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梁上所刻石鱼是前人记录江水水位的标志
“无压”呵护白鹤梁题刻
“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保护方案出自上海交大
上海交通大学今天上午举行“白鹤梁古水文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新闻发布会。白鹤梁是一座天然石梁,位于长江涪陵段靠近南岸的深水航道旁,长约1600米,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枯水季节时梁顶才能露出江面。三峡工程建成和水库蓄水后,便永远位于三峡水库库底。如今,借助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教授葛修润提出的“无压容器”保护方案,参观者可以从水下一睹白鹤梁真容。
据葛修润介绍,白鹤梁题刻堪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从唐朝广德元年(公元七六三年)以来,我国人民用刻石鱼的方式将历年来的枯水位镌刻在白鹤梁岩壁面上,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白鹤梁”因早年白鹤聚集梁上而得名。白鹤梁上所刻石鱼,是前人用来记录江水水位最枯的标志,又称石鱼水标,为研究长江水文、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规律,提供了极好的实物佐证。
在上午的发布会上,专家们对白鹤梁古水文题刻采用以“无压容器”概念为基础的原址水下保护方法予以肯定。这个方法克服了修建原址水下保护工程在力学、结构和岩土力学和施工方面的重大技术难题。“无压容器”是整个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核心。这个水下保护体为椭圆形平面的单跨拱形壳体结构,壳体结构覆盖“白鹤梁题刻”,“容器”内的水与容器外的长江水连通,内外水压抵消,壳体还能保护题刻不受泥沙淤积和冲淘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