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件重复上拍作品看艺术市场风向
http://www.socang.com   2019-12-03 16:06   来源:收藏快报 李自涌

  本期,笔者从历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的重复上拍、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入手进行相关解读,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不一样的市场观察视角。

  第一件是明代画家关思的《松壑携琴图》,曾为清宫旧藏,之后皇家御赐给当时的恭亲王奕,再之后辗转流入海外,由著名收藏家威廉·苏立文收藏并由其家族传承,可谓流传有绪。此作第一次露面是在纽约佳士得,当时拍卖行定作者为关思(传),可见尽管有可靠的出处,但拍卖行还是相当慎重,估价也仅为3万至5万美元,最终以40.1万美元成交,换算成港元差不多为310万左右。这件作品半年之后又在香港上拍,起拍价格则设定为180万至220万港元,并将作者直接确定为关思,估计是拍卖行得到了权威鉴定专家的最终确认意见,此作最后斩获472万港元。时隔仅半年,这一转手,藏家获利高达160多万港元。

  第二件是傅抱石作于1953年的《溪山听瀑》,为江苏省国画院旧藏。此幅画面构图开阔大气,布局巧妙,构思精到,通过强烈的虚实对比,营造出纵深的空间,达到咫尺千里的效果。近景巨石矗立,松林茂盛,一座房舍临渊而建,房舍形制简陋,仿若高士幽居之所在。这件作品最早于北京保利十周年秋季拍卖会上出现,480万元的起拍价,最终以552万元拍出(含佣金)。之后,时隔十个月,在保利香港秋拍以40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531万港元成交,属于投资失败的案例。

  说起来,这两件作品前后上拍间隔的时间仅为半年和十个月,存在明显投机意图。由此也反映出当下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浮躁程度。

  作为投资者,将艺术品短时间内再次上拍并无不妥,只是这样的行为昭示着艺术品市场仍需要培育。因为,成熟的收藏者是成熟的艺术品收藏投资市场的先决条件。在目前的环境下,成熟的收藏者除了要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还要懂得鉴赏,有明确的艺术品位,有独立的判断能力,而不是获得某件艺术品之后急于转手变现。一般说来,低重复上拍率预示着更为健康稳固的收藏市场,但是保持较低的重复上拍率对拍卖行来说也是个考验。如何能够找到更多更好的拍品来源,是市场能否健康复苏的关键,否则也只能是资金炒作出来的虚假景象。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艺术市场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