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南澳Ⅰ号”是2007年5月在广东南澳县三点金海域发现的一艘明代古沉船,船载文物数万件,以瓷器为主,其次是陶器、铜器、铁器、竹木漆器,此外还发现有锡器、肉类、果核等。
2009年9月26日,“南澳Ⅰ号”水下考古抢救发掘项目正式启动。2010年7月21日,水下考古发掘和出水文物现场保护工作暂告一段落,出水文物保护工作进入实验室保护阶段,这一阶段是在检测分析和模拟实验的基础上,采取更具针对性的脱盐、清理等保护措施。
大气环境和海底环境差别巨大。因此,现场保护工作的关键是尽量保持文物保存环境的稳定,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
“南澳Ⅰ号”发掘出水文物最常见病害现状包括陶瓷器残损、脱釉、表面污染,铜、铁、锡等金属腐蚀、残损、变形,竹木漆器和食品等有机类文物遭受生物腐蚀和污染。(见图1)
对出水文物采取的第一步干预措施通常是清淤。清洗时要格外注意操作力度和处理程度,避免洗掉文物自身的重要信息。大部分瓷器经海水冲洗后光洁如新。(见图2)
清淤之后,为防止环境变化引起出水文物的损坏,需要对文物进行初步脱盐和稳定处理。(见图3)
对于一些脆弱文物,应特别保护处理。五彩瓷碗表面颜料非常脆弱,稍有触碰,颜料即有脱落,这类瓷器初步清洗后,采用独立容器存放,保持潮湿、避光。
为进一步了解“南澳Ⅰ号”出水文物的材质组成、用途及病害情况,分别取各类文物本体、表面沉积物和锈蚀物样品,通过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
瓷器表面沉积物主要为石英和硅酸钙,在部分瓷器表面发现碳酸铁,可能是由于长期与铁器接触所致。
铜板含铜约99%,有少量自由态的铅杂质,以此推测船载的大量同类型铜板可能是作为纯铜原材料出口。
根据各类文物病害情况,分别取铜板残块、瓷铁凝结块、木块、果核等进行保护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方法清除铜板和瓷铁凝结块的一般附着物切实可行,但仍有部分需要借助各种化学试剂清理;硼酸硼砂在木材和果核浸泡脱盐中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但对器物颜色有一定影响,更好的方法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见图4、图5)
海水中的可溶性盐类积聚于文物表面和空隙中,当文物发掘出水后,其保存环境发生改变,盐分可能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对文物造成损害。对出水文物进行脱盐处理十分必要。
浸泡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脱盐方法,适用于文物脱盐。其原理是利用溶液浓度梯度,离子自发地向浓度梯度低的区域移动,通过定期更换浸泡液,可逐渐将文物中的可溶性盐替换出来。(见图6)
脱盐处理结束后,出水文物暂时脱离危险状态,但其后仍有大量的后续保护工作。
最后,需要指出,海洋出水文物的保护和一般出土文物、传世文物的保护存在很大不同,现场保护面临诸多条件的限制,进入实验室后还需经历彻底的脱盐处理,有机质文物还需要经过脱水定型,这些工作一般都历时较长,尤其是短期内面对数量巨大的出水文物,保护工作更是十分艰巨。面对种种困难,首先应该保持出水文物的整体稳定,力求文物不因发掘出水而经受损坏,进而通过分析研究和实验,选择更为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最终揭开历史的面纱,为现在和未来保护文化遗产。
张欢(作者单位: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