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贝尼耶(Nicolas Bernier)《频率——量子光》(Frequencies-Light Quanta),声光装置,2014年
近十年来,声音艺术似乎逐渐融入主流。2010年,苏格兰艺术家苏珊·菲利普斯(Susan Philipsz)赢得了透纳奖,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从事声音创作的艺术家入围这一奖项,也标志着声音艺术长期边缘化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这位女艺术家一直在发掘声音改造空间和塑造心理的潜力。
金炳浩(Byoungho Kim)《胶体》(A Colloidal Body),声音雕塑,2010年
其获得透纳奖的作品《低地》(Lowlands)是她将自己哼唱的苏格兰民谣(一首讲述溺水的水手在梦中与爱人告别的哀曲)用喇叭在“自杀圣地”格拉斯哥George V大桥下播放出来。艺术家意在用私人的声音改变这一悲凉的公共空间,鼓励听众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池田亮司(Ryoji Ikeda)《Test pattern [no13]》,6台DLP投影仪、6台计算机、12个扬声器,116×140×435cm,2017年
声音与建筑空间的亲密互动并不是个案,通过几十年的艺术实践,声音艺术创作早已不再是单一的声音创作,它已与建筑空间、视觉装置等媒介不可分割,呈现出清晰的跨媒介趋势。困扰艺术家已久的定义问题似乎被悬置了,人们不再强求为声音艺术确立严格的边界。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纯粹的声音艺术作品往往缺乏物质实体,与观众之间存在着理解的天然屏障,但却又需要观众在一段时间内去体验,这便对声音的视觉化创作与展示提出了新的要求。
伯尼·克劳斯(Bernie Krause)《伟大的动物乐团》(The Great Animal Orchestra),声光装置,2016年
对于这一展示困境,博物馆一直在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案。2010年的“发声:当代乐谱”是MoMA举办的首个声音艺术专题展,展出了16位最具创新精神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策展人芭芭拉·伦敦(Barbara London)的组织下,它既不是音乐表演,也不像很多观众所预期的那样到处挂满耳机和扬声器,而是多以影像和装置艺术作品组成,甚至有一些是完全的视觉艺术,从而引发了声音艺术是否一定要落脚于声音本体的讨论。
卡米尔·诺曼(Camille Norment)《Rapture》,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北欧馆
澳大利亚艺术家马可·富辛纳托(Marco Fusinato)从2007年开始创作的系列作品《大量黑色爆裂》(Mass Black Implosion),就将希腊前卫作曲家伊阿尼斯·泽纳基斯(Iannis Xenakis)乐谱上的音符全部与中间一点连接起来。他通过简单的联想对乐谱的视觉表达进行了荒诞的重构,作品稠密的视觉效果仿佛暗示着应该同时演奏乐谱上的所有音符。
马克·富西纳托(Marco Fusinato)《Mass Black Implosion (Shaar, Iannis Xenakis)》,墨水传真,2012年
而2017年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声音的轨迹”展览(Soundtracks),则通过将听觉可视化加深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互动。法国艺术家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Céleste Boursier-Mougenot)的参展作品《Clinamen v.3》最为吸睛:数个圆润饱满、晶莹白透的瓷碗以大小高低各不相同的姿态漂浮在蓝色水池中,随着恒温池水的循环更迭,瓷碗也在其中兀自旋转,仿佛是永动的钟表组件。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Clinamen v.3. 2012-ongoing》,2015年
策展人对听觉化的偏爱无疑拉近了声音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这也说明今天的美术馆已为迎接声音艺术的到来做出了准备。声音创作俨然已超出单一的范畴从而演绎出新的艺术形态,声音装置、声音雕塑等把不同艺术领域间的复杂关系铺展开来,在视觉和听觉间交织、穿插。
池田亮司(Ryoji Ikeda)《临界点》(Point of no return),2018年
在视觉信息爆炸的今天,当代人的内在文化需求使听觉转向成为一种必需,而这一进程需要声音艺术作为先锋。时至今日,声音艺术由于其本身的模糊定义和难以展示,相对其它当代艺术类别来说发展相对缓慢,这实际上暗示着听觉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困境。
因为人们总体上还未从视觉中心主义的贯性中走出,对接纳声音艺术所需的收藏体系、展陈方式和理论建构都未准备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声音艺术已经开始进入主流,但它仍有待更多人对其进行关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