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收藏网    [ 登录 ]    [ 免费注册 ] 提建议 帮助中心 我们的服务 收藏夹 首页
版别不同价 三招教您鉴别银元真假
http://www.socang.com   2007-12-06 13:52   来源:

鉴别银元最好拿放大镜看仔细

银元发出温润的白光

  在去年广州举办的一次收藏拍卖会上,一枚极其珍贵罕见的五角星孙中山头像银元一举拍出了2万元的价格,创下了孙中山头像银元拍卖的超高价位。与此同时,孙中山头像银元市场价格也是猛涨,特别是上、下五星与错版银元,年增值幅度50%~200%以上,收益可能远胜炒纸黄金。

特点:

版别众多价格差上百倍

孙中山头像银元又成为近年来银元收藏的热点。据了解,孙中山头像银元主要以一元面值的较常见,不过即使重量与币面标价一样,但由于品相与稀有性不一样,其价格少则200元,多则2万元,价格相差上百倍。

造成价格落差如此之大的原因,主要就在于其品相及版别不同。据古钱币收藏专家叶晖介绍,同一种银元如果在版别上存在着微小差别,价格可能就有天壤之别。

如同是一元银币,透打版与普通版,价格相差就是整整1倍。另如五角星版与六角星版,价格相差更是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不止。

叶晖说去年广州拍卖了一枚五角星孙中山头像银元价格达到了2万元以上,而较常见的普通六角星银元每枚价格仅200元左右,两者之间价差达到100倍。

上、下五角星及错版币:

年增值50%~200%

“孙中山头像银元”普遍年增值10%以上,而其中最为稀罕珍贵的上、下五角星及错版银元,年增值幅度在50%~200%之间,收益甚至远胜投资纸黄金。

据业内人士透露,投资纸黄金今年上半年收益普遍不高,即使是情况较好的,平均收益也就在15%~30%,但与收藏银元则不一样,如果能淘到货真价实的稀罕货,收益翻番可能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叶晖告诉记者,普通六角星银元,1996年、1997年还是40~50元/枚,现在至少200元/枚,年均升值30%左右。而上、下五角星孙中山头像银元几年前还是600~700元/枚,现在至少是5000~20000元/枚,年升值幅度在50%~200%之间。

三招鉴别银元真假

专家表示银元的造假手法总的来说不外乎全造假与半造假,全造假即用现代材质制作假文物银元,而半造假则是将普通文物银元稍作改造,建议可通过看、称、听等三招基本识别真假。

招数一:二观一察

所谓二观,即是观银色与神韵。叶晖拿出两枚真品“孙中山头像银元”,只见真品色泽润白柔和,可用手或软布擦拭包浆,可反射出强烈的亮光。而赝品多为白铜、铅、锡等合金,颜色发青灰或干白。其次,真币多为雕版高手雕模,以机器冲轧,图案精美,齿边深且有序。叶晖指出一定要看清楚每个细部,最好是用20倍放大镜,观察其币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砂眼,图像细微处是否缺失或被改动,有些造假者将六角星改成五角星。

招数二:称重量

所谓称即是称重量,这类银元一般重量在25.5克至27克之间,每枚真银元之间误差不会超过0.4克。而假银元都掺入了较大比例的铜、铅、锌等其他金属,因此只要用同等体积的假银元与真银元比较一下,用手指轻轻一掂,就会发现假银元轻,真银元重,一般来说轻了1克以上的即为赝品。

招数三:听音韵

听音韵是鉴别真假银元的主要手法之一。据了解,假银元材质分银包铜与银包圈等多种。叶晖用食指轻托银元中心部,以另一银元轻敲边缘让记者试听,真银元发出的声音纯正婉转、柔和,声音悠远绵长。叶先生说声音尖锐短促的可能是全铜镀银的仿制品,含铜量高的假银元敲击声尖而高,含锌量高的假银元声音脆而响,夹铜或夹铅的假银元声音呆滞而没有转音,挖补的银元声音低哑或成“哑版”。“此外,也有一些真银元经过火烧、猛摔产生裂痕或长期受潮后声音也可能变得反常。”叶晖提醒说。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银元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北京匡时2010五周年秋拍大幕将启 北京匡时2010五周年秋拍大幕将启 近4亿元精品隆重登陆上海、杭州、厦门三地巡展(组图) 2010第五届中国·嘉兴国际漫画展完满结束 2010第五届中国·嘉兴国际漫画展完满结束 传承·发展:浙派意笔人物画邀请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传承·发展:浙派意笔人物画邀请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Classic Classic 简 经典西画沙龙(图) 美国Queen 美国Queen Art Publisher艺术公司(图) 上海香象轩画廊(图) 上海香象轩画廊(图) 美国拉斯维加斯·彼得利克艺术公司(Peter 美国拉斯维加斯·彼得利克艺术公司(Peter Lik Gallery · Las Vegas USA)(图) 中西荟萃 中西荟萃 博采众长 第十三届(2010)西湖艺术博览会概况(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欢迎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广告热线:0571-28057171 广告QQ:398481983 资讯QQ:542541982 业务合作QQ:858898798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