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是网拍七月月拍 呈拍朱炳仁熔现实主义新美学
http://www.socang.com   2019-07-24 11:17   来源:新浪收藏

 

 

  他们闯入世间所有的阳光里,犹如一头深海巨兽破水而出,轻快地、愉悦地、一丝不苟地将一切空有光滑艳丽的伪装撕裂粉碎。人生是他们的盛宴,他们迫不及待地进入到不同的生命里,最后成为了精神的化身。 

  艺术家既是时代的产儿,又是时代的先锋。他们机智敏锐,自信乐观,热烈急切,激人奋发。他们是活跃于人类灵魂深处,富于创造力的精灵。

  朱炳仁 

  目前国内铜雕技艺中,杭州铜雕王、百年老字号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朱炳仁,领衔的杭州铜雕已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传承技艺。朱炳仁是目前国内铜雕界唯一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铜雕泰斗。

  梁思成曾说过:‘艺术之始,雕塑为先’,而雕塑艺术在如今新时代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作为目前国内铜雕界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朱炳仁先生,在传承传统铜器技艺之上,将制铜技艺与书法、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融合,在铜建筑、铜雕塑和铜书法等领域拥有60项国家专利,并在多层次锻刻铜浮雕艺术、紫金刻铜雕艺术和现代铜书法艺术创作上有开拓性的贡献。 

  朱炳仁创造的铜建筑不仅规模大,工艺精美,而且气势恢宏,显示出中国传统艺术博大、和谐的精神。 

  曾有人将朱炳仁比作‘东方的达利’,坚硬的铜,在他的创意畅想中变成一波流动的水。他与铜的故事,已经书写了四十多年。朱炳仁曾说:‘在青铜文化上面,我们一定要走自己的路,我们要把我们的想法,把我们的理念,把我们当代人的智慧加上去,用一种新的方式改变和创造历史。’ 

  作为清同治绍兴‘朱府铜艺’四代传人,朱炳仁被中国文联及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铜雕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传承人。朱炳仁独创的熔铜艺术开创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造就出一种新的美学、视觉、艺术概念,是对世界已有的艺术流派的一种颠覆。 

  朱炳仁的作品横跨生活、艺术、建筑多个领域,在他的不断探索中,我国铜雕业无论是从技术发展,还是艺术创新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朱炳仁提出的铜制建筑理念,开启了我国当代制造铜建筑的先河,将我国的铜塑技艺,从单一的装饰艺术向前跨出了一大步,使中国延续了5000年的青铜文化,上升到一个新境界。如今人们熟知的杭州灵隐铜殿、上海静安寺、四川峨眉金顶等一座座著名建筑,都是出自朱炳仁之手。这也让朱炳仁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

  在完成了雷锋塔的建设后,朱炳仁开始了常州天宁宝塔的建筑项目,在做到最后一层时,塔底突然起了大火。朱炳仁赶到之时,已经是一片狼藉。出于职业敏感,朱炳仁蹲下身,细细观察。 

  他惊讶地发现,这种烧化后的铜自由流淌而产生的形态和肌理,是他从未见过的,与在模具里面成型的工艺相比,更有着别样的生命力和美感。此刻转瞬即逝的灵感,已被朱炳仁牢牢握在了手里。

  他从铜招牌开始创业,之后融入艺术元素,制作了我国第一幅铜壁画。又引领铜制品氧化技术革新,先后承担了人民大会堂香港厅铜门、G20峰会会场壁画等数十项大型国家重点建筑的铜装饰项目。 

  多年前,在世界享有盛誉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新建东亚图书馆项目时,邀请朱炳仁为其制作古穆精致的巨幅铜幕墙。后在美国前总统卡特90岁生日之际,朱炳仁亲篆的肖形铜印,深得卡特的喜爱,卡特在《梵音大同》画册上题词‘多谢艺术家,并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2014年,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朱炳仁曾将铜雕作品‘五牛积福’作为外交礼物赠于属牛的奥巴马。在搭建文化交流的友谊之桥上,朱炳仁的艺术成果不容忽视。 

  进入21世纪,形成了新的铜艺术体系,以‘朱府铜艺’和‘朱炳仁’铜雕为核心的‘杭州铜雕’,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朱炳仁认为‘当代中国匠人要有文化自信,我们应该在世界上有自己的地位,我们的创作方式要走向世界。当代艺术的世界舞台上,一定要有中国人的地位。

  铜的海洋,艺术的天堂。一代宗师于方寸铜板上,点点滴滴蚀刻的是自己的艺术人生,锻打鞭策的是自己的灵魂,铸造了人类史上又一丰功伟绩。 

  艺术家是鼓动者,行色匆匆且不拘小节,有条不紊并永不停歇。他们在灵魂中不断创造着属于人类的奇迹。 

  敬请关注 

  西泠网拍·艺是 七月拍品 

  ▼

  

1] [2] [3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艺是网拍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