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古村保护开发工程即将完成
文/ 记者廖靖文 通讯员邓莉 图/ 记者邱伟荣
专家们指出,即将完成的黄埔古村保护开发工程令人欣慰,“抽疏保旧”“修旧如初”“市政优先”的理念是广州市旧村保护的范例杰作。昨日,《走进黄埔村》一书举行首发式,黄埔古港黄埔村研究会筹备委员会同时成立,将与中山大学展开深度合作,发掘黄埔古港古村这座人文宝库。
13栋古建筑修旧如初
昨日,海珠区人民政府和广州市政府侨务办公室联合编著的《走进黄埔村》一书举行首发式,20多年来为保护黄埔古港古村不懈奔走呼吁的张磊、司徒梅芳、黄银英、陈春声、刘志伟、罗汝才、林家劲、余定邦、梁碧莹、陆琦等十多位著名学者和热心人士聚首一堂,沿着三公里的麻石路重走黄埔村。
冒死奋战55天营救孙中山的永丰舰舰长冯肇宪故居;走出了巨商大学者科学家等一门七代名人的左垣家塾;向美国成功追讨庚子赔款,用于开办清华大学的爱国外交家梁诚族祠;让南粤人民告别购买洋糖历史的糖业专家冯锐故居……黄埔古村工农商学兵行行有精英,一条村落诞生了近代史上诸多名人,被称为“黄埔村现象”。但知道黄埔村的人并不多,古村珍贵的遗迹也渐渐凋零或被新建筑所遮挡。
2008年,原广东省社科院院长、著名历史学家张磊教授与中大副校长陈春声、中大历史系教授刘志伟、中科院华南植物所原所长、黄埔村人梁承邺等学者一起致信汪洋书记,提出对黄埔古村进行保护开发的建议,得到了省市主要领导的支持。2009年,广州市决定对黄埔古村进行综合改造,海珠区启动了黄埔历史文化古村保护整治工程。有关部门按“修旧如初”的原则,对村内13栋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重新铺设了连接各个古迹节点的街巷,绵延成三公里长的麻石路。沿着麻石路,可以从黄埔古港一直深入黄埔古村,囊括主要史迹。
采用麻石井盖 实现雨污分流
原广东省社科院院长、著名历史学家张磊教授说,黄埔古村的保护修缮工程达到甚至超过了他的期望,不仅古建筑和历史风韵得到保护,村民的生活环境也显著改善。记者看到,古村绵延的麻石路上,原来的井盖用特制的麻石井盖代替,改造后村内全面完成了雨污分流、三线下地、市政供水、视频监控工程建设,各种管线就全部藏在老麻石下面,村民享受到了市中心的市政配套。
“修缮工程通过‘抽疏保旧’的手段还原了历史原貌”。传统建筑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陆琦认为,古建筑形态保留得十分好,且存在独特性,日本楼、姑婆屋、子牙居的建筑风格在珠三角都十分罕见。
众学者20余年奔走愿望成真
“看到今日的黄埔古村,我们20多年来的夙愿终于圆了”。昨日重走黄埔村的多位学者都是长期以来关注黄埔古村和古港,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看到现在黄埔古村即将完成保护修缮的风貌,回忆起当年大家每天从中大颠簸两个多小时来到黄埔村,在田野村民中调查考察,饿了就买一碗云吞面蹲在路面吃的情景,诸位学者感慨良多。
“那天我们虽然又热又脏,可是大家都有如获至宝的兴奋”,2000年7月5日,中大副校长陈春声和刘志伟、黄银英等专家在将近荒废的黄埔村北帝庙发现了8块被石灰封存多年的碑刻,其中包括刻有“黄埔税口”字样的石碑,是一口通商时期海关税口的佐证,具有极大的历史研究价值。
专家:“黄埔村会留得住游客”
陈春声说,再次走访黄埔古村“非常满意,感觉比较震撼”,通过抽疏将原来被挡住的古建筑露出来,形成连贯的游览路线,这种保护开发的模式值得推广,要强调的是,黄埔古村不只是一条古村,它作为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窗口,产生的历史影响是国内其他古村古港所无法比拟的,所诞生的名人之多影响之大无出其右,必须突出其独特性。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志伟教授建议,一方面要继续对黄埔古村的人文资源进行深挖,即使是废墟式的遗址也要挂牌保护好;另一方面要将黄埔古村古港和相连的黄埔涌、琶洲塔,以及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塔等联系起来,成为一条展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精品线路。“相信黄埔村不仅会吸引游客,还会留得住游客,它是全国独一无二的”。通过适度科学的旅游开发,不仅可促进经济发展,也能促进古村深度保护。
作为黄埔古村保护的最早倡导者,司徒梅芳倡议成立黄埔古港黄埔村研究会,发掘黄埔古港古村深厚的人文内涵,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认可。昨日,黄埔古港黄埔村研究会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将与中山大学展开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