物鉴定行业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照理,作为行业行政管理人员,需要恪守权利的边界,不应介入带有市场性质的鉴定活动。可见,鉴定行业内部缺失的是有效的体制约束。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所有事情只能退到“职业道德”的最底线。经济大发展,民间收藏也日渐活跃起来,只有少数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掌握着文物鉴定的话语权,他们的行为将直接影响艺术收藏和市场。时下的收藏界,唯利是图的伪专家、伪大师与不理性的收藏者构成了供需关系,这也是造成虚假鉴定横行的重要原因。所以除了“职业道德”之外,相应的法律和监督机制才是市场有效运转的硬性保障。

      “拍假”依然还在盛行,4月被曝的潘天寿《雁荡山花》孪生现象、6月北京九歌的《人体 蒋碧薇女士》……层出不穷的赝品事件发生后,我们不禁要问艺术品鉴定,还能相信谁?

      2011年中国艺术市场带给我们太多难忘的回忆与反思,加强监管,终结艺术市场乱象,迫在眉睫。

      美术维权有了“娘家”

      2011年3月15日,近50名作家在这个“维权日”集体讨伐了百度文库侵权。在美术界,著作权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画家权益经常被侵害,作品被抄袭、被复制甚至被篡改,除了艺术家个人被侵权,机构自身也被侵权,不断有各类假冒美协名义的活动出现。中国美协成立维权办公室,2011年,美术界的维权工作全面铺开。

      抄袭、篡改、造假,假画当真画出画册、办展览、被出售或被拍卖,形形色色的美术侵权遍布在各个美术领域。从个体涉足到团体,从个人创作到公共艺术,从商业用途到公益事业,从个人行为到政府行为……近几年,美术领域的侵权行为日渐扩散,一年比一年严重,然而,美术家在创作之余,或没有那么多精力维权,或不知该依据什么法律,或认为维权成本太高,或跟侵权人无法交涉,总之处于弱势地位。

      从1990年《著作权法》出台,到2001年、2010年两次修改,可以说,十几年间,《著作权法》中关于美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相关法律建设有所进展,比如,不仅是把美术作品当作著作权法单独的保护主体,而且在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人、美术作者享有包括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权、发表权等共17项权利。美术作品的保护期和其他种类的作品基本一致,即作者终生直至死亡后50年等等。

      从2009年开始,中国美协对中心、基地进行了全面整顿,已停止了11个中心和2个基地。在充分调研、慎重考察的基础上,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目前,中国美协签约的创作中心共12家,其他创作中心、写生创作基地均已被叫停。

      规范创作中心和写生创作基地,正是中国美协维权的一个前奏。中国美协将2012年定为维权年,维护中国美协的名誉权,维护集体的权益和会员的权益,并将维权进行到底。

      设计更加善意

      2011年,对于中国设计界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有了自己的国际设计三年展;这一年,“包豪斯”来到了中国;这一年,原研哉带着他的MUJI也来到了中国;这一年,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杭州等地设计周纷纷以“国际范儿”的姿态优雅登场……

      今年9月,经过长期运作,由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倾力打造的“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以“仁:设计的善意”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当代人类所取得的优秀设计成果,帮助中国公众更好地理解设计的价值。对于公众来说,涉及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是一次设计的启蒙,而对于专业界人士来说,此次展览意味着中国设计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起点。从“进军米兰”到举办中国自己的国际设计三年展,中国设计史又揭开了新的一页。

      “包豪斯”是设计界的“创世纪”。可以说,人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包豪斯”。5月, 7010件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史系列藏品落户中国美院。这批藏品以德国魏玛“包豪斯”为核心,体现了1850年以来西方近现代设计史的发展和演变。中国的设计界可以自信地说:研究“包豪斯”来中国吧!

      几年前,MUJI之风席卷中国,人们被它返璞归真、简单生活的哲学观所吸引,无条件地信任这个品牌的设计与品质。6月,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在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推出他的中国首次大型个展——“设计的设计”,亲自解读了MUJI的不败秘笈。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中国美术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京经典苏帮玉雕大师精品拍卖1月6日开槌(图) 南京经典苏帮玉雕大师精品拍卖1月6日开槌(图) 2012,预言不可错过的20个展览!(图) 2012,预言不可错过的20个展览!(图) 方寸之外见珍重 方寸之外见珍重 西泠印社首届田黄石专场再书佳绩(图) 600多幅培根手稿被指伪作(图) 600多幅培根手稿被指伪作(图) 西泠秋拍开槌首日暖意浓,拍卖市场的意义在于价值挖掘(图) 西泠秋拍开槌首日暖意浓,拍卖市场的意义在于价值挖掘(图) 泰坦尼克遗物将拍卖估价1.89亿(图) 泰坦尼克遗物将拍卖估价1.89亿(图) 2011西泠秋拍开槌 2011西泠秋拍开槌 市场回归理性 香港特技大师动画描绘中国味水乡 香港特技大师动画描绘中国味水乡 在十余国热卖(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