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化经典到创造经典——建党百年中国美术彰显新气象
http://www.socang.com   2021-12-28 15:08   来源:中国文化报
大型雕塑《旗帜》  中国美术馆创作团队  卢旭摄


  活化经典

  百年大展 深情重温党史伟业

  2021年,走进全国各级美术馆参观展览的人们,在或全景回望、或视角独特的庆祝建党百年美术展览中,走进恢弘壮阔的历史画卷,深入历史的动人场景和情境之中,以审美的视觉直观,重温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走进中国美术馆参观“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的观众应该不会忘记美术馆圆厅的展陈布置:表现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党的革命先驱李大钊、陈独秀的雕塑作品,与表现中共一大会议红船场景的油画《启航》,表现新时代各行各业中国人奋发逐梦的国画《放飞梦想》,以及表现党的几代领导人形象的绘画作品呼应相对。在这一整个展览的核心空间里,没有呈现更多建党百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和波澜壮阔的事件场景。展陈形式简洁明了,展出作品数量也并不多,但在其背后却标示了鲜明的四个大字——“共产党人”。今天看来,这无疑是展览策划者提纲挈领的匠心之举。的确,人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核心因素,人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活载体,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到了今天,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构成了党的百年奋斗故事和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伟大复兴的民族故事,成为激励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向前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

  实际上,正如展览标题所标示的,此次大展以审美的艺术语言呈现了百年党史的伟大征程和奋发有为的时代画卷。展览堪称美术馆经典馆藏的一次大检阅。以党带领全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发展脉络为线索,美术馆藏品经过了一次系统的学术梳理和精心策划,让那些人们熟悉的或不太熟悉的经典艺术作品集中展示在观众面前,在鲜明的时代主题下被激活。

  除国家馆的大型展览外,2021年全国各级各类美术馆均举办了不同形式的庆祝建党百年的主题美术展览。“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艺苑星火 百年芳华——中国美术学院党建国美之路”“木石精神——党的文艺战士赖少其革命文化事业文献作品展”……在这些主题展览中,无论是省级美术馆对本地区党史发展的全面梳理,还是区县级美术馆从地域资源、特色画种等角度开展的精心策划,无论是学院美术馆展开的系统学术研究,还是名家美术馆讲述的艺术大家在党领导下的成长故事,都力求以深入的研究和鲜活的展览语言展开叙事,活化经典,努力呈现出思想的高度、党史的厚度、情感的温度和艺术的深度。


  创绘经典

  聚力精品 铭刻伟大时代精神

  “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再一次对文艺工作者寄予厚望,给予极大鼓舞。

  作为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的艺术工程,历经3年的“建党100周年主题雕塑创作工程”和“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组织规格最高、选题规模最大、参与创作人数最多的一次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

  主题性美术创作在中国有着优秀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但是,文艺创作终究是艰辛的创造性工作。在新的背景下,这些鸿篇巨制对创作者的思想把握能力、文化捕捉能力、艺术驾驭能力等都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避免概念化、图式化,真正能够用艺术的语言凸显思想内涵、塑造精神图谱,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课题。

  中国美协副主席徐里曾回忆,参与两大工程的大部分主创人员3年间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克服了各种实际困难,“大家冒着酷暑严寒、克服疫情肆虐带来的不便,在夏季温度高达40多度的工棚搞创作,在冬季零下20多度的雕塑车间深加工;创作指导组在极其简陋的旧厂房边吃盒饭边研究创作;300多位画家深入企业、乡村、边海防、作战部队、抗疫一线等体验生活、挖掘素材……正是大家以苦为乐、甘于奉献的执着付出,才迎来堪称传世之作的艺术瑰宝。”

  除了献礼建党百年两大工程之外,2021年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推出的两批创作成果也在“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大型展览中集中呈现。看到这些主题鲜明的全新力作,美术史论家薛永年深切感到对于美术事业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他认为,这些作品具有纠正当代美术创作曾经出现过的重视觉、轻心灵,偏浅吟低唱、忽黄钟大吕的偏向,有力推动了当下的美术家重树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体现出文化的使命感和历史的责任感。

  在中国美院教授何红舟看来,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回归,不仅引导了创作风气的转变,更为可喜的是,这种转变已经传导到高等美术教育的教学环节之中。如中国美术学院就通过设立“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创新平台”、与文旅部共建“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等多种形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主题性美术创作青年人才。


  弘扬经典

  寓教于美 融合传播精神价值

  2021年,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中,一件件经典美术作品不仅带领观众重温重要的党史时刻、走进壮阔的历史场景,更以多元丰富的表达方式讲述美术创作背后的故事,成为党史教育和审美教育相融合的“爆款产品”。

  如果说这台系列节目的成功,是多种电视手段的使用让党史教育和美术经典变得更加具有生动性和感召力,那么,当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这一成功案例时,也不应该忽视,是美术经典作品所蕴含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为当下的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精神和内容的富矿。

  有观众评价:“《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这个节目所营造的情境是对儿时记忆的一种唤醒。”实际上,正是这种从审美体验出发而使观众获得情感和记忆的“唤醒”,让真正优秀的美术创作成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引流资源。

  2021年,欣赏电视剧《觉醒年代》的观众不会忘记剧中那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物强烈的担当品格。剧中木刻版画这一艺术形式的大量运用尤其让人印象深刻,深沉厚重的版画艺术作为经典符号贯穿始终,在剧情进展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很多观众由此进入到历史的情境之中,不仅在情感上热血沸腾,更在画面营造的哲学意象中获得了对历史的深层思考。

  2021年,围绕“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大型展览,中国美术馆打破展览周期和地域限制,展开跨界合作,创新性地利用VR全景技术、虚拟体验、智能导览等技术,同步推出线上全景展厅。知名主持人康辉、海霞等和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张凯丽等成为展览的讲解员,观众用手机就能聆听他们的生动讲解。12月,中国美术馆再次与科技企业合作,推出“百年百幅经典美术作品数字体验展”,借助新技术、新应用,以高清画屏为载体,让艺术典藏走进大众视野。

  2021年,在中央电视台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上,表现李大钊、毛泽东、陈望道等共产党人的雕塑作品在演播现场矗立,静态的雕塑人物在主持人的故事讲解和镜头表现中,透射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坚毅目光……

  弘扬经典、寓教于美的融合传播让我们看到,在美术大众化这一不断被讨论的课题上,今天的探索说明,不是“专业的”迁就于“大众的”,也不是“通俗的”隔阂于“高雅的”,而是经典的艺术创作不仅在大众的传播语境中获得了肯定和激活,同时更为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传播赋予了文化的意趣和审美的品格。

  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活化,证明经典是经得起不断审视,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创造,说明经典是艺术家攀登高峰的永恒方向和卓越追求。经典意味着标杆,经典意味着传承,但今天,经典的意义更在于其在时代中所发挥的作用,意味着其在多元的文化互动中对于人们所产生的精神影响。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中国美术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以强烈的经典意识展现了其应有的时代风采!

1] [2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中国美术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3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